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度文库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件下载方式在最后
目录
01 承台钢筋绑扎施工工艺02 柱钢筋施工工艺03 剪力墙钢筋施工工艺04现浇框架结构钢筋施工工艺05 楼梯钢筋施工工艺06 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工艺
01
承台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01
执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钢筋、绑扎丝等相关材料标准和有关规定。
02 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2.1 施工工艺流程
2.2 操作要点
项次
|
操作要点
|
示意图片
|
1
|
底板钢筋绑扎
|
|
2
|
顶板钢筋绑扎
|
|
3
|
预埋钢筋
|
|
1、施工放样:
1)依据设计资料,复核承台轴线控制网和高程基准点。确定承台十字轴线,并用墨线弹在施工垫层地板上。经驻地监理工程师核查、批准后绑扎。
2)划钢筋位置线:按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算出底板实际需用的钢筋根数,一般让靠近底板模板边的那根钢筋离模板边为5cm,在底板上弹出钢筋位置线。
2、钢筋加工:
1)钢筋清理:钢筋表面应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
2)钢筋调直:可用机械或人工调直。经调直后的钢筋不得有弯曲、死弯、小波浪形,其表面伤痕不应使钢筋截面减小5﹪.
3)钢筋截断:应根据钢筋直径、长度和数量,长短配搭,先断长料后端短料,尽量减少和缩短钢筋短头,以节约钢材。
3、钢筋运输:
将加工好的钢筋运往施工现场时,应做好钢筋编号,并做好钢筋的运输管理,防止钢筋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形,被污染。
4、底板钢筋绑扎:
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决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钢筋在下面,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2)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3)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如底板较厚或用钢筋较大,摆放距离可缩小。
5、钢筋固定:
1)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一般情况横筋在外。竖筋在里,所以先绑竖筋后绑横筋。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在钢筋外侧应绑上带有铁丝的砂浆垫块,以保证保护层的厚度。
6、顶板钢筋绑扎:
在进行顶板钢筋绑扎前应该现对该基础再次施工放样,即对已经的施工完成的钢筋绑扎进行检查,能确定基础的平面尺寸。根据放样进行顶板的钢筋绑扎。绑扎的工艺与底板的施工工艺基本一致。
7、预埋件钢筋绑扎:
1)根据弹好的肋板(立柱)位置线,将肋板(立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2)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肋板(立柱)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
3)承台,系梁预埋件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03 常见质量问题和原因分析
序号
|
常见质量问题
|
案例图片
|
主要原因分析
|
1
|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
|
|
上下排钢筋间距不够,翻样和绑扎不够准确
|
2
|
直螺纹接头露丝没拧紧或钢筋接头搭接不够
|
|
工人责任心不强,工长及质检检查不到位
|
04
推荐做法
承台插筋定位
承台钢筋绑扎
05 企业标准
5.1 一般规定
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2、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
1)纵向受力钢筋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百分率等;
3)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
5)避雷网线的布设与焊接等。
5.2 技术准备:
1、检查配料表:
钢筋绑扎前先认真熟悉图纸,检查配料表与设计图纸是否有出入,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钢筋的加工。
2、成品检查:
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检查成品尺寸是否与配料表相符。
3、钢筋替换:
施工中如需要钢筋替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替换材料性能,严格遵守现行的各种规定。且必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4、施工放样:
测定承台的轴心,并弹好墨线。
5、技术交底:
开挖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技术、安全两级交底,确保施工过程的工程质量和人生安全。
5.3 机具准备
1、钢筋调直:
成盘或弯曲的钢筋条直应使用检验合格的钢筋调直机或工程师批准的其他机具。
2、钢筋截断:
钢筋的截断应使用检验合格的专用截断机或工程师批准的其他机具。
3、钢筋的焊接:
钢筋的焊接应使用检验合格的电焊机。
4、钢筋的绑扎:
经工程师同意可以采用钢筋绑扎施工,钢筋的绑扎宜用专用钢筋钩子,根据需要还该设有绑扎架。
5.4 材料准备
1、钢筋:
应有出厂合格证,对于每一批进场的钢筋按规定要求作力学性能复试,复检合格后使用。
2、铁丝:
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
3、保护层垫块: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等。
5.5 作业条件准备
1、钢筋加工场地要求:
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硬化。准备好垫木,按钢筋型号分类堆放。
2、钢筋绑扎场地要求:
根据施工方案、施工图做好钢筋采购与下料,有效利用钢筋,减少下脚料。在施工现场用墨线标好钢筋位置,确保施工现场钢筋位置准确。当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时,必须有排水及降水措施。
5.6 质量标准
1、承台(系梁)实测项目允许偏差标准
项次
|
检查项目
|
规定值或偏差
|
检查方法和频率
|
||
1
|
受力钢筋间距mm
|
两排以上排距
|
±5
|
尺量:每构件检查2个断面
