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首都博物馆东馆与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共同组成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
1.项目位于通州“市民文化休闲组团”南侧,六环路与大运河交叉点东南侧,城市绿心核心区。
2.总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为特大型综合类博物馆,由“主楼”和“观众共享大厅”两栋建筑组成,通过架空连廊和地下展陈通廊连接,主楼地上三层,地下两层;共享大厅地上一层,地下一层。
3.计划2023年10月15日竣工。建成后,将成为展现北京丰富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宝库。
伴随北京入冬以来的第二场降雪,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中的首都博物馆东馆工程首段主体结构封顶仪式于今日(1月25日)正式举行!这也标志着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进入了建设新阶段。按照工程计划,三大建筑项目预计2021年底前实现外立面亮相,2022年底完工。
首都博物馆东馆工程是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位于通州“市民文化休闲组团”的南侧,由“主楼”和“市民共享大厅”两栋建筑组成,与行政办公区隔大运河相望,未来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中心、活动中心、市民文化休闲娱乐中心,是当前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受到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该工程主楼地上三层、局部设夹层,地下两层,建筑高度34.9米;共享大厅地上一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19.5米。两栋建筑通过架空连廊和地下展陈通廊连接,为特大型博物馆。
工程于2020年8月8日开始进行基础桩施工,经过一个多月的昼夜施工,于9月29日提前完成基础桩施工节点目标。自2020年10月10日正式开工至今,首都博物馆东馆工程2200余名建设者顽强拼搏108个日夜,克服疫情影响、冬季严寒施工等不利因素,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在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中率先实现首段混凝土主体结构封顶。
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并称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
△博物馆效果图
城市绿心内三大建筑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2022年底将与30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共享空间同步完工。
副中心新闻(视频)
在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主体结构施工现场,十几米深的基坑内,工人正全力推进垫层施工,一幅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三大建筑图书馆项目生产经理张立华:“目前垫层大概浇筑有一万七千平米,防水施工完成有一万两千平米,开工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
据介绍,三大建筑造型独特、结构复杂、其设计理念与城市副中心的地域文化相得益彰。一座“文化粮仓”、一间“森林书苑”、一艘“运河之舟”将点缀在绿心万亩城市森林之中,成为城市副中心新地标。
“这个工程总的理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建成以后它既是这个文化的中心,也是活力的中心,还有一个交流的中心,也是咱们这个市民文化休闲娱乐的中心。”
深藏地下的30万平方米共享配套设施同样是大手笔。与三大建筑采用一体化设计,集商业配套、地铁交通、能源保障、文化创意、共享停车于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商业共享空间,为游览三大建筑及城市绿心的游客提供高品质的配套服务。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项目位于城市绿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闲组团。未来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中心、活力中心、市民文化休闲中心。该项目预计在2022年底竣工。
博物馆
△博物馆效果图
博物馆,即首都博物馆(东馆),设计理念源于古运河图景中的船、帆、水三个元素,以运河为线索,将历史文化融入建筑,
建筑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侧形似巨帆,高高扬起,造型舒展。北侧结构犹如船只,坚实厚重,谦逊质朴,描绘出一幅运河图景。南北之间以连廊连接,河水于廊下穿流而过,建筑倒映其间。从六环路视角望去,帆船正在乘风破浪、奋勇前进。而在行政办公区视角,巨舟静静地在港湾里停泊。
博物馆定位为智慧型综合博物馆,建筑面积约为9.7万平方米,建筑高度35米(最高点48米),建设内容为藏品库区、展陈区、开放服务区、业务科研区、行政管理区、安全保卫区、设备机房、地下车库等8个功能区。日接待量约为6000人次。
据了解,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建筑项目,是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大建筑造型独特、结构复杂、其设计理念与城市副中心的地域文化相得益彰。一座“文化粮仓”、一间“森林书苑”、一艘“运河之舟”将点缀在绿心万亩城市森林之中,成为城市副中心新地标。
三大项目位于城市绿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闲组团,是城市副中心“一带、一轴、两环、一心”规划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成为集文化体验、共享交流、演艺演出、展览展示、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活力组团,进一步满足市民文化休闲需求,成为北京市又一代表性的新地标。
△效果图
一起了解
绿心三大建筑其他建筑进展
剧院
△剧院效果图
根据规划设计方案,剧院的设计源于通州古粮仓和运送物资的船舶。外立面选取帆船作为设计元素,形成具有动感和活力的屋顶轮廓线。
图书馆
△图书馆效果图
图书馆的设计理念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赤印”,赤色的外形恰似一枚端庄的印章,落印在“东方绿星”的画卷上。屋顶的树状建筑结构宛如森林伞盖,以银杏树叶片为灵感来源,体现出图书馆传承知识、传播文化的功能定位。
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定位为现代大型省级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22.3米,建设内容为集合对外文化交流、信息加工咨询决策、科技创新体验、古籍文献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文化教育交流、信息资源收藏传播等社会创新功能为一体的图书馆。设有古籍文献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开架阅览区、智慧书库、报告厅等功能分区,日接待量约为5000至8000人次。
在空间营造上,这座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阅读的场所,更是一个极具亲和力的公共开放空间。设计以“雕刻场所”为出发点,在图书馆的内部塑造了两组如连绵山体般的建筑形态,富有变化又浑然一体,创造出内外交融、相互渗透的空间关系,吸引公众步入这广阔的书山中。
图书馆的屋顶以银杏叶片为灵感来源,设计了一组宛如森林伞盖般的树状建筑结构,树下营造了一个温馨宁静的阅读空间,寓意着本土文化和知识的传承。
来看看三大建筑的位置在哪
↓↓↓
三大建筑位于城市绿心西北部市民文化休闲组团▲
来源:北京城建集团、大运通州网、副中心新闻、通州电视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