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调整信息:
A、“梁端负弯距调幅系数”高规规定装配式框架梁0.7-0.8 现浇框架梁0.8-0.9。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考虑混凝土梁的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负弯距调幅后,程序能够自动调整正弯距,该参数大小只对竖向荷载起作用,对水平力不起作用。悬臂梁的负弯距不应调幅。转换梁及嵌固层框架梁不应调幅。
B、“梁活荷载内力放大系数”当考虑了梁活荷不利布置后,此参数应填1。此参数目的近似考虑梁活荷载不理布置。
C、“梁扭距折减系数”对于现浇楼板结构,采用刚性楼板假定时,可以考虑楼板对梁的抗扭作用而对梁的扭距进行折减,一般0.4,边梁扭矩折减系数不宜小于0.6。
D“托墙梁刚度放大系数”针对梁式转换层结构,由于框支梁与剪力墙的共同作用,使框支梁的刚度增大。托墙梁段刚度放大指与上部剪力墙及暗柱直接接触共同工作部分,而托墙梁上部有洞口部分梁刚度不放大。因为,现在工程转换梁上部剪力墙都开有洞口,且有的洞口靠近转换梁边,因此,建议此系数不调整输入1。
E实配钢筋超配系数”对于9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及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框架梁和连梁端部剪力、框架柱端部弯距、剪力调整应按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来计算。在出施工图前,程序也不知道实配钢筋具体是多少,因此需要设计人员根据经验输入超配系数,程序根据该值自动调整配筋面积。次参数仅对9度和1级抗震等级的结构起作用。
F连梁刚度折减系数”连梁刚度折减是针对抗震设计而言的,对非抗震设计的结构不宜折减。设防烈度高时可以折减多些,但一般不小于0.5,一般取0.6。此参数输入的越小,结构自振周期和位移越大,连梁内力降低的越明显。
G中梁刚度放大系数”取2。
H“混凝土矩形梁转T梁”勾选。梁跨中配筋量有效减少,支座处未变化。
I“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勾选。
J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一般不勾选。
K“框支柱调整系数上限”一般不调。
L、“指定加强层个数及各加强层号”此项参数实现以下调整:1、加强层及相邻上下层柱、墙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 2、加强层及相邻层轴压比限制减小0.05. 3、加强层及相邻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多塔结构还可在“多塔结构补充定义”菜单分塔设置加强层)
M、“按抗震规范5.2.5条调整各楼层地震内力”“动位移比例”当T1<Tg时,动位移比例因子取0,当T1>5Tg时,取1.0,当Tg<T1<5Tg时,取0.5。详参抗规5.2.5条文说明。
N、”薄弱层调整” 该选项指的是多遇地震下的薄弱层。三种薄弱层:1刚度比突变 2承载力突变 3转换构件。前两种需回填,最后一种需指定。对于框架结构,由于一层层高高或者因为一层计算高度为基础顶面而使一层高度较高,从而导致一层抗侧刚度小于上部楼层出现薄弱层,此种情况需对底层地震力放大1.25倍,不需刻意加大底层柱截面、减小上部柱截面。
O、“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一般情况下可不考虑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即采用默认值1.0。当采用弹性动力时程分析时计算出的楼层剪力,大于采用振型分解法计算出的楼层剪力时,可以填入此参数。此参数对位移、内力、剪重比有影响,对周期无影响。
P、“顶塔楼地震放大系数起算层号及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当采用底部剪力法时,才考虑顶塔楼地震作用放大系数。目前SATWE软件均采用振型分解法计算地震力,因此只要将振型数给得足够,一般可以不考虑将塔楼地震力放大。
Q、“0.2Q分段调整,调整起止层号及终止层号”对框剪,框筒,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有效。此项调整框–剪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框架梁、柱的剪力和弯距,不调整轴力,剪力墙刚度远大于框架部分,地震作用下,剪力墙开裂后结构将很不安全,因此增加框架部分的刚度可实现多道设防。框架剪力的调整必须满足规范规定的楼层最小剪重比的前提下进行。主楼带有较大裙房、柱子数量变化较多及退台较多等情况下建议分段调。指定调整的分段数,每段的起始层号和终止层号,以空格或逗号隔开。由于程序进行0.2Q调整时,调整系数的上限值由参数“0.2Q调整上限”控制,若想高于此值则需在“0.2Q调整起始层号”中的层号前填入负号。非抗震设计不需进行0.2Q调整。0.25V0调整指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一般框剪结构调整min(0.2V0,1.5VFmax)。框架–核心筒结构调整min(0.2V0,1.5VFmax)和0.15V0。程序默认0.2Vo调整上限为2.0,框支柱调整上限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