|
|
同排
|
梁、板、拱肋
|
±10
|
尺量:每构件检查5-10个间距
|
||
基础、锚碇、墩台、柱
|
±20
|
||||
灌注桩
|
±20
|
||||
2
|
箍筋、横向水平钢筋、螺旋筋间距mm
|
±10
|
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
||
3
|
钢筋骨架尺寸mm
|
长
|
±10
|
尺量:按骨架总数30﹪抽查
|
|
宽、高或直径
|
±5
|
||||
4
|
弯起钢筋位置mm
|
±20
|
尺量:每骨架抽查30﹪
|
||
5
|
保护层厚度mm
|
柱、梁、拱肋
|
±5
|
尺量:每构件沿模板周边检查8处
|
|
基础、锚碇、墩台
|
±10
|
||||
板
|
±3
|
2、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超过绑扣总数的10﹪,且不应集中。
3、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均不小于规定值。用1级钢筋制作的箍筋,其数量符合设计要求,弯钩的角度和平直长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4、对焊接头应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接头处钢筋轴线位移不得大于0.1d,且大于2mm。
5、电弧焊接头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瘤。接头处绑调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位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3mm。
5.7 质量记录
1、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或检验报告单。
2、钢筋力学性能复试报告。
3、进口钢筋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单和可焊性试验报告。国产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和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有化学成分检验报告。
4、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报告。
5、焊条、焊剂出厂合格证。
6、钢筋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
7、钢筋分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02
柱钢筋施工工艺
01
执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规程》JGJ107-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
0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2.1 施工工艺流程
弹柱位置线、模板控制线→清理柱筋污渍、柱根浮浆→修整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预留钢筋上套柱子箍筋→绑扎(焊接或机械连接)柱竖向钢筋→标识箍筋间距→柱子箍筋绑扎→在柱顶绑定距、定位框安装保护层垫块
2.2 施工操作要点
1、弹柱位置线、模板控制线
在下层混凝土浇筑时,为控制柱子竖向主筋的位置,一般在柱子预留筋的上口设置一个定距框,,定距框离混凝土成型面约150cm,用φ14以上的钢筋焊制,可做成“井”字形,卡口的尺寸大于柱子竖向主筋直径2mm即可。
2、清理柱筋污渍、柱根浮浆清理。用钢丝刷将柱预留钢筋上的污渍清刷赶紧。根据柱皮位置线向柱内偏移5mm弹出控制线,将控制线内的柱根混凝土浮浆用剁斧清理到全部露出石子,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留有明水。
3、修整底层伸出的柱预留钢筋
根据柱皮位置线和柱竖筋保护层厚度大小,检查柱预留钢筋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如柱筋位移过大,应按1:6的比例将其调整到位。
插图31.2.2‑1画出柱定位线
插图31.2.2‑2柱端设置定位箍筋
插图31.2.2‑3柱根清理
插图31.2.2‑4预留钢筋上套箍筋
4、在预留钢筋上套柱子箍筋
按图纸要求间距及柱箍筋加密区情况,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
5、绑扎(焊接或机械连接)柱子竖向钢筋
连接柱子竖向钢筋时,相邻钢筋的接头应互相错开,错开距离符合有关施工规范、图集及图纸要求。并且接头距柱根起始面的距离要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采用绑扎形式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板成45o,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o角。
6、标识箍筋间距线
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线(或使用皮数杆控制箍筋间距)。柱上下两端及柱筋搭接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7、柱箍筋绑扎
按照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在绑扎过程中可在柱顶设置定位框,以保证在绑扎过程中主筋的相对位置。
箍筋与主筋要垂直和紧密贴实,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有抗震要求的工程,柱箍筋端头应完成135o,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如箍筋采用90o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10d。
如设计要求柱设有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
8、保护层垫块设置
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
插图31.2.2‑5柱竖向钢筋连接
插图31.2.2‑6箍筋绑扎
插图31.2.2‑7设置保护层垫块
03 常见质量问题和原因分析
插表31.3‑1柱钢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序号
|
常见质量问题
|
主要原因
|
1
|
柱纵向预留钢筋偏位或上部钢筋整体扭曲
|
①混凝土浇筑时受冲击,且未及时调整,导致预留插筋偏离设计位置;
②模板封闭前垫块放置数量不足,导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柱钢筋向一侧偏移;
③与柱相接的梁截面尺寸较大,绑扎时采取架空形式,将柱钢筋整体拉弯;
④管理人员现场监管存在漏洞,未及时要求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偏位钢筋进行调整。
|
2
|
