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典型85后结构工程师的独白。
我80年代末出生在东北一座八线城市的小山村。从小乡亲夸、老师夸、家长夸。我存在的意义似乎就是为了赢得人们的夸奖,那时我喜欢“乖孩子”、“好学生”这样的标签。
2004年我考入了全国排名TOP10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这是我梦的开始。
没错,是噩梦。
我仍然努力保持着自己“好学生”的形象。心理隐隐鄙视那些成天参加各种社团、天天踢球、动不动就出去聚会喝酒的人。
但期末考试时,我发现那些并不是那么乖巧,甚至是有些乖张的同学要么开会发言出口成章、要么策划晚会节目手到擒来、亦或成为校棒球队主力。但关键的关键是他们成绩都比我好。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智力上人和人是有差距的。
智力上的差距,并没有让我变得更加勤奋。我选择了堕落。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上的吃力,让我有些气馁。另一方面因为偏远地区的非重点中学主要以严格的管理和超常的学习时间堆积出好的高考成绩。到了大学没有人监督、没有人督促,再面对各式各样的诱惑,我沦陷了。大二下学期开始沉迷于电子竞技游戏,本来堪忧的成绩,一落千丈,直逼垫底。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我与优秀的人不仅智力上有差距,意志力也是薄弱的。
大三开始有所醒悟,奋起直追。最终GPA排名虽有所提升,但仍然平平。此时我本可以通过考研,去尝试全国排名TOP1学校的研究生。一方面在这四年自信心受打击较大,另一方面自己厌恶风险的性格,导致我选择了保送到全国排名TOP15的学校读研。我就这样又一次走向了下坡路。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自己智力平平,意志力薄弱,而且这么不敢面对挑战,这么厌恶风险,这么Follow Your Heart(怂)。
就这样来到TOP15学校读研。面试时还遭到过办公室人员的嘲笑:呦,你xx大学的本科,怎么到这儿读研啊?我只面带微笑表示呵呵,自尊心虽然受到那么一丝伤害,想着甩手就走。但我那颗怂怂的心,在此时又一次选择了顺流而下。我缺乏破釜沉舟的勇气和骨气。
开学之后,倒是顺利了很多。虽然不怎么努力,但成绩一直能够保持TOP10。而且因为是TOP10学校来的,有些人还会高看你一眼。当然只有你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这样3年时间一晃就过,最终除了学习成绩看起来不错以外,可以一句话概括这三年的成果:我满足研究生毕业要求。
而此时,优秀的人在做什么?在给老师干活兼职赚外快,在各种企业实习寻找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在实验室没日没夜的做实验发paper,在倒买倒卖做生意。
我再一次选择了平庸。
这是我“第一次发现”(哦,SORRY,是时至今日才发现)我不仅智力平平,意志力薄弱,没有骨气而且没有眼界。
2011年毕业,我“顺利地”滑入了号称全国TOP5的设计院,成为了一名所谓的结构工程师。这里为什么叫“滑入”呢?因为我根本就没有职业规划,这个行业上中下游到底有哪些企业?都是做什么的?有什么区别?行业未来发展怎样?我几乎是没有了解的。只是听前辈们说,设计院很好,人际关系简单、解决户口,只要肯吃苦多画图收入也不错,而且是大国企,稳定。一度还以自己有北京户口,在XX设计院工作而感觉屌屌的。
当然从客观讲,我进入设计院的另一个原因,也有自身从小到大、长久以来形成的性格因素有关。除了毕业时没努力去寻找像房地产或其他发展更好更快的工作以外,确实自己的履历(除了学习成绩,没有其他任何可说的经历)和表现出的气质(气场、沟通能力、协调能力、面试技巧等等都是空白),也没有获得太多其他的机会。当时金地北京公司发了offer,但被我因不提供北京户口为由拒绝。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除了专业知识以外,我并没有对在未来工作中可能会运用到的能力,进行思考,更不用说去刻意的练习和准备了。没错,我并没有职业规划。
就这样,我再一次选择了随波逐流。
进入设计院,走上社会了。这回我该对未来、对职业生涯有一定的思考了吧。事实上,并没有。我当时觉得自己挺牛。央企、北京户口、名校毕业,这样的光环时刻在脑海中浮现。心想,只要努力工作,在北京有车有房再娶个媳妇,每年国内国外旅旅游的生活应该很快就能实现了吧。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小日不就过起来了吗?
