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号设置提示
///
NOCITCE
因微信公众号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您不想错过本公众号推送的精彩内容,请将”施工技术”公众号设为星标,并在文尾点击”收藏“”在看“”赞“,这样每次新文章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订阅列表中。
星标设置方法∶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公众号名旁就会出现黄色五角星(Android 和 iOS 用户操作相同)
聚焦两会
丁烈云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
把握数字经济,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是培养智能建造方面的人才。建议高校鼓励跨学科教学,组建高质量的跨学科师资队伍。通过自主培养或者吸收更多信息技术的师资投入到智能建造的研究和教授中。
点击展开
加快智能建造人才培养
楼层清洁、室内喷涂、地砖铺贴……过去曾由建筑工人亲力亲为的建筑工序,在有些工地已由建筑机器人代替。一套流程下来,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达到绿色、安全、环保、优质的综合效果。
在产业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这是智能建造发展的一个缩影。作为数字建造与工程管理专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长期从事数字建造、工程安全理论与技术研究。他认为,把握数字经济,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是培养智能建造方面的人才。
近年来,国家推动智能建造发展的步伐逐步加快。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指导意见,力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2021年3月,“发展智能建造”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2022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将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作为建筑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工作之一。《“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也提出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我国工程建设企业在智能建造大背景下,转型升级是必经之路。未来,将有大批智能建造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各企业,以自身高度融合的新型建筑专业技术,来帮助企业适应未来社会和市场需求,助力企业转型升级。
基于在行业内的走访调研,丁烈云了解到,目前,我国智能建造的发展还处于摸索阶段,智能建造人才缺乏,“懂土木建筑工程的,信息技术、智能化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懂信息技术的又缺乏土木工程专业知识。”丁烈云说,这也直接导致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复合型的智能建造人才。尽管已有多所高校开设智能建造专业,但智能建造不是传统土木建筑工程专业加上几门有关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课程就行了,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科专业体系,包括重构人才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培养模式,特别是培养学生“数据驱动工程”的能力,如要求学生至少掌握一门算法、驱动一台设备、解决一项工程任务,更多的是让机器人去建造,而不是只靠人力去建造。
身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教授,丁烈云既是一名科研工作者,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认为,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还必须有复合型的师资。丁烈云建议,高校应鼓励跨学科教学,组建高质量的跨学科师资队伍。通过自主培养或者吸收更多信息技术的师资投入到智能建造的研究和教授中。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师也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满足智能建造专业的需要。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土木与水利学院为4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开设有关机器学习、工程物联网、人工智能等课程。
同时,还要重视智能建造专业的教材建设。丁烈云表示,教材建设需要学科积累,可以组织一些有研究基础、学科积累丰富的高校以及数字化转型较为成功的企业专家来共同编写。
此外,应制定智能建造人才培养方案。智能建造是一个综合性专业,高校不清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甚至有些企业也不太明确自己的需求。
高校需要引导教师从事智能建造方面的研究,面向企业数字化的转型承接企业的研究项目,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确立智能建造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使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智能建造的学科规律,把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优质的教育资源来培养人才。
“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智能建造专业人才,但是人才培养有其自身的规律,需要一定的办学条件,包括学科积累、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一定要避免一窝蜂、赶时髦!”丁烈云如是说。
徐 征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建议政府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更新标准体系,研究制定BIM计价政策、规范BIM正向设计相关费用,研究制定BIM审核验收政策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点击展开
加快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传统产业实现质量提升、效率提高、动力增强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建工”)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征在今年两会上表示:“体量巨大、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业,有着庞大和丰富的数字化应用前景,数字化转型大有可为、未来可期。”