柱纵向钢筋接头位于非连接区内
|
①施工人员未明确非连接区范围,或未理解Ⅰ级接头概念,施工存在随意性;
②柱纵向钢筋下料有误,导致接头出现在非连接区;
③管理人员对规范及图集要求理解不清,现场质量监控存在盲区。
|
3
|
柱箍筋弯钩平直段
长度不足
|
①箍筋下料长度不足,导致加工完成后弯钩平直段长度小于规范要求;
②箍筋加工有误,存在一端弯钩平直段较长,一端弯钩平直段较短的现象;
③管理人员对钢筋加工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加工过程的质量监控力度较小。
|
4
|
电渣压力焊接头
轴线偏移或钢筋弯折
|
①钢筋端部歪扭不直,钢筋头下料不平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
②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钢筋不同心,上下钢筋直径相差级别过大;
③预压时用力过大,使上端钢筋晃动和移位;
④下部钢筋未定位,焊接时倾斜或晃动;
⑤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及冷却使上钢筋倾斜。
|
5
|
钢筋柱上部整体弯曲或柱钢筋扭曲
|
①在绑扎过程中没有采取临时的加固;
②在绑扎过程中工程没有采用规范的操作平台,而是在柱上偏心搭设平台;
③柱高较高,在支模时拆除了临时加固措施,且有碰撞情况;
|
6
|
电渣压力焊焊包不匀
|
①钢筋端头不平整;
②焊剂填装不均匀,钢筋融化效果较差;
③焊后夹具过早放松,钢筋熔化量较少;
④施工人员焊后未及时清除焊包外部残渣,检查焊包质量,施工程序不完整,管理人员监控存在漏洞。
|
7
|
直螺纹连接外露
丝扣过多
|
①钢筋加工过程中丝头较长,未按照要求对车丝长度进行控制;
②一端钢筋的丝头较长,占据套筒一半以上空间,导致另一端钢筋安装无法到位,丝头外露过多;
③钢筋丝头或套筒被污染,无法拧紧;
④施工人员在钢筋安装过程中未将套筒拧紧,导致两端丝头均外露过多,管理人员亦未对钢筋安装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
04
推荐做法
1、柱纵向预留钢筋偏位或上部钢筋整体扭曲
1)模板封闭前,在柱竖向钢筋外皮位置固定足够数量的垫块(或塑料卡),垫块需布置均匀;
2)柱钢筋安装时搭设碗扣操作架,确保钢筋定位准确,碗扣操作架搭设示意如图;
3)当与柱相接的梁截面高度>500mm时,钢筋绑扎不宜使用架空形式,宜在梁底模支设完成后,暂不支设梁侧模(单侧或双侧),此时绑扎梁钢筋,待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再封闭侧模,梁柱相接处钢筋绑扎示意如图;
插图31.4‑1搭设碗扣式操作架
插图31.4‑2柱梁交接处先支设一侧梁模并进行原位绑扎
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并复核柱筋位置变化,对于受混凝土冲击偏位的钢筋及时调整至设计位置;
5)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尤其是柱筋绑扎开始阶段和混凝土浇筑阶段,需及时指导施工人员复核、调整柱位。
插图31.4‑3绑扎定位箍筋
插图31.4‑4垫块设置充足均匀
2、柱纵向钢筋接头位于非连接区内
1)钢筋施工前对现场钢筋绑扎人员及钢筋加工人员进行交底,依据图纸及规范要求明确柱钢筋的非连接区范围,同时依据钢筋施工方案中确定的钢筋连接形式,明确钢筋接头是否为Ⅰ级接头;
2)准确下料,避免钢筋接头处于非连接区内,对于下料有误的钢筋,坚决不允许安装绑扎;
3)加强现场检查力度,明确非连接区上端距离垫层或模板面的具体高度,发现未按照要求进行安装绑扎的柱钢筋,及时进行整改。
3、柱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足
1)钢筋施工前,依据设计图纸中规定的抗震等级,对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的要求进行交底;
2)加工前将箍筋下料长度计算准确,避免下料长度不足;
3)加工过程中注意两弯钩平直段长度均匀一致,避免出现长度相差较大的情况;
4)管理人员需加强对钢筋加工区域的检查力度,制订明确的钢筋半成品检查计划和质量情况奖惩措施。
插图31.4‑5箍筋弯钩平直段长度不足
插图31.4‑6两端弯钩均匀一致
4、电渣压力焊接头轴线偏移或钢筋弯折
1)对需要进行电渣压力焊的钢筋,保证焊接端头表面平整,对于不平整的端头进行切割或打磨;
2)焊接前在下部钢筋靠近接头的位置绑扎一道水平定位筋,保证纵筋的稳定性;
3)焊接施工时建议2人配合施工,1人扶持钢筋,保证上下钢筋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勿过紧压迫下部钢筋,同时在焊接过程中避免钢筋过大幅度晃动,另1人进行焊接;
4)焊接完成后不得立即卸下夹具,应待焊接停止2分钟,接头稳定后再卸下夹具;
5)管理人员在焊接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焊接前对焊接工具进行检查,焊接过程中对钢筋垂直度、焊包质量、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监控,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方法和成品及时整改。
5、电渣压力焊焊包不匀
1)对需要进行电渣压力焊的钢筋,保证焊接端头表面平整,对于不平整的端头进行切割或打磨;
2)倒入焊剂时要保证焊接在盒中放置均匀;
3)焊接完成后不得立即卸下夹具,应待焊接停止2分钟,接头稳定后再卸下夹具;
4)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于电渣压力焊施工流程的监控,要求施工人员在焊包保温一段时间(约30min)以后及时清理焊包外的焊剂残渣,对焊包质量进行自检,将不合格的接头及时整改返工,并加强后续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插图31.4‑7药剂防治需均匀
插图31.4‑8焊包保温后及时清理
6、直螺纹连接外露丝扣过多
1)在直螺纹车丝过程中严格控制丝头长度,依据规范要求和施工方案,将钢筋直径和与之相对应的套筒长度、丝头长度、丝扣个数做成显著标示,张贴在直螺纹加工车间,并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建议交底方式见附件一;
2)对于丝头短于设计要求的直螺纹钢筋,将丝头切除,重新按照要求进行车丝;
3)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丝头过长的直螺纹钢筋,若需要使用,需注意套筒安装时控制直螺纹钢筋的拧入长度,避免占用另一端钢筋的套筒空间;
4)施工过程中避免套筒拧入不完全或漏拧,对于已确认安装到位的套筒,涂上油漆用于标识和区别;
5)管理人员应加强直螺纹钢筋施工中的过程控制,从直螺纹丝头的加工、到直螺纹套筒的安装都需要全面的检查和监控。
插图31.4‑9直螺纹外露丝扣过多
插图31.4‑10明确钢筋直螺纹加工参数
插图31.4‑11对已拧紧的接头进行标记
03 剪力墙钢筋施工工艺 01 行业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规程》JGJ107-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JG163-2004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06G901-1
