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外滩TheBund」(ID:the-bund),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
有艺术厅、图书馆
这可能是中国最有文化的猪圈
站在华腾猪舍大门,许多人第一眼看见一只长着翅膀,作势要飞起的猪,都会发出惊叹:“猪还能飞上天!”
因为住宿条件好,它们周围不光有竹林、喷泉,还有一座350平的田中央图书馆,比拟私家别院。
华腾猪舍突破一般人印象里对猪圈脏乱差的印象,在李以靠的手里,它变得文艺又质朴,好看得成了爆火的打卡地。
“房子其实盖得很低调,一点也不网红,因为跟乡村结合的非常好,反而变得很舒服”李以靠说。
许多人前去打卡的网友也评价,“房子真美,不光猪想住,连人都想搬进去住。”
01
有猪圈,也有“艺术展厅”
位于桐乡洲泉镇的华腾猪舍,距离上海自驾不过2个小时。除了猪圈,还有猪舍里展厅、烤肉店、图书馆等等,总占地几百亩。
前去的游客从吃到玩,再到打卡拍照,可以呆上一整天。
从猪舍里农场入口进去,要经过一条风雨长廊,与廊道水渠相隔的便是猪舍里展厅,用来展示、销售猪肉制品。
展厅外墙用的是红砖,屋顶则是油毛毡,因为地处乡下,材料基本都是就地取材。
“在做猪圈立面改造时,我用的也是红砖,木头则是旧市场回收的老木头,1平米只要50、60块钱,物美价廉。”
猪舍的展厅外立面使用通透的落地玻璃,自然光源从四周撒入屋内。
屋顶上方,还特意设计了三个耸立的“塔”,用来通风和采光。
作为支撑,屋顶有一个“十字”龙骨,原本是工人的设计失误,但没想到光透下来,屋内意外有了一丝教堂的神圣感。
展厅内有放映室,透明橱窗将销售区一分为二,一边购物一边能看见猪肉制作全过程。
如果空间里的展示的不是猪肉,说是艺术馆也不为过。
置身展厅,你还能听到屋外有“哗哗”的水流声,那是展厅与与风雨廊之间形成的一处水景。
水渠中,4个单价只要100块的水缸相互排列,水流从墙面的水渠留下,和周遭绿植融合在一起,颇具中国传统文化韵味。
你绝对想不到,这里流淌着的不是一般的水,而是引入猪尿液循环净化而成,不仅没异味,同时渗入地下,灌溉周边的植物。
出了猪展厅,前方不远还有猪舍里烤肉店。因为周围仓苍树和绿植环绕,显得十分幽静。
建筑同样美得很素雅,很质朴,它的下半部分是四面通透的玻璃,上半部分由枕木拼接而成,像一个倒扣的灰色盒子悬浮在低空中。
店内屋顶内顶开了四个天窗,室内的自然光因此变得很柔和、均匀。
前来的游客可以一边舒心享受阳光,一边烧烤、品尝来自猪场新鲜的猪肉。
02
这是中国最有文化的猪舍
李以靠设计过很多教堂,但由于教堂多是教友捐赠,成本有限,如何使用低廉的造价实现最佳的空间效果成了他擅长的事。
在猪舍附近建一所图书馆,算是其中最奢侈的一项项目,许多人也开玩笑说:“这是中国最有文化的猪圈”。
图书馆当然不是给猪看,而是服务于前来的游客。
置身于荞麦田中央的图书馆,长约40米的,“一”字形,暗暗的木板表面,远处看,倒像一座质朴的谷仓 。
“我是故意把建筑做得‘难看’一点,像干瘪、黑乎乎“烤地瓜”,不是那种一看就讨人喜爱的,但一拨开,必带着惊喜。”
李以靠认为在乡野间做一间图书馆,最重要的是关心使用者,室内的材料要舒适、亲近人,外部则要抵御自然侵蚀,相对粗糙一点。
图书馆的灵感来自李以靠的童年。“我在乡下读的小学,喜欢坐在教室窗户边,转头能看见窗外的田野,发个呆,春天是绿油油稻田,秋天则是金黄色稻谷。”
通往田中央图书馆经过一条竹廊,过道上铺着鹅卵石,游客和庄园田间劳作的工人都可以坐着歇歇脚,喝口水。
走进图书馆,整个空间更像是教堂和图书馆的结合体,拱顶的屋顶和一端的小窗,有点夹带着教堂设计的“私货”。
图书馆内,也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人,书架在最合适的位置,大人和孩子都能轻松拿到想要看的书。
人们坐在落地的玻璃窗前看书,可以望望田野,看看书,看累了,就发会呆,困了可以躺在懒人沙发睡一会。
03
“做建筑需要谦卑“
虽然平常设计最多的是教堂,但李以靠并非外人想的那样严肃,日常里,他戴着一个圆眼镜,说话慢又总是笑盈盈的。
出生浙江的他,在2003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去了马达思班和美国NBBJ建筑事务所工作,5年后,便在上海创办了以靠建筑设计事务所。
谈及为什么要放弃体面工作自己创业,他则将自己比作一台电脑,“有时候就得重新安装系统。”
不爱守着规矩活的李以靠,偶尔也会挑战一下权威。
在华腾猪舍,让大家印象深刻的飞猪雕塑,灵感就来自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鸽子手掌,李以靠将它改成了一只会飞的猪。
在设计观念上,李以靠也走过不少弯路。
他曾在山西柳林修过一处教堂,耗费4年时间、历经12稿方案,因为风格太前沿,同时耗资过大,当地神父和教友一直不太满意。
第一轮效果图:教堂的屋顶成了上山台阶的延续
和神父反复沟通中,李以靠坚持该方案,最后争执不下中,他随手翻开随身携带的圣经,顺着内心传来一个声音:“你设计教堂是为谁?是为自己还是教友?”。
“那时,我才明白自己是有‘私心’的,原方案很有个性,但并不适合柳林,这件事让我懂得了做建筑要谦卑。”
柳林教堂位于山底下,当地煤炭资源发达,常常有各种运煤车经过,环境总是乌烟瘴气的,考虑到维修成本,李以靠在材料上使用了牢固的水洗石。
同时造型上,他尊重了当地教友的意见,选择了更有仪式感的方案。
教堂内,他还精心设置了琉璃玻璃,
哪怕是处在煤尘四起的环境里,人们进入教堂后,依然能被空间里斑斓的彩色光洗礼,感受到耶稣光一般的清澈和神圣。
聊到自己日常生活时,李以靠直言自己是个“无聊”的人,偶尔看部电影,生活简单而规律。
平时上下班,他就爱骑上那辆陪伴自己多年的捷安特,拂着风穿过上海大街小巷。
“不管工作多忙,日子都应该过得像口渴的小鹿喝水一样,愉悦感要从心底慢慢地流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