他以上海建工为例介绍说,近年来,上海建工聚焦“数字化赋能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领跑者”战略定位,数字化转型的方向、目标和路径明确,从参与建设全过程、产业发展全链条、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出发,放大数字链条综合效应,有力支撑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建筑产业是个复杂系统,数字化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徐征认为:“虽然建筑业企业转型与创新速度很快,但当前还存在一些障碍。”这些障碍包括: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本支出较大、缺乏规模效应,施工现场项目覆盖率低,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不高;产业链上数字化技术协同性不高,数字化技术在项目单阶段、单系统、单项目应用较多,BIM(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难普及,设计、建造、采购、运营等环节孤立存在,数据和信息难以跟随项目推进而流动,形成不易交互的信息孤岛;BIM正向设计推进过程中计价体系不健全、BIM审核和验收环境不成熟,缺乏针对性强且内容齐全的行业标准;建筑设计施工运维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创新型复合人才缺口很大等。
徐征强调,要解决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深入推进建筑产品数字化和建筑产业数字化。积极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持续推进BIM技术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打造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的数字工地,大力建设面向行业基于BIM的智慧设计、建造与运维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
努力打造数字化商业生态圈。以“业务驱动、技术支撑、产业协同、政策支持、企业家意志”五个关键因素为支撑,打通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上下游企业,打造共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商业生态圈。
大力培育建筑服务商文化。数字化转型为提升建筑产品服务能级指明了方向,要积极培育利他之心,提升服务能力、源自内心自觉的建筑服务商文化,主动为社会提供智能化的绿色工程产品和服务体系,促进建筑与自然、人的和谐。
加快培养数字化高端跨界人才。充分利用我国建筑业企业平台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持续引进和培养建筑信息技术、工业软件设计等相关领域高端跨界人才。
同时,建议政府出台智慧设计、建造、运维、更新标准体系,研究制定BIM计价政策、规范BIM正向设计相关费用,研究制定BIM审核验收政策以及兼具实用性和针对性的行业相关标准,大力支持传统行业自主创新研发集成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数字化平台,打通产业发展的“信息孤岛”,着力推进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陈华元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会长,原中建三局党委书记、董事长
由于建筑业具有体量大、链条长、环节多、精细管理难的特点,在碳减排目标约束下,与先进制造业相比,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和国际化程度还不足,低碳化发展刻不容缓又任重道远。
点击展开
加强我国建筑业减碳工作
陈华元介绍,受碳达峰顶层规划不完善、建材碳排放因子不明确、土木工程材料发展滞后、建筑拆除量大导致平均寿命不足等因素制约,建筑业成为碳排放“大户”。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统计,2018年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量比例达到51.3%。对此,他提出4个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建筑碳排放监测与核算制度。加快完善各级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的组织建设和运行机制,制定“覆盖全面、边界清晰、科学合理”的建筑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基本框架,统一国家、地方建筑碳排放核算口径,确保各级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运用物联网、可视化、CIM、区域反演等多种技术,探索建立城市-园区/社区-建筑物-设备等多层级碳排放精细化监测网,制定全国建筑碳排放监测、核算统一标准,开发多层级建筑碳排放监控系统,实现建筑碳排放“可监测、可追踪、可考核”。
二是加快构建建筑产品碳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议由各地区政府主导,牵头联合建筑行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打造低碳产业联盟,跟踪重点建筑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出台并定期更新各区域建筑产品(建材及装配式部件)碳排放因子数据库,推行低碳建筑产品政府备案制,发布碳排放限额要求,从源头锁定碳排放量。
三是加大低碳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研发力度。面向城市大规模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发展的新阶段,减少大拆大建、延长建筑寿命就是最好的减碳方式。存量及增量建设项目的延寿都离不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要打破传统思维理念,重视并加大土木工程材料研发工作,重点聚焦高性能、高耐久、长寿命、就地取材及资源化利用。
四是完善区域分布式清洁能源运营管理制度。建议在未来存量项目提质改造和增量项目用能优化工作中,要更大力度推动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要加快制定节能改造及用能优化技术标准及评价体系。考虑到大面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将受到区域人口、工业规模限制,大量清洁能源需要进行储能、调峰及调配,建议以大型园区、社区为载体,鼓励代建代管代营一体化的承接模式,探索完善区域分布式清洁能源投建管相关立法和管理模式。
郝际平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
相比大拆大建来说,将原有性能低的老旧门窗更换为高性能或者达到国家现行标准要求的门窗,投入小、回报高,节能效果显著,既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建议将老旧门窗更换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补贴范围。
