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预制建筑网
内容来源:绿得技翼、绿地集团西南区域管理总部、中建三局
2021年1月17日,成都“新高度”正式刷新:339.75米!
由中建三局西南公司承建的西南在建第一高楼—成都绿地中心468项目,73M层4.4米高核心筒竖向结构已浇筑到339.75米,其中核心筒钢结构已达到347米。建成高度正式超过高达339米的四川广播电视塔,刷新成都“天际线”!跟随小编的脚步去看看这一超级工程都有哪些建造新技术。
成都绿地中心——蜀峰468超高层项目地处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东村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区域。蜀峰468主塔楼建筑高度为468m,结构高度为452m。塔楼地下4层,地上101层。
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207540㎡,包括位于低区(5~46层)的甲级办公空间,中区(50~69层)高端行政公馆,顶部(70层以上)为5星酒店及天际会所。塔楼设有4层地下室,地下室埋深达27m。
绿地蜀峰468项目是一个复杂的超高层系统,结构系统为核心筒+钢骨柱+外伸臂桁架+外围支撑+水平支撑,钢结构贯穿整栋建筑,结构型钢用量重达5.5万吨,钢板最大厚度120毫米,最重异形节点95吨,最重钢杆件42吨。
机电系统采用中央空调、防霾除尘、中水雨水回用系统,外立面采用异形单元式玻璃幕墙系统,屋面设置有直升机悬停系统,每一个专业内又包含有众多的复杂子项。其中办公大堂,办公样板间、行政公馆样板间已于2019年陆续呈现。
(蜀峰468实景图)
整个主塔设计理念源自于四川周边雪山、冰川的地域特点,整个建筑外立面需要打造出像冰晶般的折面肌理、为整个建筑结构体系的设计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设计运用现代建筑形式,将成都独特的城市结构,美丽的花园城市意向,浓郁的本地文化以及传统风水理念融于一体。
主塔楼以圆柱为基础,雕琢为收分棱状体形,建筑表面积得以优化,均衡年日照热摄入量,为室内环境最大化获取自然光线。塔楼棱面阴阳交错,指向天空,优雅的逐渐细化尺度。上倾面和下斜面在晴天强光时有效分散阳光直射,在天色阴暗时更似钻石般漫反射周边环境光。随着天气,环境,和视线角度的变化,塔楼自然演绎出奇妙动感的光效。外表皮高性能的玻璃立面配以精心设计的外悬不锈钢杆,闪耀着雅致的金属光晕。
该项目建筑设计由世界著名设计事务所ASGG完成,结构设计由Thornton Tomasetti和华东院共同完成。整个建筑采用从下往上逐渐内收的方式(首层建筑面积2894㎡,顶部101层建筑面积1530㎡)。主楼的外形独特,每一层的建筑平面均不同,但大致可以分为八边形,十六边形和三十二形。十六边形是基础,八边形和三十二边形可从十六边形演化而成。与建筑体型相对应,在16边形的每一个角部布置一个钢骨混凝土柱。钢骨柱沿建筑高度方向是倾斜的,但相对于垂直方向的角度不大,约为5%左右。
1、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总高度468米,面临施工进度管理,现场平面管理,安全防护管理,垂直运输管理等诸多难题。
2、深基坑工程
项目基坑深度27.1米,土方开挖庞大,基坑支护复杂。
3、巨型斜撑框架体
外围型钢混凝土柱倾斜87度,无法使用常规施工工艺。
4、异性幕墙安装
外墙整体立面为幕墙拼接,形状多变,加工及安装难度大。
5、机电安装工程
在成都绿地中心468项目,在顶升中发挥重大作用的,是曾登上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的“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这一设备由中建三局工程技术研究院自主研发、全球首创,诞生和首次应用都在蜀峰468项目。
新型廻转塔机置于廻转平台之上,依托平台廻转驱动系统可进行360度旋转实现塔机吊装范围对超高层建筑的360度全覆盖,它能一边造楼、一边自主爬升,修得快,爬得高,又被形象地称作“造楼神器”、“空中造楼机”。并且实现了多吊机的同步提升,简化爬升施工工艺,节省工期。提高塔吊使用效率30%以上。
项目以业主方牵头联合参建单位组建项目BIM中心,以确保各参建方将BIM成果有效落实。建立以BIM为中心的管理机制,各参建方参与,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进行重难点分析。各参建方的信息共享,质量安全信息化。
目前为止,利用BIM多专业模型整合,已累计校核及提供各专业疑问1100余项、协调及组织解决400余项、解决净高不足83处,重点节点深化152处、避免洞口错开130处,审核地下室结构预留洞有586处,重点优化48处等等,BIM成果累计达3000余项。
模型创建及图纸审查