02 常见质量问题和原因分析
插表32.2‑1剪力墙钢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序号
|
常见质量问题
|
主要原因
|
1
|
剪力墙纵向钢筋偏位
内外钢筋间距不均匀
|
①梁、柱、墙交接处底部钢筋较密,空间不足,纵向钢筋无法固定在设计位置;
②混凝土浇筑时受冲击,且未及时调整,导致插筋偏离设计位置;
③未按照要求设置梯子筋,内外排钢筋间距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
④管理人员现场监管存在漏洞,未及时要求施工人员采取保证钢筋定位准确的技术措施。
|
2
|
剪力墙钢筋保护层
厚度不足
|
①对设计说明及规范图集中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清楚,施工存在随意性;
②未按照要求设置垫块或垫块数量不足;
③未按照要求设置梯子筋,纵向钢筋无有效定位措施;
④管理人员现场质量监控不到位。
|
3
|
剪力墙水平钢筋
间距不均匀
|
①水平钢筋绑扎前未画线定位;
②水平钢筋与纵向钢筋绑扎点数量不足,中部有下挠;
③管理人员现场质量监控不到位。
|
4
|
剪力墙水平钢筋搭接长度不足、接头位置有误
|
①水平钢筋下料长度不足;
②水平钢筋未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搭接;
③水平钢筋接头未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错开;
④现场管理人员对剪力墙钢筋绑扎要求理解不清,质量控制难以到位。
|
5
|
剪力墙水平钢筋端部
锚固方式有误或锚固
长度不足
|
①水平钢筋下料长度不足;
②水平钢筋施工时未考虑墙内边缘约束构件等;
③现场管理人员对剪力墙钢水平钢筋的锚固要求理解不清,质量控制难以到位。
|
6
|
剪力墙拉钩布置有误
或数量不足
|
①剪力墙拉钩歪斜,导致墙体内外侧钢筋间距变小;
②未按照要求布置拉钩,尤其是梅花形拉钩的布置;
③现场管理人员对剪力墙钢拉钩的布置方式和绑扎要求理解不清,质量控制难以到位。
|
7
|
电渣压力焊接头
轴线偏移或钢筋弯折
|
①钢筋端部歪扭不直,钢筋头下料不平整,在夹具中夹持不正或倾斜;
②夹具长期使用磨损,造成上下钢筋不同心,上下钢筋直径相差级别过大;
③预压时用力过大,使上端钢筋晃动和移位;
④下部钢筋未定位,焊接时倾斜或晃动;
⑤焊后夹具过早放松,接头未及冷却使上钢筋倾斜。
|
8
|
电渣压力焊焊包不匀
|
①钢筋端头不平整;
②焊剂填装不均匀,钢筋融化效果较差;
③焊后夹具过早放松,钢筋熔化量较少;
④施工人员焊后未及时清除焊包外部残渣,检查焊包质量,施工程序不完整,管理人员监控存在漏洞。
|
9
|
剪力墙预留钢筋缺乏保护
钢筋端头被污染
|
①混凝土浇筑时未对混凝土面侧上部的钢筋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导致钢筋被污染;
②插筋预留以后未及时安装保护帽,钢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被污染或锈蚀;
③预留钢筋保护无专人负责,质量控制存遗漏环节。
|
03
推荐做法
1、剪力墙纵向钢筋偏位、内外钢筋间距不均匀
1)准确放线之后在剪力墙所在位置画出位置线,并固定定位筋,保证剪力墙插筋时纵向钢筋位置准确;
2)对于梁、柱、墙交接处空间较小处,注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及时纠正和调整受冲击影响的钢筋位置,在混凝土硬化后,对于偏位较严重的钢筋按照1:6的比例进行位置校正;
3)严格按照要求设置梯子筋,梯子筋竖向钢筋直径宜比墙体竖向钢筋大一型号,在原位替代墙体钢筋,间距1500mm左右,水平钢筋直径同墙体水平筋,长度为墙体厚度-2mm,端部打磨,钢筋伸出两边部分及端部刷防锈漆;
4)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尤其是柱筋绑扎开始阶段和混凝土浇筑阶段,需及时指导施工人员复核、调整柱位。
插图32.3‑1剪力墙用梯子筋
插图32.3‑2剪力墙设置梯子筋
2、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
1)按照要求设置塑料垫块或混凝土垫块,若使用混凝土垫块,垫块制作时需埋入扎丝以便于绑扎固定,垫块绑扎时扎丝丝头需朝向构件内部,避免生成锈点;
2)严格按照要求设置梯子筋,梯子筋竖向钢筋直径宜比墙体竖向钢筋大一型号,在原位替代墙体钢筋,间距1500mm左右,水平钢筋直径同墙体水平筋,长度为墙体厚度-2mm,端部打磨,钢筋伸出两边部分及端部刷防锈漆;
3)现场管理人员在施工进行前需加强技术交底,明确现场对不同部位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及梯子筋布置方法,同时加强剪力墙钢筋绑扎过程中的质量监管。
插图32.3‑3剪力墙外侧布置足够垫块
插图32.3‑4剪力墙设置梯子筋控制钢筋间距
3、剪力墙水平钢筋间距不均匀
1)水平钢筋绑扎前在相邻柱身画出定位线,定位线起步与间距需一致,钢筋绑扎时严格按照定位线控制位置;
2)水平钢筋绑扎时注意全部钢筋的相交点都要扎牢,不能漏扎,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钢筋网片歪斜变形;
3)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画线定位及绑扎点的质量巡查和控制,避免未画线随意绑扎或绑扎不牢的现象发生。
4、剪力墙水平钢筋搭接长度不足、接头位置有误
1)钢筋下料时需考虑到搭接长度的要求,避免下料长度不足的情况发生;
2)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2La(La为钢筋锚固长度);
3)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若搭接采用焊接方式,需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4)现场管理人员施工前需明确剪力墙钢筋的绑扎要求,现场施工过程中及时纠正搭接长度不足和接头连接位置有误的情况。
5、剪力墙水平钢筋端部锚固方式有误或锚固长度不足
1)钢筋下料时需考虑到不同情况下锚固长度的要求,避免下料长度不足;
2)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弯折10d后截断,其中d为水平分布钢筋直径;
3)当剪力墙端部有翼墙或转角墙时,内墙两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和外墙内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伸至翼墙或转角墙外边,并分别向两侧水平弯折后截断,其水平弯折长度不宜小于15d;
4)在转角墙处,外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搭接长度为1.2la;
5)带边框的剪力墙,其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宜分别贯穿柱、梁或锚固在柱、梁内;
6)现场管理人员施工前需明确剪力墙水平钢筋的锚固要求,现场施工过程中及时纠正锚固方式有误和锚固长度不足的情况。
6、剪力墙拉钩布置有误或数量不足
1)拉钩绑扎时需注意使拉钩垂直于墙体,拉钩两端固定在钢筋网交点位置,避免拉钩歪斜,减小墙体的有效面积;
