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形态钢结构设计培训班

首页 钢结构-公众号 波澜壮阔70年|为什么中国有能力建设超级工程?

波澜壮阔70年|为什么中国有能力建设超级工程?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人民网江西频道(id:jxpdpeople)

  ■超级工程,是指在体量、技术精度、作业难度等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的工程项目,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我们国家的很多重大工程,之所以能干成,是因为我们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建设超级工程的底气;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是建设超级工程的动力。

  ■70年来,高技术领域捷报频传、超级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背后是广大科研人员的超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执着的工匠精神。

  ■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这些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的超级工程,彰显的是中国精度、中国长度、中国高度和中国速度,令国人骄傲,让世界惊艳。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9月25日,被外媒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超级工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

  世界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全球首座双层出发、双层到达的航站楼,世界首个实现高铁下穿的航站楼,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创下众多“世界之最”的这一超级工程,令国人自豪,令世界震撼!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运仪式时强调:“大兴国际机场能够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完成预定的建设任务,顺利投入运营,充分展现了中国工程建筑的雄厚实力,充分体现了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2019年9月2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CA9597次航班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起飞。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难以置信的奇迹。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分落后的交通环境,到通行里程均居世界第一的中国高速铁路、中国高速公路,“中国路”飞速发展。

  从南京长江大桥到港珠澳大桥,“中国桥”成为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名片”。

  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天,再到“嫦娥”奔月,国人千百年来“可上九天揽月”的飞天梦想得以实现。

  从“蛟龙”号到国产航母试水,助力中国走向大洋、探索深海,“可下五洋捉鳖”不再是神话。

  不胜枚举的“超级工程”无一不是中国的时代符号。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能建设这么多的超级工程,中国为什么?为什么是中国?

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好多事情是国外办不成的”

  超级工程,是指在体量、技术精度、作业难度等方面均位居世界前列的工程项目,是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体现。

  新中国诞生之初,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科技基础极为薄弱。正是在我们党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有限财力,确保了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青藏公路等一大批超级工程得以实施。

  南京长江大桥,是长江之上第一座完全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以及采用国产材料施工的铁路、公路两用桥梁,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桥修建之前,因长江两岸无法贯通,过江客货都要乘船摆渡,严重影响了运输效率和人民生活。

  上世纪60年代,国家为修建南京长江大桥,耗资2.87亿元,而当时我国工农业总产值仅为1400多亿元;集中了几乎所有的新一代中国桥梁专家;从全国各地选招7000多名建桥工人,最多时超过万人,在南北两岸同时开工。“当时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时候,我国经济基础很薄弱,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协调下,克服了缺资金、缺物资、缺技术的诸多困难,全力确保了这一重大工程的建设。”当年参加南京长江大桥建设的工程师龙其普回忆。40多年后,修建南京长江三桥的项目总投资为30亿元左右,但当时全国GDP总量已达12万亿元左右。当年国家为修建南京长江大桥所集中的财力、人力可想而知。

  而这座历时8年修建而成的“争气桥”,不仅开创了中国“自力更生”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也成为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代表作”之一。

  “我们国家的很多重大工程,之所以能干成,是因为我们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主任设计师蒋清富在接受采访时说,“好多事情是国外办不成的,他们很多思路比较好,但是力量比较分散,比较薄弱。”

  全国一盘棋、高效执行、有力推进,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制度优势的又一个体现。

  南水北调工程,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涉及面积最广、受益人口最多的水调工程。工程占地涉及7省市100多个县,为保证这个世界级超大工程顺利开工建设,38万人实施搬迁,50多万人进行生产安置。仅河南、湖北两省丹江口库区就搬迁33万人,其中河南省淅川县搬迁安置农村移民16.2万人,按要求两年内完成移民安置,搬迁强度前所未有。

  移民工作难,难在故土别离、亲情割舍,难在安置对接、搬迁组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指挥下,数以万计的基层干部长期深入搬迁第一线开展工作,说服动员组织百姓搬迁,保证移民安置工作顺利完成。

  “短短两年时间,完成如此艰巨繁重的搬迁安置工作,没有党的坚强领导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作保证,那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这在世界移民安置史上都是个奇迹。”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黄一兵说。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四年任务,两年完成”,不仅是我国水库移民迁安史上的创新,也是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宝贵财富。

