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形态钢结构设计培训班

首页 钢结构技术-公众号 结构设计倒塌案例–心怀敬畏

结构设计倒塌案例–心怀敬畏

“倘若一个建造者为屋主建造一幢房子…而工程不完善…应由该建造者出资修缮。”

—-《汉谟拉比法典》

 

“一栋建筑物的意外死忘经常起源于骨架,亦即结构的破坏。”结构工程师初做设计时胆子很大,认为结构倒塌是很遥远的事,有诸多系数保证结构安全,而整体失效的概率极低。心存侥幸的我们渐渐抛弃了对结构的敬畏。然而,建筑因结构破坏而意外倒塌的案例从未间断过。

 


 

 

 铁戒/Iron Ring

 

1900年,加拿大魁北克大桥开始修建,横贯圣劳伦斯河。桥梁设计总长987m,悬臂段长度达177m,中间段桁架长度195m搁置在南北侧的悬臂端上。在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年轻的工程师Theodore Cooper和Peter L.Szlapka未能履行应尽的职责。为了建造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桥梁,工程师Cooper盲目自信,未经过严密计算就擅自增加了桥梁主跨度;没有准确计算桥梁的荷载,使得实际自重荷载大大超出了桥梁的设计承载能力。

                            

魁北克大桥原始设计图

en.wikipedia.org/wiki/Hyatt_Hotel_disaster

 

在大桥即将竣工之际,悬臂段的主弦杆发生了明显的扭曲,这一现象没有引起工程师Theodore Cooper的重视。1907年8月29日,南侧的悬臂段发生了垮塌。建造了四年之久的大桥在15秒种掉进了圣劳伦斯河,同时带走了75个人的生命。

1907年 魁北克大桥垮塌

 

1913年,大桥重新设计建造。然而,悲剧再次重演。1916年9月,由于施工起重装置的问题,中间段桁架在安装过程中掉落到河中,有13名工人在事故中丧生。

 

1916年 魁北克大桥中间段掉落河中

 

历经种种灾难,1917年大桥终于建成通车,成为迄今为止悬臂最长的大桥。这座大桥原本可以成为不朽的杰作,却成为了工程界的一种耻辱。

 

1917年 魁北克大桥安装过程

 

为了铭记这次工程灾难,加拿大七所工程学院筹资买下了垮塌的大桥残骸,打造成一枚枚指环,每年分发给从工程系毕业的学生,取名“工程师铁戒/Iron Ring”。这枚戒指代表着工程师的责任和谦逊,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的教训。

 

受加拿大工程师铁戒传统的影响,1970年美国建立的工程师职责协会(Order of the Engineer),开始在工程学本科毕业生中授予铁戒。现在,美国各州的工程师协会,将举行工程师职责领受仪式(the obligation of the order)。【注:文末附有美国领受仪式的誓词。】

 

铁戒/Iron Ring

 stainless steel version, issued circa,2013

 


 

 

美国凯悦酒店人行连廊坍塌事故

  

1987年落成的美国堪萨斯市凯悦酒店,在南北楼之间是一个长宽约36米x44米、挑高15米大厅。大厅上方是由钢结构桁架搭建的屋顶。为了联系南北楼之间的人行交通,在2~4层分别设置了3个连廊通道。连廊从大厅上空穿过,位于三层和四层的连廊分别通过钢拉杆吊挂在大厅屋顶的钢桁架上,而二层的连廊则用拉杆挂在四层的下方。连廊钢梁共4跨,每跨长度9米,两端分别通过固定和滑动支座搁置在南、北主楼结构上。

             

二层、四层连廊通道吊挂结构(纵向剖面)

连廊通道横向剖面 

 

1981年7月17日,正厅聚集了1600多人参数舞会,连廊上观赏的人群也随着乐曲旋律起舞。人们先是听到一声巨响,随即二层和四层的通道整体从连接屋顶桁架的吊杆处脱落,一时间碎片飞散、烟尘弥漫。事故共造成114人死亡,200多人受伤,很多人因此终身残疾。 (注:在世贸中心911事件之前,这次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结构性毁损灾难)。

 

已经坍塌的二层、四层连廊和仍完好的三层连廊

 

调查工作随即展开。事故发生时有63人在连廊上靠南一侧,人群活荷载相当于设计活荷载(5kN/m2)的15%左右。首先被想到的可能是,通道在人们跳舞的激励下产生共振。也有人怀疑是建筑材料的质量,或者螺栓安装、焊接质量的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却没有人怀疑(或是不愿怀疑)是工程师设计的原因。然而,最终的调查结果证明,事故的根源正是钢拉杆与横向箱形梁的节点设计问题。

 

在四层连廊的吊挂节点处,直径约32mm的钢拉杆(连续式)贯穿横向箱形梁,并通过螺母在梁上紧固锁定。横向箱形横梁由203mm高的两根槽钢通长对焊而成。从受力分析来看,上段吊杆承受了两层连廊的荷载、下段吊杆仅承受了一层连廊的荷载,而横梁与吊杆的节点都只需传递一层的荷载。

原始设计和变形设计:变更后节点力增大至原设计的2倍

 

由于吊杆的长度超出了常规加工长度,现场施工的承包商将吊杆截为2段,在四层通道的楼面横梁处搭接。具体的作法见下图,箱形横梁(由槽钢对焊而成)的每个端部留2个孔洞,一个距梁端50mm,一个距梁端150mm,上下两根吊杆分离,并分别用螺帽紧固在横梁上,横梁内未设置加劲板。承包商提出以上设计变更,结构工程未经复核便草草地签盖了“同意”印章。

变更设计后的节点连接

 