2)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设置拉钩数量和位置,尤其是梅花形布置,需明确拉钩的布置方法,并注意其与矩形布置的区别;
3)现场管理人员施工前需明确剪力墙拉钩的设置要求,现场施工过程中及时纠正拉钩数量不足和拉钩歪斜的情况。
插图32.3‑5剪力墙拉钩梅花形布置
插图32.3‑6剪力墙拉钩矩形布置
7、电渣压力焊接头轴线偏移或钢筋弯折
1)对需要进行电渣压力焊的钢筋,保证焊接端头表面平整,对于不平整的端头进行切割或打磨;
2)焊接前在下部钢筋靠近接头的位置绑扎一道水平定位筋,保证纵筋的稳定性;
3)焊接施工时建议2人配合施工,1人扶持钢筋,保证上下钢筋位于同一轴线上,且勿过紧压迫下部钢筋,同时在焊接过程中避免钢筋过大幅度晃动,另1人进行焊接;
4)焊接完成后不得立即卸下夹具,应待焊接停止2分钟,接头稳定后再卸下夹具;
5)管理人员焊接前应对焊接工具进行检查,焊接过程中对钢筋垂直度、焊包质量、施工人员的操作流程进行监控,对不符合要求的施工方法和成品及时整改。
8、电渣压力焊焊包不匀
1)对需要进行电渣压力焊的钢筋,保证焊接端头表面平整,对于不平整的端头进行切割或打磨;
2)倒入焊剂时要保证焊接在盒中放置均匀;
3)焊接完成后不得立即卸下夹具,应待焊接停止2分钟,接头稳定后再卸下夹具;
4)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于电渣压力焊施工流程的监控,要求施工人员在焊包保温一段时间(约30min)以后及时清理焊包外的焊剂残渣,对焊包质量进行自检,将不合格的接头及时整改返工,并加强后续焊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插图32.3‑7药剂放置需均匀
插图32.3‑8焊包保温后及时清理
9、钢筋保护
1)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成后,在混凝土面侧以上部分包裹塑料薄膜,防治混凝土浇筑时钢筋被污染;
2)预留插筋端部需设置保护帽;
3)剪力墙预留钢筋保护需由专人负责,对预留钢筋实行挂牌验收制度。
插图32.3‑9混凝土底部用塑料薄膜包裹
插图32.3‑10预留钢筋实行挂牌验收制度
04 现浇框架结构钢筋施工工艺 01 执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G101系列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G901系列图集)
“03G101-”系列图集中的“03”指的是修编的年份,“G”代表钢筋工程的意思,后面的数字是序号编号,这里要注意的“03G101”跟“03G101-”系列图集是有区别的,03G101是《坡屋面梁平法施工图》的图集号。
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03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04G101-3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筏形基础)
04G101-4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08G101-5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箱形基础和地下室结构)
06G101-6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针对施工中常见的一些问题,2008年又发行了一本《08G101-11G101系列图集施工常见问题答疑图解》。
为配合图集的使用,后来又相继出版了“901-”系列图集,即我们大家所熟知的《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它是对“101-”系列图集的深化和延伸,目的是配合这些图集解决施工中的钢筋翻样计算和现场安装绑扎,从而实现设计构造与施工建造的有机结合,为施工人员进行钢筋排布和下料提供技术依据。名称及图集号如下:
06G901-1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
09G901-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
09G901-3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地下室结构、独立基础、条形基础、桩基承台)
09G901-4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楼面与屋面板)
09G901-5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
其中,06G901-1、09G901-2对应的是03G101-1;09G901-3对应的是04G101-3、08G101-5、06G101-6;09G901-4对应的是04G101-4;09G901-5对应的是03G101-2。
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03ZG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2-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SC-016-2006)
02 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2.1 总则
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工业及民用建筑现浇框架结构钢筋绑扎工程;
2、施工前应准备工程所需的图纸、规范、标准等技术资料,并确定其是否有效。并按图纸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
4、钢筋绑扎前应按照图纸和图集检查钢筋半成品的加工成型质量,并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5、钢筋绑扎前应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柱、梁部位外皮尺寸线;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连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
6、钢筋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连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7、钢筋绑扎前根据标高检查下层伸出搭接筋(连接筋)处的混凝土表面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2 施工工艺特点和原理
2.2.1施工工艺特点
针对柱、梁、板等不同构件采用不同的钢筋绑扎工艺流程和钢筋绑扎方法,以保证受力钢筋的位置。
2.2.2施工工艺原理
柱子钢筋采用套柱箍筋,和画线定位方法方便操作并保证受力钢筋位置和间距,箍筋采用缠和绑扎法防止下滑。
梁钢筋采用主筋箍筋和在模板上画线定位方法保证位置和间距,箍筋采用套扣法绑扎保证角部主筋到位。
板筋采用在模板上画线定位,确保位置和间距,板筋采用顺扣或八字扣保证网片不歪斜变形。
