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1909年建成通车,是万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素有“天下黄河第一桥”的美誉。中山桥桥长234米,宽7.5米,共有4墩5跨,是典型的钢结构桥梁,桥身采用简支铆接钢桁梁结构,上方置弧形钢架拱梁。2006年,这座百年老桥被国家文物局命名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钢结构博物馆馆藏中山桥主题明信片(2种)
在钢结构博物馆,收藏着两种“中山桥”主题的明信片。一种2002年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编号2002(2800)-0096,正面为中山桥特写,背面印刷60分相同主题邮票,加盖“兰州《中山桥》普通邮资片首发纪念”戳和实寄邮戳;另一种正面为包含中山桥的兰州市景,粘贴120分“黄河·九曲过城”邮票并加盖邮戳。今天,就让我们从这两张明信片开始,探究这座著名钢桥背后的故事。
一桥飞架南北
黄河铁桥的建设历史
兰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然而由于黄河阻隔,内外交通十分不便。在黄河上架设一座固定的桥梁,是兰州人民长久以来的夙愿。
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起,当地政府开始着手在黄河上搭建浮桥,并命名为“镇远桥”。该桥先后辗转三处,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移至现在中山桥所在的位置——白塔山下。当年的黄河浮桥是用24只大船横排于黄河之上,船与船之间相距5米,以长木连接,铺以板,围以栏;南北两岸竖铁柱4根,大木柱45根,通过两根各长50米的粗铁绳将船固定在河面上。冬季黄河结冰则拆除,春季冰融则重搭浮桥。“伫看三月桃花冰,冰泮河桥柳色青”的诗句,就是当时浮桥的写照;兰州古代八景之一的“降龙锁蛟”,也是指这种景色。
陕甘总督升允(前排着官服者)与建桥人员
黄河浮桥固然起到了“控扼要冲,道通西域”的作用,但是冬拆春建成为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同时也因浮桥不时为黄河汛期洪水冲断,交通问题仍未彻底解决。清光绪年间,总督陕甘的左宗棠曾想兴建黄河铁桥,但最终由于外国公司要价过高、资金匮乏而作罢。1906年,时任陕甘总督升允、兰州道道尹彭英甲借着大兴洋务的东风,巧遇德国泰来洋行经理喀佑斯,提出的报价是左宗棠时的三分之一。是年5月,建桥方案获清廷批准。至10月合同签订,双方约定由德国泰来洋行承建兰州黄河铁桥,工期18个月,总报价白银16.5万两,分4期支付;所用钢材、水泥、板材等均在德国采购;铁桥样式、结构、荷载等均按外国优等章程修建,桥梁保固期80年。
修建黄河铁桥的合同
在长达一年的建材运输和反复的交涉沟通之后,铁桥于1908年春季正式开工。当时承建单位在黄河南岸设置锅炉房,在镇远浮桥两侧架设牵引工程船的钢索,浮桥成为工程运料和工匠劳作的通道。桥墩施工按照河南侧墩、北侧墩和中间两墩的顺序进行,上部钢桁架构依次由南向北安装在桥墩上,桥面中间为车道,两侧为人行道,两边围以钢管护栏。建桥过程中也曾发生承建商临时更换工程师为美国人满宝本等事件,所幸并未造成消极影响。
铁桥施工现场
1909年8月19日,铁桥正式建成通车。铁桥南北各建三开间牌厦一座,前后共悬挂四块名人匾额:由升允题写的“第一桥”匾两块,分置南北桥头;另有“九曲安澜”、“三边利济”匾各一块,楹联分别为“曾经沧海千层浪,又上黄河第一桥”和“天险化康衢直入海市楼中现不住法,河蠕开画本安得云梯天外作如是观”。由于运输成本高昂,铁桥建设实际耗银30.66万两,超出原计划将近一倍,但是这一造价仍被后来曾任民国政府交通总长的叶恭绰评价为“最节俭的工程”。
铁桥南北两侧的牌厦图
坐看沧桑巨变
百年风雨百年桥
百年中山桥见证了近现代中国的重大历史变迁。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各省纷纷独立,唯独地处西北边陲的甘肃省仍效忠昏庸腐败的清王朝。作为建桥功臣的彭英甲,起初试图与末任陕甘总督长庚一起挽回局面,终因历史大势不可阻挡,甘肃亦于清帝逊位3天后通电拥护共和。彭英甲于1912年自兰州返回北京,从此不知所踪。
民国时期,黄河铁桥为方便兰州城乡人民和市政建设,连接青海、新疆、宁夏的交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大量商品物资经由大桥运往全国各地。
1920年代的黄河铁桥