事后稍加思考,不难发现:虽然设计变更前后的钢吊杆拉力不变,但四层通道楼面的箱形横梁节点处的剪力增大了一倍。事故现场调查和后续节点试验结果,表明结构破坏的起源正是此处,“由槽钢对焊而成的箱形梁翼缘板平面外承受力很弱,承受不了吊杆巨大的拉力,最终吊杆拉穿了横梁的翼缘板,形成了类似冲切的破坏形态”。事故当时听到的第一声巨响,正是吊杆拉穿钢梁下翼缘时发出的。

节点破坏形态

 

节点破坏形态 (事故现场照片)

 

坍塌后,四层以上的拉杆仍孤零零的吊在屋面下

 

如果采用了原始设计中的连续式拉杆节点,虽然也不符合设计规范,但至少能承受事故发生的活荷载。工程师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草率地同意承包商的设计变更,没有验算节点的承载能力。实际上,对于这个不合理的节点形式,没有成熟的公式计算其设计承载力。正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疏漏,造成了数百人死伤的灾难。[注:小i认为,只要在箱形横梁内增加2块加劲板传递剪力,该节点即可能达到需求的承载力。]

 

调查结束后,直接责任设计师Jack D.Gillum被永久吊销了在密苏里州的执业执照。美国修订了法规,要求涉及到公众的建筑,必须经过政府指定的独立结构工程师审核结构的安全要求。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在协会规则中向结构工程师强调了“你要为自己盖章的设计负责!”。美国凯悦酒店人行连廊坍塌事故,值得每个结构工程反思、深省。

 


 

法国戴高乐机场2E候机厅坍塌

 

2004 年5 月23 日,巴黎戴高乐机场2E候机楼在投入使用2年多后,屋顶结构突然坍塌,造成4人遇难。该建筑由著名建筑设计师Paul Andreu安德鲁设计,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当时安德鲁也是国家大剧院的设计师,而且事故遇难的人中有2名中国人,安德鲁和他的设计饱受国人质疑。

巴黎戴高乐机场2E候机楼,红色为发生坍塌的部分

 

事故现场照片

 

2E候机楼的结构属于非常规结构形式,见下图结构模型。屋盖的跨度为26.2m,分成左中右三段,由宽4m,厚300mm的曲线状的混凝土板壳单元组成,壳体外覆盖了玻璃屋面。结构不是纯粹的壳体结构,左右段结构在荷载下承受了较大的弯矩,外侧受拉。因此设计师在混凝土壳体外侧用钢结构进行了加强,通过间隔的撑杆将钢结构与混凝土壳体连接,整体结构支承下部框架的纵向梁上。

 

候机楼横向剖面

候机楼主体结构模型

2E候机楼的结构形式、构造的适用性、混凝土蠕变及温度效应均超过了现行规范的范围。

 

混凝土壳体开洞

屋盖壳体上有规律地开了一些小洞,在登机桥接入的位置开了较大的洞口,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削弱很大。

  

2004 年,事发前约1.5小时,候机厅巡警先发现屋顶出现裂缝,有一大块混凝土剥离掉下来(在两个直撑杆之间的位置)。随后混凝土板块跌落,候机厅结构整体坍塌,相邻的登机桥被砸塌。

 

 戴高乐机场2E候机楼是在没有明显外加荷载下突然坍塌的。调查表明结构承载力的储备很低,并且分析中没有计算整体的温度作用,详尽地考虑各种不利因素。现在我们可以厘清结构破坏的过程: 

  1. 混凝土壳厚度小,钢撑杆处应力集中引起了混凝土裂缝。同时,施工时混凝土配筋不足或错放加速了裂缝的形成。

  2. 在结构建成后的2年多时间里,超长的候机楼结构随承受着温差的反复作用,裂缝扩展,结构损伤不断累积,承载力逐渐降低。事发时的气温是4.1摄氏度,为当月的最低温度。【小i猜想:坍塌的部分位于整个候机楼的中部,正是温度作用最大的位置。】

  3. 裂缝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部分剥落,钢撑杆对壳体冲切破坏。

  4. 失去撑杆作用后,结构体系就不能成立了。外侧的钢构件失效,混凝土壳的抗弯承载力不足以继续维持结构稳固,发生弯折破坏。

  5. 北侧结构失效后,中部屋面的壳体作用不再成立。结构没有备用的传力路径,屋面相继坍塌。

  6. 在屋面坍塌的过程中,南侧的支座处产生了较大的推力,导致支座从纵梁上脱落。

  7. 坍塌的结构砸坏了登机桥。

钢撑杆与混凝土壳的连接节点

 

勒.墨休里曾说过,”当你跳出了惯用的设计方法时,就应该用10倍的努力,进行10倍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在大尺度的项目上”。一种新的设计应该以最新的理论以及实验研究成果去验证,如果创新的设计超越传统结构的限定时,应对基本的结构理论持怀疑态度。我们提倡大胆假定,但需小心求证。

 

此外,哈特福德体育馆、罗马尼来布加勒斯特穹顶等,都是由于设计错误或设计缺陷导致的工程事故。有些是因为认知不足,有些是沟通有误,有些是操作不当,有些是因为粗心犯下的错误,但都可以归咎于工程师缺乏对结构的敬畏和责任心。

 

在结构领域里,仅靠技术进步无法确保减少事故,甚至会因盲目自信而增加事故的发生。希望以上几则事故案例能给工程师们警醒,保持严谨的态度、心怀敬畏地做结构设计。



转载—-中国建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钢构人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搜索工程类文章,就用钢构人网站。 https://www.ganggouren.com/2017/05/d63f71ae6f/

钢结构地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ganggoure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7176215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5674572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