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陕建九建集团
日前,陕建九建集团承建的九寨沟景区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加快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步伐,作为国内首次大规模应用的钢结构开花柱,造型效果初显。
作为九寨沟灾后重建的最大单体建筑,该项目在前期设计中充分立足自身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开创性的大规模采用钢木混合结构与非线性构造,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取意人文的山水胜景。
强烈的流动性与动态感表现在大量自由曲线、抛物线、双曲线、螺旋曲线的灵活运用中更是令人叹为观止。
项目钢结构开花柱的应用代表——游客集散中心,便是采用的非常规梁柱支撑体系,结构本身即为建筑造型的一部分。
作为工程结构受力构件与装饰构件的36根开花柱,从竖向6个方向与水平方向梁在空间形成正六边形结构体系,方向性强、安装难度大。
特别是受体量大、吨位重影响,钢结构开花柱与梁的焊接连接更是项目钢结构施工的一大难点。
为确保这项“全国首次”的安装工作圆满完成,九建集团管理团队第一时间组建专题小组,认真细致编制钢结构开花柱施工专项方案,预先清除道路运输障碍,合理布设场内吊装线路,优化吊装方案以及吊装机械选型等。
构件加工期间,更是充分发挥企业资源统筹优势,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构件加工厂保持密切沟通,通过模型不断深化钢结构的二次设计。
并根据分段加工节点详图,将腹板、翼板弧形曲线、曲率用相关数值表达,准确计算下料长度,保证开花柱的加工、焊接和安装准确。
构件外观焊缝必须使用埋弧焊盖面,而弧形和异型构件无法使用常规埋弧焊设备完成盖面。
因此不得不反复与加工厂沟通,对现有十字悬臂埋弧焊设备和半自动埋弧焊设备进行改造,并搭设构件焊接专用胎架,满足异型和弧形构件的焊接。
现场组装时,工人们需加设固定措施件,为了保证构件制作精度,这项任务需要纯人工来操作配合。
同时,开花柱内部复杂,存在部分隐蔽焊缝,需进行二次装配和焊接,零件板与圆管柱相贯处成“V”字形夹角,且零件板较厚,导致焊接作业必须全部使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组装一根开花柱所花时间更是达到了普通钢柱的3-4倍。
为控制精度,加工成型的标准开花梁分段控制到了总长近三分之一,加上每根开花柱花瓣接出来的钢梁需要使用吊车吊在空中悬停,现场不得不将三维坐标测量准确后再对连接处进行焊接,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保证安装精度的同时,却也大大提高了工作量与施工成本。
根据现场数据,安装一根钢柱需要测量12个三维坐标,且所有坐标均需满足设计模型要求,为此项目部安装期间仅测量人员便累计投入8人,三维测量仪器累计投入5台,属同体量钢结构工程中测量人员及仪器投入之最。
在项目上下真拼实创的拼搏下,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的全力支持配合下,国内首开先河、首次大规模应用的钢结构开花柱施工在九寨沟沟口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项目圆满完成,突出视觉观感效果更是备受赞誉。
项目名片
九寨沟景区立体式游客服务设施建设项目位于四川九寨沟县漳扎镇九寨沟景区沟口,包括新建游客服务设施建筑面积26600平方米,新建景观及游人广场3.97万平方米等建设内容以及附属配套设施建设,合同总造价约为3.62亿元。
项目立意与九寨沟自然山水形态呼应,建筑内外充分体现藏文化内涵,造型舒展流畅,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是富有深厚文化底蕴、集各项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建筑”,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提升景区沟口的交通功能和服务功能。
(如有侵权,请您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