针对项目特点,选用对应专业的国内外主流建模软件,所有模型在BIM云平台进行无缝整合。通过BIM审查,建筑结构累计审查图纸问题共计900余项。设计方及各参建方保持密切协作,均得到有效解决,大大降低项目设计风险。
基坑土方开挖模拟
项目基坑深度27.1米,面积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局部基坑形状多变,通过BIM技术提前模拟开挖土方,由软件直接生成开挖平面图,为项目组织开挖提供技术保障。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模拟
筏板混凝土连续浇筑长达93小时,共浇筑2.8万方。为保证现场有序浇筑,通过BIM技术提前模拟运输路线及浇筑分区。
复杂节点优化
项目梁柱节点钢筋排布复杂。钢筋钢构穿插施工,焊接工作量大,为节约工期,利用BIM技术对159处节点进行深化,指导现场施工绑扎。
顶模系统安装模拟
根据超高层结构特点,项目采用整体式顶升钢平台体系。
模板、挂架、钢平台整体顶升,并通过BIM技术对顶升钢平台平面布置、顶升顺序、顶升系统、安装顺序进行模拟。
主塔楼吊装采用廻转式多吊机基座系统:由钢平台系统、廻转驱动系统、支承顶升系统组成。
钢平台上布置三台塔吊保证现场垂直运输。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及场地情况,利用BIM技术对塔基安装过程进行模拟,择优选择最佳安装方案。
幕墙BIM应用
超高层外立面复杂的冰川造型主要由外幕墙来实现。外幕墙角度多变,而且为了节省工期,需要与其他专业穿插施工,给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难度。主体结构BIM模型、钢结构BIM模型、幕墙BIM模型三者的合成分析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幕墙与主体结构完美结合,截至目前累计核对各专业碰撞7处,各参建方对碰撞处进行优化,减少了施工返工。
钢结构BIM应用
工程外围型钢柱随巨型柱变斜,结构形式内外伸缩,连接节点变化多样。BIM中心采用Tekla进行参数化建模,由钢构专业人员深化设计,钢构车间数字化加工生产。
机电安装BIM应用
机电模型建立及设计审核:机电各专业均完成BIM模型的建立,审核发现机电图纸问题多达600余项,确保施工质量。
机电深化管理:BIM深化需要各单位的协同及监督,项目通过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深化的高效性。
机电碰撞检查及管综优化:利用BIM 平台对机电、土建、钢构等模型进行整合,一键检查碰撞,提前发现碰撞问题为管综优化做好准备。
输出图纸及三维交底:所有深化方案或模型均完成剖面、平面CAD图纸的输出,以对现场施工进行指导并对现场管理人员及主要技术工人进行现场三维漫游交底,提高其对深化方案的直观理解。
BIM管理应用
现场用地规划:项目参建方众多,场地空间有限。对于材料堆场及运转存在巨大压力。利用BIM技术建立场地模型直观的展示施工现场各功能区域的定位和划分。
现场质量管理:通过BIM移动客户端对现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进行管理,快速对施工中的问题发起协同,项目管理人员通过移动端处理现场问题。
现场进度管理:将每周现场实际进度关联至BIM平台,实现可视化进度管控,利用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模拟分析,查看施工进度滞后或超前情况,便于掌握现场进度情况,有效进行资源调配。
BIM成本分析:通过BIM技术将收入价与成本价导入BIM平台进行分析,将BIM模型关联项目进度进行5D模拟,自动分析本月产值,且能快速提取材料计划,提高材料精细化管理水平
资料协同与信息化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将各种工程资料与模型相关联,便于各参建方进行资料管理,竣工后相应BIM数据模型可提交业主方,方便业主运营维护。
利用BIM软件建立与施工现场1:1的工程模型,结合HTC viveVR眼镜实现动态漫游,可以让体验者充分畅游在模拟场景中,通过虚拟模型,实现VR样板间看房,辅助设计方案的决策制定,提前优化施工方案的选择,提升工程质量。
通过AR增强现实技术对本工程重难点工艺及做法,进行虚拟仿真交底,如脚手架搭设、梁柱节点施工、钢板剪力墙工艺、防水工艺等,增强交底效果。
采用“立体光固化成型”和“熔融沉积”技术将虚拟的BIM模型转换为实体模型,将廻转塔机、顶模等复杂结构更加直观、真实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可全视野观看。
成都绿地中心·蜀峰468是西南在建第一高楼,也是刷新成都时空坐标的新名片,已成为当之无愧的网红新地标。此前,中央电视台、成都电视台等多个主流媒体均聚焦报道过成都绿地中心·蜀峰468。其各式建造黑科技将为推动西南城市建筑的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