2.3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2.3.1工艺流程
1、柱子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立柱筋→套箍筋→连接柱筋→画箍筋间距→放定位筋→绑扎箍筋→塑料垫块
2、梁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1)模板内绑扎:
画主次梁箍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向筋及弯起钢筋→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穿主梁上层纵向架立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向钢筋→按箍筋间距绑扎
2)模板外绑扎:
画箍筋间距→在主次梁模板上口放架杆数根→在架杆上放箍筋→穿主梁底层纵筋→穿次梁底层纵筋→穿主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穿次梁上层纵筋→按箍筋间距绑扎→抽出架杆落绑扎好的钢筋骨架模板内
3、板钢筋施工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铺设绑扎板下层钢筋→绑扎板负弯矩筋(或板上层钢筋)
2.3.2施工操作要点
1、柱钢筋绑扎施工操作要点
1)立柱筋:柱子主筋立起后,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机械连接接头位置和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柱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扣不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采用光圆钢筋搭接时,角部弯钩应与模扳成45o,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o角。
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柱箍筋绑扎
(1)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宜采用缠扣绑扎,如图34.2-l。1、2、3、4为绑扎顺序
插图33.2.3.2‑1缠扣绑扎示意图
(2)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3)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见插图34.2.3-2。
(4)有抗震要求的地区,柱箍筋端头应弯成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10d(d为箍筋直径),见插图34.2.3-3。如箍筋采用900搭接,搭接处应焊接,焊缝长度单面焊缝不小于10d。
(5)柱基、柱顶、梁柱交接处箍筋间距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设计要求箍筋设拉筋时,拉筋应钩住箍筋,见插图34.2-4。
插图33.2.3.2‑2柱箍筋交错布置示意图
插图33.2.3.2‑3箍筋抗震要求示意图
插图33.2.3.2‑4箍筋设拉筋要求示意图
(6)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1000mm,(或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梁钢筋绑扎操作要点
1)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2)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先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3)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4)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如图34.2-5。1、2、3为绑扎顺序。
插图33.2.3.2‑5梁钢筋套扣法绑扎示意图
5)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如做成封闭箍时,单面焊缝长度为5d。
6)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7)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8)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22mm时,宜采用焊接接头;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受拉区域内HPB235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域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3、板钢筋绑扎操作要点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2)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4)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插图34.2-6)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插图33.2.3.2‑6楼板钢筋绑扎示意图
03 常见质量问题和原因分析
插表33.3‑1常见质量问题和原因分析
序号
|
常见质量问题
|
主要原因
|
1
|
柱主筋偏位
|
混凝土浇筑前柱主筋没有设置定位箍筋和主筋定位垫块;
绑扎柱筋时,独立柱未搭设操作架,柱钢筋笼整体扭曲造成偏位;
|
2
|
柱核心区箍筋缺失
|
梁柱钢筋绑扎梁底筋与柱箍筋穿插顺序不正确;
模板与钢筋未进行交接检;
|
3
|
梁底筋和腰筋未绑扎、底筋未分层
|
梁钢筋在模板外绑扎或模板内绑扎选择不正确;
质量要求不到位;
|
4
|
主次梁交接处加密箍筋不到位
|
加密箍筋翻样少了;
绑扎前箍筋画线未跟踪检查;
|
5
|
楼板钢筋保护层不到位
|
保护层垫块设置过少;
|
6
|
楼板钢筋凌乱
|
绑扎前未划线;
绑扎后成品保护不到位;
|
04 推荐做法
插表33.4‑1常见问题推荐做法
序号
|
常见质量问题主要原因
|
推荐做法
|
1
|
柱主筋偏位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浇筑前柱主筋没有设置定位箍筋和主筋定位垫块;
柱钢筋绑扎前没有搭设操作架;
|
混凝土浇筑前绑扎定位箍筋
柱钢筋绑扎前搭设操作架
|
2
|
柱核心区箍筋缺失主要由于梁柱钢筋绑扎梁底筋与柱箍筋穿插顺序不正确;
|
模板施工前放置核心区箍筋
对于中柱应将核心区箍筋绑扎完成后再穿梁钢筋; |
3
|
梁底筋和腰筋未绑扎、底筋未分层主要是由于梁钢筋在模板外绑扎或模板内绑扎选择不正确,对于超过500高的梁均应采取模板外绑扎;
|
模板外绑扎梁钢筋 |
4
|
主次梁交接处加密箍筋不到位主要由于主梁箍筋绑扎前画线未跟踪检查;
