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可以说是人类最为传统的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这里要分清的是,我们所讲的高效快速阅读,专指非虚构类的阅读。区别于小说、诗歌、散文这些用来陶冶情操、消磨时光的消费式阅读,在阅读非虚构类图书时,读者常常带有明确的目的,期待从阅读中获取新知,并寻求运用到工作或者生活中的机会。因此,非虚构类图书的阅读有着与其他传统阅读所不同的技巧。下面这些技巧会告诉你如何高效快速的阅读非虚构类图书。
◆ ◆ ◆
利用书评了解梗概
当你听说一本感兴趣的书时,最先做的不是跑去亚马逊、当当或三联书店下单,而是应该去拥有优质内容的书评平台,通过阅读3~5篇高质量的书评了解图书的大体内容。
如果是英文书籍,Goodreads将是你的首选平台,而对于中文书籍,豆瓣读书通常不会让你失望。阅读书评时,要尽量选择那些给出中间评价的书评(比如5星的评价系统中,要尽量选择3星左右的评价)。这跟跳水比赛评分一个道理,去掉一个最高分,因为这很可能是作者死忠给出的评价,有可能通篇赞美之词;去掉一个最低分,屏蔽掉各种专业黑;剩下的,就是较为客观的评价。这样的书评也不必读的过多,3、5篇足以,过少容易偏颇,过多则必然重复。
◆ ◆ ◆
利用搜索引擎了解作者背景
书是作者思想的表达,而非虚构类图书的质量更加取决于作者的在相关话题上的资质。一个行业经验丰富,具有深厚学术功底,或已经出版过数本相关著作的作者,意味着图书的质量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保障。
◆ ◆ ◆
浏览目录
完成以上两个步骤之后,你已经确定自己是不是仍然需要阅读这本书。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就去下单吧。当把书拿到手后,你首先应该从目录开始浏览。这个步骤可以让你对整本书的架构有一个清晰的概念,使你进入书的细节后仍然对书的脉络有所掌握。
同时,根据帕累托法则,一本图书80%的有效信息通常包含在20%左右的内容中。通过对目录进行浏览,你有很大可能可以辨别出这20%最为精华的内容集中在哪些章节,进行更有针对性地阅读。另外,非虚构类图书之间常常存在重复的内容,对目录进行浏览也是一个筛选出你已经在别处读到过的内容的好机会。
◆ ◆ ◆
泛读与精读
接下来,你就可以根据浏览目录的结果,区分书中泛读与精读的部分。泛读不求甚解,目的在于确保不遗漏这一部分中任何闪光的想法;而精读则要求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最好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如何将这些新知运用的实践当中。
◆ ◆ ◆
笔记与标注
对于非虚构类的图书,能否保持书的整洁美观是你最不需要担心的事情。假如一本书读完,整本书还是干干净净的,那你基本等于没有读过这本书。非虚构类的图书是你获取知识的工具,因此你应该充分利用图书的留白部分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标记出那些让你虎躯一震的真知灼见,对你所不敢苟同或稍有怀疑的论点论据大上大大的问号。
总之,把你的笔记与标注当成你与作者的对话。你很可能事后不会再返过头来重读这些标记,但阅读过程中这样的记录可以帮助你将阅读和思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你不是被动的接收书中阐述的知识和观点,而是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话题的建设中来。
◆ ◆ ◆
编写读书报告
好吧我承认这听起来有点像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但在读过一本书后马上编写一份留给自己日后查阅的读书报告,可以使读书的效率提高不少。通过拿出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做这个工作,你会发现自己对每一本书的理解都更加深入,记忆也更加深刻。尼尔逊出版社前CEO迈克尔·哈耶克就有着写读书报告的习惯。所不同的是,他把读书报告规定在一页A4纸的篇幅内,并且有着固定的格式。
他的读书报告包含五个要素:
-
基本信息:如书名,作者,版本,笔记日期等
-
内容概括:用一段话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
重要见解:用一句话概括出书中每一处具有洞察力的深刻见解
-
日常应用:记录下这些见解可以如何马上应用在生活和工作中
-
名言警句:那些充满智慧的话语被原封不动的摘抄下来
你不妨也使着总结出自己读书报告的固定格式,好让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有一个顺手的索引。
◆ ◆ ◆
整理笔记
最后,你要在专门的地方,整理记录你在阅读过程中留下的笔记和感想。我习惯使用印象笔记这一类电子笔记完成这一步骤。一是因为这样的云存储笔记不受空间的限制,我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平板,私人电脑,公司电脑甚至公共电脑进行查看。二是因为电子化的笔记方便搜索,日积月累的读书笔记就成了个人数据库,方便日后任意调用其中的资源。
作者:李东旭,著有职场超级指南《你是一桩独一无二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