所以我只是把每个安排下来的任务做好,做到让领导满意。设计院的氛围又异常的和谐。部门好久没有新进年轻人了,大家对我也很照顾。“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也都亲如一家人。经常聊呦,谁家孩子小升初了,谁家孩子考大学了,谁家孩子又获什么奖了。大家都很喜欢我,常说xx不愧是名校研究生,上手就是快,xx东西一教就会。弄得我很是得意。现在回过头来想,那些东西其实叫一个专科生过来,教一教也很快能做出来。
我如井底里温水中的青蛙,就这样安逸的躺着……
第一年结束,算了算月薪到手平均3500块。心里有些不舒服,找领导表决心,表示我愿意干更多的工作,希望可以把收入提上来。领导安慰,结构设计是一个越老越值钱的工种,现在你是学习阶段,不能着急赚钱的事,等你学成有本事了,钱就会反过来找你。
我将信将疑。
当时也问过去地产的同学,到手都在7、8千快。心里暗自不爽,也去试图了解地产都在干啥。一打听说大部分都在现场盯工地。心想,堂堂研究生毕业,竟然去盯工地?专业知识不都白学了?拥有技术才是真本领。遂,对地产的了解也就止步于此。
什么?你们问现在那些盯工地的同学在干什么?没错,他们现在都是项目总了。管着几十亿的盘子。年薪近百万。
转眼两三年过去,除了多画了不少图以外,似乎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长进。到手的收入一个月大概6000左右。听说大家都开始考什么注册工程师证了。但看了看周边除了老同志以外,比我大些的同志,都没有证。而且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看大家这么热烈,我说我也试试吧,于是胡乱买了一些参考书,开始“看书”了。可能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都算是夸我了。根本没有付出时间和努力。也没有去研究成功者的案例。毫无章法。每一个同事都说,没问题,你这名校研究生毕业,保准儿一考就过。
就这样又三年,除了开始能够独立完成一些项目了,但说到结构概念有多强,理论有多扎实,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当然,因为开始独立完成项目,确实更加忙了,也更有理由不去复习注册考试。
然而就在这三年间,虽然没有刻意去关注,但是总能听说谁谁考过了注册考试,跳槽到地产了。打听了打听在干啥,听说是在做设计管理,一年到手能20多万。有一些评了高工再出去的说一年到手4、50万。我到手大概14万。当时不懂设计管理是啥,因为国企大院主要的项目还是以公共建筑为主,很少与开发商打交道。当我把这些道听途书的信息当闲嗑儿跟老同志们讲的时候,他们总说,去地产赚的是多,但风险很大,说不定哪天就被裁员了。没工作了。吓得我一愣一愣的。
当然那些人至今确实换了好几份工作,只是从设计经理变成了设计总监。
这一次让我明白,我不仅智力平平,意志力薄弱,没有骨气、没有眼界而且惧怕风险,不懂得风险与收益并存的道理。
直到工作了六七年我才恍然大悟,再不通过考试感觉结构工程师这条路也要走不通了。于是去研究成功者的方式方法,并下定了决心,付出了无数个日日夜夜,终于通过了注册考试。
现在工作快10年了,我在努力成为一名结构专业负责人。
这就是我所走过的10年。
回过头来想想。才明白:
结构专业是一个成长和发展比较慢的专业。通常来讲在国企大院从研究生毕业到成为结构专业负责人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而且只有表现得非常优秀的人才有这样的机会。
一方面是因为结构专业知识,需要学习的东西确实很多。但另一方面也与提供的机会不够、挑战不足有关。
即使你有注册证书,项目基本是独立进行的设计,但因为一直没有办法盖章,自身责任感会降低。而且在与甲方、施工单位或者是专业间重要的沟通场合,都由盖章的专业负责人去完成。久而久之,因为缺乏挑战,总有人给你挡在前面,慢慢的变得更加不敢担责,没有了锐气与冲劲儿。
当然,即使当了专业负责人又能怎样呢?在现在这个行情下,能保证到手20多万已经不错。此时五环外房价已经5万+。
以下论述只针对国企大院结构专业。
设计院设计师缺乏危机意识。这个有群体特征原因,也有历史原因。
所谓群体原因:
设计院简单来讲是一群由追求稳定、安逸,小富即安的人组成的群体。除了热爱设计、有理想的设计师以外,有野心有大抱负的人基本都已经离开了设计院。从而导致设计院成为一种剩者为王,矬子里拔大个的地方。
所谓历史原因:
老一辈设计师(约1975年以前出生的)基本都赶上了福利分房,其中稍早一些的人甚至还享受过公费医疗,这些人现在基本是设计院的中高层。整个人生基本没有感受过太多来自房子、医疗以及子女上学方面的压力。
较老一辈设计师或者叫青年设计师(1975-80年代初),虽然没有赶上福利分房,但赶上了国家建设的黄金时期,尤其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四万亿,当时设计行业薪资在各行业中属于中偏上水平。这些人在成家立业30岁左右的年纪,有了一定的积蓄,而且房价还没有疯狂到现在的程度(从当时的房价收入比看相对而言)。因此对于小富即安的人来说,过上有车有房房贷不多的普通人的小日子还是不难的。而这一批人现在基本是设计院的中层。
较为悲壮的是下面这群人。从出生年代讲,大概是85后。这些人基本是硕士毕业,职业生涯大概始于2010之后,怀着对设计行业理想的热爱、稳定性的窃喜、高收入的向往,一群乖孩子、好学生、傻白甜就这样来到了设计院。
此时四万亿的余温基本已过,即使努力工作,工资到手不过四五千块钱,省吃俭用三四年,终于攒下了10来万块钱。开始谈婚论嫁,但丈母娘说必须得在北京买房才把姑娘嫁给你。这时你赶忙到处看房,那时还不太懂用什么app找房。都是腿儿着。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五环外的房子单价也已经3w+。掏空了爷爷奶奶父母的腰包,舔着脸借遍了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凑了60w首付,贷款140w买了一套60平米的一居室。月供7000,还款期30年……
没错,这群悲壮的人中有我,也有你。
而此时互联网行业进入爆发期,除了自称年薪百万的金融民工外,码农这个词也传遍了大江南北。一度炒高了北京西北区域的房价。
同样的年纪,不同的行业或不同的工作类型,不同的人生轨迹。10年的时间足以改变两个曾经相似的小伙伴。一个走上人生巅峰,一个走向万劫不复的地狱。
来源:公众号“结构漫谭” 作者:structure(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