点击展开
推进老旧小区建筑改造时给予门窗补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建筑规模快速增加。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既有建筑总面积已超过600亿平方米,所用门窗的总面积超过100亿平方米。据统计,全国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约22万个,涉及居民上亿人。这些小区房屋所装的门窗有相当一部分存在着节能标准低、年久老化失修等问题,由此带来的坠落安全隐患、隔声保温性能差的问题不仅降低了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而且大量增加了能耗。
“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中,把门窗列入关键改造项目已迫在眉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际平表示,根据目前完成的约4万个已改造小区的情况看,改造工作大多以加固、增加外墙保温、改善适老化设施为主,耗能巨大的门窗几乎很少更换。
他认为,目前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第一,老旧房屋中门窗更换问题突出。一是原有门窗节能标准要求低,每年能源浪费巨大。二是部分门窗材料和配件已经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出现老化、失灵、失效问题,外开窗安全隐患多,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构成较大的安全威胁。
第二,旧门窗更换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制。当前,各地对于旧房改造的门窗项目,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制。普通百姓缺乏门窗安全知识和节能意识,对于安全隐患无法自查和判断。尽管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相关政策,但缺少可操作性更强的配套标准和实施细则,在执行方面还未能顾全,应改未改、应换未换等问题依然存在,且受地域条件、居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影响,使得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老旧门窗更换工作推行不畅、收效不足。
郝际平表示,更换旧门窗既操作简单又效益显著。相比大拆大建来说,将原有性能低的老旧门窗更换为高性能或者达到国家现行标准要求的门窗,投入小、回报高,节能效果显著,既有显著的经济效益也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对此,郝际平提出三点具体建议:
第一,建立统一的旧门窗更换规划和管理机制。将老旧门窗更换纳入国家双碳目标落实的文件,形成国家层面的总体思路和实施步骤,根据各地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实施措施。
第二,建立门窗质量的事先评估机制。由各地建设主管部门系统组建门窗专家评审组,对所有纳入改造范围的城镇老旧小区房屋的门窗,就安全性和节能性做专项评估,以此作为改造时门窗更换或维修的依据。同时制定切实可行、性价比合适的更新门窗的性能标准指标要求。
第三,将老旧门窗更换纳入改造补贴范围。将老旧门窗更换纳入财政补贴范围中,制定相应的资金奖励政策,为老旧门窗更换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对门窗性能要求高的气候区域,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使真正满足标准要求的节能门窗应用一步到位,避免重建浪费。
冯 远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近两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住宅功能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人们栖居休憩的场所,而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建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从住宅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系统性制定和修订住宅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规范细则,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做法,建设长寿化、低能耗、人性化、易更新、可持续的高品质绿色低碳百年住宅。
点击展开
进一步提升住宅品质,满足人民高质量生活需求
担任全国政协委员5年来,几乎每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冯远的提案都能在行业内引发广泛关注。细读这些热门提案,她始终聚焦于建筑领域的热点和痛点问题,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一名建筑从业者,要始终怀揣民意履职,把具体工作落实到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中。”冯远长期工作在工程建设一线,行业发展与民生问题一直都是她的心头要事。在撰写政协提案的过程中,她结合本职工作和长期关注的问题,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获取第一手资料,反映建筑领域的热点痛点问题以及民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行业和国家的进步、为老百姓的福祉建言献策。
“我平时的工作就是履职调研的过程。”冯远说,除此之外,她倍加珍惜与全国同行们交流的机会,“大家时常交流专业话题,在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及时发现真问题、寻找好经验、提出新建议。”这个习惯不仅贯穿在她的职业生涯中,也贯穿在她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履职全过程。
过去一年,冯远始终奔忙在工程建设一线。她发现,近两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住宅功能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它不再仅仅是人们栖居休憩的场所,而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国是地震多发频发国家,住宅的抗震性能关乎广大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如果地震时住宅发生严重损坏不能尽快恢复使用,现有的公共场所很难容纳大量的避难人群,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避免聚集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加凸显,将严重影响社会正常运转。应进一步提高住宅的抗震韧性,保证地震后住宅能够快速恢复使用。”冯远解释道。
