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A 工地现场质量问题
近些年来,结构的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经常可以看到有业主拉横幅维权,比较出名的类似义乌的西江雅苑项目,混凝土一扣就掉。
问题一:一扣就掉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大约是C03?错把C30看成C03。
我所诧异的不是质量为啥这么差,而是这些房子都属于千万豪宅。我是这么算账的,18线县城房子单价4000都可以,上述贵盘应该卖到了40000每平,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二:为啥还要扣这个土建的费用呢?
跑题了,先简单看看工地现场的一些“小”的施工瑕疵,方便各位设计师去现场对比观摩。
混凝土柱钢筋,我们的常规思维应该是这样的:
实际变成这样了:
这是为什么呢?
我曾今以为楼板钢筋应该是这样的:
现实告诉我居然是这样的:
这个时候不要和我谈力学了,谈拉压弯剪扭。根据老夫三十年的从业经验:
情况不清,多加钢筋!!!
浇筑完的混凝土柱应该是这样的:
而现实是这样的:
梁柱节点处钢筋应该是这样的:
而实际可能是这样的,柱钢筋全部被截断:
浇筑完的混凝土梁应该是这样的:
而实际可能是这样的,:仿佛经历了岁月及战火的洗礼。满目疮痍,饱经沧桑。
我一直以为构造柱、过梁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而他却是这个样子:
工地现场其实就是一个大学堂,能够学习的东西很多,以上列举的内容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诸如: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桩基工程等等一些列的问题。
存在以上问题,施工方是有不可推卸责任的,但是现在项目的高周转,工期压迫也是催化剂之一。
聊完工程质量问题,我们再聊聊本人疑惑已久的问题:建安成本。
以上截图摘自百度文库,仅供参考,对于2000左右的建安成本来说,一线城市动辄十万到二十万的房价,建安成本根本不算什么。那为什么在设计院永远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是结构优化设计。结构的土建成本占总建安成本的比例其实不算高,那为什么大家总是追求着结构的优化,对建筑或者别的专业优化却相对较少。
个人疑惑的是,买得起二十万豪宅的业主,就不怕房子垮掉吗?欢迎大家来答疑。
PART B 结构限额那点事
现在设计院的结构设计人员,对结构优化设计再熟悉不过了,特别是开发商类项目,基本每个项目都需要经历被砍一刀,或者多刀的局面。从基础到上部结构层层优化,尽量做到紧贴规范,能少一根钢筋是一根钢筋。
在高周转设计出图的前提条件下,设计周期严重不足,建筑拼命的改,结构还要应付优化,只能说:
依稀记得在某某设计院的老板对着员工说:你们太慢了。XXX设计院的结构设计师在建筑还是方案效果图的时候桩基图已落位,现场就可以打桩了。那么问题来了:
问题三:作为一个成熟的结构设计师,你出图可以多快,建筑不改的情况一下,一栋7度区20层的住宅全套施工图需要多久?
言归正传,现在的开发商利润率其实非常低,大家都是出于能省一点就省一点的节奏,对于地产人员来说他们是有他们自己的把控准则的,例如XX地产的结构限额表如下:
上部结构限额指标
其实上表仅仅是基础数据,他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其实调整的内容也非常的多,下面就简单罗列一下:
1、风荷载影响(ABCD类);
2、场地类别的影响;
3、层高的影响;
4、是否有夹层?
5、是否有装配式?
6、是否为全砼外墙?
7、是否超限?
8、基础为桩基还是天然地基?
……….
总体来说还是很复杂的一项工程,不过小编已经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通过简单的excel小程序,一键得出不同种类的限额指标。
说完地上再说说地库,地库通常面积极大,用钢量也高,是兵家必争之地。话不多说直接上图:
地库结构限额指标
同样,上表也仅仅是基础数据,根据不同地库也需要进行不同的修正,例如:
1、基础为桩基还是天然地基?
2、地库的高度?
3、人防的等级?
4、覆土的厚度?
以上数据均针对标准化住宅,对于非标的项目其实是无法统计的。
PART C 我们设计的结构还有多少余量
最后一个问题,通常正常设计的安全余量是x,那么经过partA和partB的洗礼,最后的安全余量是y。那么问题来了:y=?*x?
我们非解构一直关注建筑艺术与结构技术的有机融合。我们在做好设计的同时,一直关注数字化、智能化等前沿技术在建筑设计行业中的运用,这些年一直在坚持探索和实践。
非常欢迎优秀的你来加入我们,一起来跨界,做一名推动行业发展的斜杠青年。
这几年,对参数化设计感兴趣的朋友越来越多,我们的参数化设计交流群也已经发展到了5群,欢迎更多的朋友加入,相互交流学习。
添加我们“转自:非解构-公众号”微信,
加入参数化设计交流群。
不了解我们的可以来补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