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微信公众号调整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继续接收本公众号的内容,请将“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公众号设为星标,并多点文尾的“”和“赞”。 星标设置:进入公众号主页,点击右上角「. . .」,点击「设为星标」,公众号名旁就会出现黄色五角星(Android和 iOS 用户操作相同) 丁洁民 同济大学教授 、同济院总工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 英国皇家资深注册结构工程师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编委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复杂结构的研究与设计咨询工作,在超高层结构和大跨度钢结构等复杂结构方面取得许多研究成果,荣获住建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建筑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并参与编制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空间结构设计规程》(DG/TJ 08-52-2004)等国家和上海市的有关设计规程。 出版多本著作:《职业结构工程师业务指南》《大跨度建筑钢屋盖结构选型与设计》《上海中心大厦悬挂式幕墙结构设计》《黏滞阻尼技术工程设计与应用》《减隔震结构设计指南与工程应用》。已完成高层、超高层、大跨度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大型影剧院、高铁交通枢纽等百余项工程项目,荣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建筑工程一等奖、二等奖,设计银奖,全国优秀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设计一等奖、二等奖,英国结构工程师协会全球奖(Award for Education or Healthcare Structures),IABSE杰出结构奖(The Outstanding Structure Award),CTBUH世界最佳高层建筑奖(Best Tall Building Worldwide)等。 风雨十八载,眼前这位年富力强的同济人率领着同济设计走向了全国领先行列,由最初的200多人发展到如今拥有3000多人的大型设计咨询集团。他严谨、务实、睿智、博学,他就是丁洁民,现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今天,我们一同来分享一下丁大师的人生经历。 正是丁洁民在结构设计的道路上无怨无悔,对待结构专业有着高涨的热情,使得他完成了一个个优秀的作品。其中,上海中心大厦最具有代表性。上海中心大厦是上海地标式摩天大楼,建筑总高度632米,结构高度580米,首创采用双层玻璃幕墙,与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金茂大厦一起打造了陆家嘴美丽的城市天际线。 “再大的困难我们必须上”,这是丁洁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以上海中心大厦为契机,他带领团队完成了一系列的科研任务,相关分课题创纪录的达到58项,在超高层设计领域的创新和积极推动研究成果向生产实践的转化,让他多次荣获国家及省部级奖项。 现如今,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TJAD)拥有3000多名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其代表作品有上海中心、援非盟会议中心、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等。 身处同济大学校园内,朝气蓬勃的莘莘学子们在校园中穿梭,正是这样的氛围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丁大师。回望自己走过的路,丁大师是否也有一些话要与他们分享。 不畏失败、坚持不懈,这是一种隐忍和坚韧。丁洁民大师带领同济设计走过十八个春秋,作为结构工程师,丁洁民大师身体力行,在超高层和大跨度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创新型成果。结构设计道路是艰苦又漫长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推荐 阅读 “结构有约”第3期丨华森公司游健:传统设计和创新理念相互碰撞时的选择 “结构有约”第4期丨中国建研院赵彦革:谈谈新人薪酬体系和培养模式 “结构有约”第5期丨中建西北院车顺利:应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气魄 “结构有约”第6期丨南京大学设计院冷斌:高校设计院的工资体系和培养模式 “结构有约”第7期丨gad杭州吴映栋:争做管理与技术的综合型人才
1)文中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侵权或原版权所有者不同意转载,请及时,以便立即删除。
课程
↓↓↓点击“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结构·”,
你我吗?
“结构有约”栏目开播!首期嘉宾同济院张峥:关于职业道路上的那些事儿
“结构有约”第2期丨悉地国际高颖:我就是在一次次的批评中成长的
建筑结构|大师访谈录:丁洁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钢构人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搜索工程类文章,就用钢构人网站。 https://www.ganggouren.com/2021/11/4b94d593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