除此之外,一些住宅还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保温隔热性能不够、隔声差、噪音大、无障碍设计不到位等问题。
为此,今年她提交了《关于进一步提高住宅品质的建议》,认为要从提高住宅标准、支持和规范住宅评价市场发展、加强住宅使用和维护管理3个方面全面提升住宅品质,满足人们的高质量生活需求,充分发挥住宅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建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从住宅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出发,系统性制定和修订住宅设计、施工、验收及维护的规范细则,参考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做法,建设长寿化、低能耗、人性化、易更新、可持续的高品质绿色低碳百年住宅。”冯远说。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在调研中,冯远发现此前她关注的“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以及“建筑外墙饰面及悬挂物安全管理”等问题都没有得到明显改进,这让她很着急。经过补充完善后,今年她继续提交了《关于尽快制定和出台新版建筑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提案》和《关于加强建筑外墙饰面及悬挂物安全管理的提案》。
“这两份提案的内容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建筑设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以《关于加强建筑外墙饰面及悬挂物安全管理的提案》为例,冯远分析道,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数量增多、楼龄增长,建筑外墙饰面、悬挂物等脱落导致的高空坠物及高层建筑火灾现象时有发生,给城市公共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她建议从建筑外墙饰面保温隔热材料研发、设计建造、维护管理和法制保障等方面着手,全方位加强建筑外墙饰面安全管理。“作为政协委员,我有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取得最大程度的效果。”冯远说。
5年来,冯远共提交了11份提案,其中有提案正在成为现实。她告诉记者,关于“进一步落实《住宅使用说明书》制度的建议”在2021年公布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中得到了具体体现,条例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等具体情况和使用维护要求记入使用说明书,并将使用说明书交付使用人或者买受人。”
建筑行业里的专业细分领域较多,每一项内容都与民生息息相关。冯远表示,将始终坚持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议题,在履职中守住为民初心、在工作中积累实践经验,发出基层好声音。“希望这些反复锤炼的政策建议,能对解决建筑领域目前存在的痛点问题起到真正的推动作用。”这是冯远履职过程中最为期待的事情。
王翠坤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结构首席专家
针对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应加强对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安全监管,明确责任主体。政府主管部门应明确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安全监管责任,制定建筑使用期内对围护结构安全的监管要求,确定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管理责任人,对人员密集区建筑外立面安全维护管理制定实施细则。
点击展开
针对性推进城市更新和建筑加固进程,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建筑结构分会理事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结构首席专家 王翠坤,带来了双提案——《关于加强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风险防控及治理的提案》和《关于充分利用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的提案》。
提案一:关于加强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风险防控及治理
建筑外围护结构既是建筑物挡风遮雨、抵御外界环境影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城市建筑的对外形象,其包括建筑外围护墙体和屋面、建筑节能保温系统、建筑外墙装饰系统以及以上三类的一体化系统。
据统计,我国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600亿平米,建筑外围护结构由于直接受到外界气候环境作用及系统自身耐久性问题,存在着脱落隐患和风险。近年来,建筑外围护结构墙面及幕墙的开裂、脱落和火灾等现象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全国公开报道的外围护结构墙面质量事故600多起,给城市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社会反应强烈。
针对以上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存在的安全隐患,王翠坤提出以下建议:
一、应加强对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安全监管,明确责任主体
政府主管部门应明确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安全监管责任,制定建筑使用期内对围护结构安全的监管要求,确定建筑外维护结构安全管理责任人,对人员密集区建筑外立面安全维护管理制定实施细则。
二、加大对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监测评估关键技术研发
1、针对我国既有建筑及新建建筑存在外立面形式复杂多样、存量巨大、维护和保养难度大等特点,对建筑围护结构的安全健康监测和监管普遍存在“上不去、说不清、治不好”的难题,开发高效率、智能化、定量化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健康监测技术和装备;
2、针对既有建筑外围护结构全生命周期内安全健康体检、风险评估预警、防护与修复技术实施及防护与修复效果评价等,开发形成完整的技术体系,完善标准及相关机制,整合形成体检、监测、评估、预警、诊断修复及效果评价的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3、根据外围护结构所处的气候环境特点,开发有效的防护修复材料及工艺装备等;
4、针对外围护结构耐久性及防火要求,加大研发保温、防裂、阻燃、抗老化外墙材料,开发更有效、更安全、更耐久的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发标准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提高新建工程质量水平。
三、政府主管部门应组织技术示范及推广,建立城市建筑物围护结构安全健康数据库
