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中建三局二公司工业公司
作者:阳优 谢希翔 李岩
“经现场检查,满足吊装要求。”
“开始起吊!”
3月20日10点
公司参建的深圳在建第一高楼
高度388米的
城脉金融中心大厦项目
一根长16.5米、高1.1米
重12.8吨的钢梁精准就位
标志着项目圆满完成
49层外框架钢结构施工任务
如期完成业主下达的节点目标
为表彰项目团队
不畏艰难、奋勇争先的优良作风
业主一次性奖励200000元
今天,让我们一起探秘
项目何以获得业主的嘉奖~
1
紧盯“专+精”,释放技术引领原动力
该项目为典型的超高层异形结构,外立面呈倾斜设计,外框巨柱呈一种先外倾后内缩的流线变化趋势。直插云霄的8根巨型“擎天柱”高13.5米、宽3.2米,近13米的周长需6个成年人才能合围。面对如此复杂的框架形式,设计采用巨型钢骨柱+桁架体系作为主要支撑结构。施工前,项目通过软件模拟巨柱斜率、截面变化,深化设计优化梁、柱复杂节点,提前确定施工工序。
项目技术总监谢希翔介绍,为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项目通过现代化施工模拟软件模拟施工全过程,强化风险控制,不断完善施工流程。
巨柱作为主要的竖向承重构件,对变形数值的要求非常严格,设计需控制在3毫米以内。项目采用每节之间左右对称全焊接连接的方式,过程中采用全站仪全程监测,随时记录巨柱的变形数据。经相关部门探伤检测,焊接质量合格率达到100%。
2
强化“细+实”,增强生产调度前瞻性
“去年,项目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3月1日便实现复工复产。今年春节期间,项目全体管理人员坚守岗位,全面吹响冲锋号角,掀起抢工大干热潮。”钢结构项目经理徐少清表示。
为如期完成节点目标,项目施工时穿插作业,针对大型钢结构吊装等工序,提前与各专业施工单位反复斟酌,优化施工工序,进一步缩短工期。项目还应用BIM搭建集成各项技术的智慧平台,实时共享平台信息,实现了智慧化管理,将现场实物形象化地在平台实时显示,确保实施方案精准无误。
同时,项目安排驻厂工程师实时对接,根据当天、当周的构件需求提前配套制作,确保了钢构件安装进度。项目建造总监杨凡凡介绍,为确保现场构件全部满足生产要求,项目强化节点意识,提前4个月设计、3个月深化、2个月提料、1个月加工制作。
3
立足“严+检”,筑牢质量管控精细化
作为388米级的超高层,钢结构吊装、焊接工作量巨大,任何一点小瑕疵,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安装精度、质量和安全。因此,项目质量部经理程鹏便像医生一样时刻为工程质量“问诊把脉”。他说,“钢结构是项目主体结构,必须严守质量底线。”
项目一方面在质量管理上狠下功夫,采取“质量月度分析及预警”的形式,强化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每天对现场进行“拉网式”质量巡检;另一方面通过QC活动找出影响施工质量的“症结”,采取有效措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