|
主次梁交接处箍筋设置 |
5
|
楼板钢筋保护层不到位主要是垫块不足;
|
板筋设置足够的垫块
板筋采用新式垫块 |
6
|
楼板钢筋凌乱主要由于没有弹线绑扎;
以及成品保护措施不到位;
|
板筋绑扎前模板上弹线
搭设规范的马道 |
05
企业施工标准
5.1柱钢筋
1、柱主筋保护层采用塑料卡垫块,详见插图33.5.1-1;
插图33.5.1‑1柱主筋塑料卡垫块布置图
2、柱钢筋绑扎前应搭设操作架,柱主筋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设置定位箍筋和主筋定位垫块,详见插图33.5.1-2;
插图33.5.1‑2柱主筋定位示意图
3、中柱核心区箍筋应在梁钢筋绑扎前绑扎完成;
5.2 梁钢筋
主次梁钢筋穿插正确,主次梁箍筋大小应适宜(应取得设计、监理、业主的认可),垫块足量设置,详见插图33.5.2-1。
插图33.5.2‑1梁钢筋绑扎示意图
5.3 板钢筋
1、楼板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高强混凝土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以及楼板厚度,详见插图34.5-4;
插图33.5.3‑1板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垫块示意图
2、板钢筋绑扎必须采取弹线绑扎的方式,在绑扎完底筋后绑扎面筋前必须搭设规范的马道,详见插图34.5-5、34.5-6;
插图33.5.3‑2马道搭设示意图
插图33.5.3‑3板钢筋绑扎效果图
05
楼梯钢筋施工工艺
01
执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3G101-2)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09G901-5)
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03ZG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2-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SC-016-2006)
02 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2.1 总则
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多层工业及民用建筑楼梯钢筋绑扎工程;
2、施工前应准备工程所需的图纸、规范、标准等技术资料,并确定其是否有效。并按图纸和操作工艺标准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钢筋进场后应检查是否有出厂证明、复试报告,并按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
4、钢筋绑扎前应按照图纸和图集检查钢筋半成品的加工成型质量,并按规格、使用部位、编号分别加垫木堆放;
5、钢筋绑扎前应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弹好水平标高线,检查下层预留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6、钢筋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连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2.2 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2.2.1工艺流程
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2.2.2施工操作要点
1、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2、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3、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主筋接头数量和位置均要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规定。
03 常见质量问题和原因分析
插表34.3‑1常见质量问题和原因分析
序号
|
常见质量问题
|
主要原因
|
1
|
楼梯板钢筋保护层不足、分布筋凌乱
|
浇筑混凝土前垫块设置不规范,分布筋绑扎未弹线;
|
04
推荐做法
插表34.4‑1常见问题推荐做法
序号
|
常见质量问题主要原因
|
推荐做法
|
1
|
浇筑混凝土前垫块设置不规范,分布筋绑扎未弹线;
|
楼梯钢筋绑扎必须弹线绑扎,垫块应采用高强混凝土垫块与主筋绑扎牢固。
|
05
企业施工标准
1、楼梯钢筋保护层垫块采用高强混凝土垫块,并与主筋绑扎牢固,详见插图34.5-1;
插图34.5‑1楼梯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垫块示意图
2、楼梯钢筋必须采取弹线并拉线绑扎的方式绑扎。
06 直螺纹钢筋连接施工工艺 01 执行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G101系列图集)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G901系列图集)
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房屋结构抗震构造(03ZG003)
优质碳素结构钢(GB699-1999)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199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02-200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标准(ZJQ00-SC-016-2006)
02 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2.1 总则
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为16~50mm钢筋的连接。
2、采用螺纹套筒连接的钢筋接头,其设置在同一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百分率),应符合规定;接头端头距钢筋弯曲点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不同直径钢筋连接时,一次连接钢筋直径规格不宜超过二级。
3、钢筋直螺纹接头套丝及连接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4、施工前应核对钢筋图纸加工单与成品数量,并做好技术交底。
5、套筒的规格、型号以及钢筋的品种、规格必需符合设计要求。
2.2 施工工艺特点和原理
2.2.1 施工工艺特点
现场连接操作简单,效率高,对连接工人素质要求不高,采用扭力扳手或管钳即可,不需采用专用设备。
2.2.2 施工工艺原理
钢筋经专门的滚压机床对钢筋端部进行滚压,螺纹一次成型,然后利用扳手将两根钢筋的丝头拧进连接套筒。
2.3 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