1、针对新技术、新工艺等,在新建外围护结构工程中开展新材料新技术的试点示范,开展施工过程质量监管、工法检视和验收监测等高效快捷准确的监控技术手段的试点示范,从源头提升施工质量。
2、针对我国典型的气候区和典型的外围护结构类型,采用高效率的智能化新技术,有计划的开展既有建筑外墙的开裂、渗漏、脱落等系统质量无损健康监测和安全性评估的试点示范工作。
3、采用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技术手段,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全国性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安全健康情况普查和潜在风险排查、评估工作,建立相应的建筑物安全健康档案、数据库和大数据平台,为公共安全风险管控提供有效的数字化技术支撑。
四、建设相关配套机制
建议针对外围护结构全生命周期安全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意见或要求,建立健全建筑围护结构全生命周期的设计建造、运维管理、安全责任、资金及法制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及管理制度,明确建设、设计、施工、维护、监管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技术标准的支撑体系;引入金融保险和社会资本进行有效的经济保障,推动建立“产权和使用单位投保-保险公司承保-专业公司检测—政府平台监管”的联动机制,清晰各方权责,确保建筑物外围护结构安全管理有法有标准可依、责任清晰、有资金保障。
提案二:关于充分利用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成果
继2016年唐山地震40周年讲话后,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上,指出要大力提高我国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会议同时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努力把自然灾害风险和损失降至最低;会议针对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动建设九大重点工程,其中,第一项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是重中之重,也是基础性工程。当前,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结合相关普查工作,有以下建议:
1、建立长效机制,对普查成果数据库持续更新
这次大规模普查形成的重要成果-—数据库,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建议参照定期进行全国人口普查的办法,由国家相关部门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提供相应经费保障,定期对数据库进行更新或实时动态更新,以使其持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防灾减灾相关政策制定提供重要支撑。
2、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挖掘,充分发挥其价值
普查工作中,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和有关清查、排查等工作,是整个普查工作中数据量最大,工作量也最大的部分,也是既有数据基础比较薄弱的部分。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结果可形成既带有空间位置信息又带有防灾属性信息的全面、详实的全国数据库,意义重大。房屋建筑的相关数据库,和老百姓密切相关,关乎国计民生。建议普查工作完成后,由国家拨付专项经费,持续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挖掘,更有针对性的支撑当前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等各项工作,同时也为城乡建设行业发展、政策制定提供切实的支撑。
3、有针对性推进城市更新和建筑加固进程,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我国是地震频发、且内陆地震居多的国家,由于人口和社会财富分布相对集中于中东部,一旦遭受地震,后果十分严重。到目前为止,地震预测预报仍难以做到准确可靠,工程设防的基本烈度(或地震动参数)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导致中低烈度地区的地震安全风险明显偏高。我国近几十年的强烈地震,多数发生于中低烈度地区,比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经济损失。2015年,《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对全国的地震区划进行了提高性调整,浙江、江西、湖南等省的大部分区域,由非设防区域提升为6度及以上的设防地区。但是,该类地区建造于2016年以前的大量既有房屋建筑,未经设防,抗震防灾能力缺乏保障;上述地区也是我国人口分布高度集中、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旦地震,后果十分严重。同时,上述地区还是我国台风、暴雨、洪涝、冻雨等极端气象灾害频发地区,多灾种条件的综合灾害风险更不容乐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高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的体现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指导思想,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建议加速推进自然灾害风险高危地区的城市更新和建筑加固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全国灾害风险的量化评估、分级工作,为后期制定城市更新与建筑加固工程计划提供技术依据;二是考虑启动自然灾害风险高危地区的城市更新和建筑加固工作,切实提高城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城市安全韧性。
王美华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智能建造不仅带来了工程建造技术的变革创新,而且将从产品形态、建造方式、经营理念、市场形态以及行业管理等方面重塑建筑业。”王美华表示,“然而,当前,由于建造产品的唯一性、建造过程的不可重复性、建造环节的碎片性以及现场环境的复杂动态性,导致智能建造在落地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
点击展开
加强跨行业协作,推动智能建造高质量落地发展
王美华分析认为,智能建造难以有效落地,有各方面的原因:
行业间存在无形知识壁垒,跨行业融合难。
目前,智能建造领域以工程建设方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可把握需求,但无法突破多环节、多主体、多行业、多专业协同的困境;以信息技术方为主体的发展模式,可依托新理念新技术取得突破性成效,但无法有效把握需求。另外,装备制造等上下游行业既有知识技术体系互不相通,难以形成有效的合力。
成熟前端技术与平台缺乏,需求亟待满足。