抗日战争爆发后,兰州既是我国抗战的大后方和国际援华物资的中转站,也是中国空军的训练中心之一,因此遭到日军的疯狂轰炸,中山桥也是轰炸的重要目标。在1939年2月的兰州空战中,中国空军创造了击毙敌寇飞行员63名、击落敌机15架、我方人机均无损失的辉煌战果,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与此同时,通过这座铁桥,驼队和汽车将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抗战前线,为战争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民国时期,运送物资的驼队穿过铁桥
1949年8月26日,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兰州的战役中,由于两辆装载弹药的国民党汽车在桥上爆炸,中山桥受到损伤。经过十天十夜的抢修,9月6日,中山桥重新通车,人民解放军由此打开了进军河西、新疆的大门,加速了西北全境的解放。
问名哪得中山
关于更名时间的争议
1929年6月1日,国民政府在南京为孙中山先生举行葬礼,是为“奉安大典”。在此前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修改地名以纪念中山先生的活动。在兰州,当时控制甘肃的冯玉祥国民军也顺应这个潮流,修改兰州地名纪念孙中山先生,包括中山桥、中山路、中山林、中山纪念堂等。
甘肃省档案馆收藏的相关照片
关于兰州黄河铁桥究竟是何时改名为兰州中山桥的,有人认为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初的抗战战火中,常见的一种说法是1942年。但是,也有人认为其更名是在1928年之前。从甘肃省档案馆收藏的一幅名为“兰州饥民在中山桥乞食状况”的珍贵照片中,可以看到桥前牌厦所悬挂的长方形匾额上,除“中山桥”三个魏体榜书外,尚有两款繁体行书“中华民国十七年五月”、“清苑刘郁芬”和后缀名章。据此推断,桥名应为时任甘肃省主席的刘郁芬所题,该桥至少在1928年已更名为中山桥。至于确切的改名时间,仍需进一步挖掘相关史料方可定论。
焉能坚固如磐
中山桥的维护和修缮
百年以来,中山桥历经洪水冲刷、风雨侵蚀、车船碰撞和两次大规模战争的洗礼,虽饱经风霜,仍巍然耸立,承担着通达黄河两岸的重任。该桥之所以能历时百年而雄姿依旧,与德国工程质量和信守合同信誉有关,更离不开兰州人民对铁桥一以贯之的珍爱与保护。
1909年铁桥通行之后,为切实保护铁桥,当地政府专门颁布了管理铁桥暨岁修铁桥法程以及巡兵站岗、车马行人来往条规。管理暨岁修法程共10条,详细规定了铁桥平时的养护、维修规则和具体方法。1910年,针对有人在铁桥上驰骋车马的现象,又专门发布了一道禁令。
1909年即将完工的兰州黄河铁桥
从1931年至今,中山桥已先后进行过18次维修。1949年之前的各次维修或抢修,大多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修补,并没有从根本上将原定通行马车的荷载提高到通行汽车的等级。新中国成立后,中山桥又先后经历了五次加固维修。尤其是1954年的维修加固,采用苏联专家意见,在对铁桥进行全面维修加固的基础上,又在原平行弦杆上端增置了五座弧形钢架拱梁,将原有的木板桥面全部换成了铁板桥面,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山桥模样。
1981年中山桥
1989年,一艘自重260吨的供水船失控撞上桥墩,使中山桥遭受重创,兰州市当即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抢修,终使铁桥转危为安。也就是在这一年,德国有关方面致函兰州市政府,在询问铁桥状况的同时,申明合同到期。2004年,中山桥正式改为步行桥,结束近百年的通车历史。
今日中山桥
为满足通航净空要求,2011年,中山桥迎来了迄今为止的最后一次大修。这次修固提高了大桥的抗震、抗洪能力,加固了桥墩,桥面整体抬高了1.2米。工程完工后,这座百年老桥又能够可靠使用50年。
2011年大修时的三维动力计算模型
时至今天,兰州市区已架起10多座造型美观、工艺先进的桥梁,这座古老的黄河铁桥已不再是沟通黄河南北的唯一通道了。尽管如此,人们依然对它敬仰有加。“举头迎白塔,缓步过黄河。对岸两山峙,中流意兴多。”这座百年铁桥就像是一部史诗,镌刻着黄河子民生生不息的沧桑岁月,诉说着兰州城市古往今来的历史变迁。
参考文献:
[1]杨重琦.余贤杰.关振兴.百年中山桥[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2]孙海峰.百年中山桥:一座桥与一个城市的记忆[J].中国减灾,2011(14):38-41.
[3]华红安.天下黄河第一桥[J].水利天地,2007(08):25.
[4]李函梦.兰州“中山林”“中山桥”命名溯源[J].档案,2016(03):34-36.
[5]陈乐道.“中山桥”名始于何时[J].档案,2002(05):29.
[6]涂金平,赵井卫,翟辉.兰州中山桥维修加固总体设计[J].公路,2016,61(08):112-115.
(文中配图来自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来源:钢结构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