2.3.1工艺流程
插图35.2.3.1‑1钢筋直螺纹施工工艺流程图
2.3.2 施工操作要点
1、钢筋切割下料
钢筋应先调直再下料,宜用切断机和砂轮片切断,确保切口端面应与钢筋母材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不得用气割下料。
2、直螺纹加工
钢筋示意图如插图36.2-2
插图35.2.3.2‑1钢筋示意图
1)钢筋滚压直螺纹加工的基本尺寸,见插表36.2-1。
插表35.2.3‑1钢筋滚压螺纹加工的基本尺寸
代号
|
Φ(mm)
|
M×t(左)
|
M×t(右)
|
L(mm)
|
A16RLR-G
|
16
|
15.6×3
|
15.6×3
|
30
|
A18RLR-G
|
18
|
17.6×3
|
17.6×3
|
32
|
A20RLR-G
|
20
|
19.6×3
|
19.6×3
|
34
|
A22RLR-G
|
22
|
21.6×3
|
21.6×3
|
36
|
A25RLR-G
|
25
|
24.6×3
|
24.6×3
|
39
|
A28RLR-G
|
28
|
27.6×3
|
27.6×3
|
42
|
A32RLR-G
|
32
|
31.6×3
|
31.6×3
|
46
|
A40RLR-G
|
40
|
39.6×3
|
39.6×3
|
54
|
A50RLR-G
|
50
|
49.6×3
|
49.6×3
|
64
|
2)套筒的质量要求
(1)套筒表面无裂纹,螺牙饱满,无其他缺陷。
(2)牙型规检查合格,用直螺纹塞规检查其尺寸精度。
(3)各种型号和规格的套筒外表面,必须有明显的钢筋级别及规格标记。若套筒为异径的则应在两端分别作出相应的钢筋级别和直径。
(4)套筒两端头的孔必须用塑料盖封上,以保持内部洁净,干燥防锈。
3)直螺纹加工操作要点
(1)加工钢筋螺纹的丝头、牙形、螺距等必须与套筒牙形、螺距一致,且经配套的量规检验合格。
(2)加工钢筋螺纹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0C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钠,不得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3、丝头质量检验
1)操作工人应逐个检查钢筋丝头的外观质量并做出操作者标记。
2)经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应对每种规格加工批量用通止环规随机抽检10%,且不少于10个,如有一个丝头不合格,即应对该加工批全数检查,不合格丝头应重加工,经再次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4、戴保护帽
已检验合格的丝头,应加以保护戴上保护帽,并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待用。
5、钢筋连接
1)连接钢筋时,钢筋规格和套筒的规格应一致,钢筋螺纹的型式、螺距、螺纹外径应与套筒匹配。并确保钢筋和套筒的丝扣干净,完好无损。
2)连接钢筋时应对准轴线用扭力扳手或管钳将钢筋拧入套筒。
3)接头拼接完成后,应使两个丝头在套筒中央位置互相顶紧,套筒每端不得有一扣以上的完整丝扣外露(外露丝扣不超过2t),加长型接头的外露丝扣数不受限制,但应有明显标记,以检查进入套筒的丝头长度是否满足要求。
4)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必须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现场抽样检验。
03 常见质量问题和原因分析
插表35.3‑1常见质量问题和原因分析
序号
|
常见质量问题
|
主要原因
|
1
|
丝头加工不规范、成品未戴保护帽
|
加工机床刀具与钢筋不配套;
丝扣自检未采用通止规;
钢筋端头不平;
戴保护帽是加工操作的一个必须流程,对于加工流程监控不力是造成成品保护不到位的主要原因;
|
2
|
钢筋连接外露丝扣超标
|
正反丝使用不当;
超长丝接头未标示;
拧紧套筒的扭力不够;
|
04
推荐做法
插表35.4‑1常见问题推荐做法
序号
|
常见质量问题
|
推荐做法
|
1
|
丝头加工不规范、成品未戴保护帽
|
钢筋按照规格分批次加工,并及时监督其换刀具;
直螺纹加工单位必须现场配备通、止规;
钢筋下料必须采用砂轮切割;
丝头质量自检合格后必须佩戴保护帽,否则不予堆码起吊;
|
2
|
钢筋连接外露丝扣超标
|
根据待接钢筋所在部位及转动难易程度选用合适的套筒和安装方式;
正反丝和超长丝加工后必须进行标示;
拧紧套筒后进行外观检查,并采用扭力扳手复核;
|
05
企业施工标准
1、钢筋下料必须采用砂轮切割,确保端头平面与母材轴线垂直;
插图35.5‑1砂轮切割机
2、钢筋丝头加工应按照钢筋规格分批次加工,并根据插表36.2-1监督加工单位更换合适的机床刀具;
3、直螺纹丝头加工质量必须经过通止规检验,见插图36.5-2,并填写插表36.5-1;
插图35.5‑2通止规
插表35.5‑1钢筋直螺纹加工检验记录
工程名称
|
结构所在楼层
|
||||
接头数量
|
抽检数量
|
构件类型
|
|||
序号
|
钢筋规格
|
螺纹牙型检验
|
公寸尺寸合格
|
检验结论
|
|
——–
|
——–
|
——–
|
——–
|
——–
|
——–
|
检验单位
|
检查人员
|
||||
日期
|
负责人
|
注:螺纹牙型合格和公寸尺寸合格的打“√”,不合格打“×”
4、经自检合格的钢筋丝头未佩戴保护帽不得进行起吊堆码作业;
5、根据待接钢筋所在部位及转动难易程度选用合适的套筒和安装方式,加工正反丝和加长丝必须进行标示,注明使用部位,避免用错;
6、钢筋直螺纹接头连接经拧紧后必须进行外观检查并做出标记,并按照插表36.5-2采用扭力扳手检验连接接头扭力力矩。(扭力扳手精度±5%)扭力扳手现场检验数量:梁柱构件按照接头数量的15%,且每个构件不少于一个接头;基础、墙、板构件每100个接头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个也作为一个检验批,每批抽检3个接头。抽检的接头应全部合格,如有一个接头扭力力矩不合格则该验收批接头必须逐个检查并拧紧。
插表35.5‑2钢筋直螺纹接头拧紧力矩值
钢筋直径(mm)
|
16-18
|
20-22
|
25
|
28
|
32
|
40
|
50
|
拧紧力矩(N.m)
|
100
|
200
|
250
|
280
|
320
|
400
|
500
|
7、直螺纹连接接头质量检验三种形式缺一不可:
1)直螺纹加工单位提供有效的形式检验报告;
2)钢筋连接施工前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接头连接施工工艺检验。施工工艺检验的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规格的钢筋接头试件不少于3个;
(2)接头试件的钢筋母材应进行抗拉强度检验;
(3)3个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应小于该级别钢筋抗拉强度的标准值,同时尚不应小于0.9倍钢筋母材的实际抗拉强度。
3)现场检验,应现场抽检接头做单向抗拉强度试验,对于有特殊要求的构件,应按照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相应的检验。
方式
更多
点击名片关注微信公众号
↓↓↓
点击“转自:转自:筑龙施工-公众号-公众号”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