虽然近年来BIM(建筑信息模型)、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但仍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设计平台、成熟的行业互联网平台以及智能生产和施工装备与平台。而且,装备制造业在智能装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领域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智能建造的需求。
核心复合型人才储备不足,培养体系欠缺。
目前,涉足智能建造领域的都是某一行业的专业型人才,真正能从智能建造核心要义出发,融合各行业知识体系并能牵头推进的领军人才少之又少。智能建造新生力量的培养,主要由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或主观判断决定,没有建成适合各方需求的有效培养体系。
管理体制结构变革不到位,发展存在阻力。
智能建造基于数据实现端对端、信息充分共享、管理平台化,打破了企业原有金字塔管理体制结构,变革阻力会导致资源投入不到位;管理方式因信息平台化而发生改变,个体和任务小团队的自管理、自决策机制会越来越普遍,但缺乏良好的组织管理方式及组织文化。
为推动智能建造全面发展,针对存在的问题,王美华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构建跨行业多方协作机制。
在顶层设计上,构建集设计、生产、物流、施工、信息、装备等多行业、多专业的联合攻关团队与协作机制;加大对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基础软硬件开发、智能系统和设备研制、项目应用示范等的支持力度;加强跨部门、跨层级统筹协调,推动解决智能建造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是加强技术与平台研发,明确智能建造的发展模式。
在前端基础技术关键环节,鼓励自主研发,突破产业技术瓶颈,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支撑智能建造的有效实施;明确分阶段发展模式,协同前后端软件与硬件共同发展,加强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和创新施工设备的深度融合,提供适用于建造过程特殊需求的一体化产品。
三是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打破行业间知识壁垒。
通过高等院校重塑专业体系,培养智能建造复合型人才,选拔兼顾工程建设和信息化技术双领域的专家型人才,按需进行智能建造知识的定向培训,补短板,突击培养成熟人才,助力智能制造落地。
四是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推动新领域高效快速发展。
采用政府鼓励引导的方式,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建造模式赋能龙头企业,鼓励建设主体开展智能建造创新示范试点,重点评估分析智能建造实施难点及项目效益;构建国际化创新合作机制,加强国际交流,推进开放合作,营造智能建造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高 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秘书长,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25%以上。出席今年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秘书长、中冶建筑研究总院副总工程师高峰针对当前工程建设行业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工程建设行业审计监督工作的建议。
点击展开
加强工程建设行业审计监督
高峰告诉记者,在工程建设行业,招标文件编制的内容套用严重、标的额和业绩要求不匹配。取消招标代理资质后,大型企业总部设立了代理公司,因编制问题吸收社会专业人员有难度,因此招标质量难以保障,投标单位相对于业主和代理公司处于不平等位置,对于违规的现象也不敢投诉。
高峰同时指出,虽然住建部出台了加强房建及市政工程招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但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围标、串标、明招暗定、低价中标等现象。
高峰说,招投标文件资料留痕环节不足,可追溯性较差。签证单、变更单内容含糊不清楚,存在虚假变更、增多减少、甚至只增不减等现象,工程结算依据不足。此外,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普遍较为粗放、缺少内部监管措施,监督管理职责不能充分发挥。存在违法转分包、违规挂靠、借用资质以及安全环保措施费未足额投入等现象。
高峰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依法忠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的要求,针对当前工程建设行业审计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建议从四方面加强审计工作。
一是加强对落实重大政策及中央政令的审计、提高工程建设行业审计人员水平。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跟踪审计是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促进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一项重要举措。针对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粗放、审计人员水平不高的问题,应加强业务培训,配备专业力量。建立健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
二是加强招投标环节审计监督作用。尽快完成《招标投标法》的修订工作,完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修订《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在电子招投标系统中加入围标、串标行为的类型认定,防止随意操纵招投标。成立国家以及各地方层面的单一的招投标监管机构,实现监管人员、监管标准以及监管信息共享渠道的统一。
三是加强全过程审计,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动态监测、精准审计。将审计工作覆盖到立项阶段、开工前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决算阶段。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建设过程中涉及资金结算以及涉嫌违法行为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精准分析,提升审计效率。围绕“超工期、超概算”等突出问题,建立相关职能部门审核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项目立项、概决算审核及财务管理中的责任。
四是建立招投标诚信惩戒制度,实现全国范围查处信息互联。建立全国范围的招投标违法行为信息共享平台,设立招投标负面清单,对于存在违法行为的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及投标人,以信用评级或信用打分的方式,增加其后续参与招投标成本。
转自:施工技术-公众号
转自:施工技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