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世界桥梁看中国”的底气

  辽阔的海面,港珠澳大桥这条蜿蜒的钢铁巨龙盘桓其上。这项“超级工程”,是目前全球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国际公认的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

  凡举“超级工程”,其建设必将面临一系列难题。港珠澳大桥由桥梁、人工岛、隧道三部分组成。为使大桥通过伶仃洋海面,需要筑起两座面积各10万平方米的人工岛,以及一条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实现桥梁与隧道的转换,惟有这种“桥—隧—桥”的组合,才能越过55公里的跨度。这也是大桥建设技术最复杂,建设难度最大的部分,极具挑战性。

  据人民日报报道,经过反复研究实验,中国交建的项目人员采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依靠先进的技术设备及高超的施工工艺,最终将每节重8吨的33节沉管隧道放至海底,实现了“无缝对接”。这种解决方案,不仅让“无缝对接”成为全球首创的结构设计,也让港珠澳大桥拥有了世界首条“滴水不漏”的海底隧道。

  联通三地,一望无际的碧海变通途。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这项被外媒称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拥有400多项专利、6项世界之最,先后投资超过1000亿,堪称我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的里程碑之作。

  今年6月,在第36届国际桥梁大会上,我国的合江长江一桥和泸定大渡河大桥,分别摘得有“桥梁界诺贝尔奖”之称的“乔治·理查德森奖”和“古斯塔夫·林德撒尔奖”两项大奖。“此次中国两座桥梁囊括国际桥梁大会两项大奖,标志着国际桥梁界对中国桥梁工程自主创新的最典型代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认可。”主持设计合江长江一桥的四川公路设计院总工程师牟廷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桥梁建设条件复杂,面临着资金短缺、自然环境恶劣等问题,这逼迫我们必须进行技术革新。”

  短短几十年间,中国路、中国桥飞速发展,交通网络连起大江南北,条条道路通进千家万户。截至2018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5万公里,是1949年的60倍,年均增长6.1%;铁路营业里程则达到13.2万公里,比1949年末增长5倍。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14.3万公里,高铁营业总里程3.0万公里,均位居世界第一位。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唯一高铁成网运行的国家。

  杭州湾跨海大桥、四川干海子特大桥、沪通长江大桥、金安金沙江特大桥……一座座世界级桥梁迎来“世界桥梁看中国”的称赞;从青藏公路、四川雅西高速公路,到沪昆高铁、广深港高铁,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将这片广袤大地联系得更为紧密。

  日益雄厚的经济实力,是建设超级工程的底气;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是建设超级工程的动力。

  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79亿元,2010年达到41万亿元,超过日本并连年稳居世界第二。1951年至201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5%,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升。近三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70万、80万和90万亿元大关。按不变价计算,2018年国内生产总值比1952年增长174倍,年均增长8.1%;人均国民总收入达9732美元,高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科技研发投入也在迅速增加。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2018年基础研究经费为1118亿元,是1995年的62倍,1996-2018年年均增长19.6%。中国科技实力也实现了从难以望其项背到跟跑、并跑乃至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创造出越来越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70年来,蒸蒸日上的综合国力成为工程建设的强大后盾,未来,随着经济与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惠及民生、展现国家实力的超级工程,也将不断涌现。

自主创新和工匠精神:“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

  超级工程究竟超级在何处?不单是指它的体量大、功能强,更是因为它背后所包含的“中国创造”“中国标准”。

 

  “敬业、精益、专注、创新”,70年来,高技术领域捷报频传、超级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的背后是广大科研人员的超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执着的工匠精神。

  谈到“创新”二字,中国通号总工程师张志辉感受颇深,他认为,“整个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也是买不来的,必须有一批心无旁骛的人静下心来攻关钻研,才能取得真正控制技术的突破。”

  港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超级大港,中国已经包揽了七席。人称“无人码头”的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自动化码头,目前共有16台双小车桥吊、88台轨道吊和80台自动导引车,实现了集装箱装卸、水平运输、堆场装卸全程智能化操作。车来车往、忙碌异常的码头,人影却看不到一个。

  值得一提的是,洋山深水港四期码头的生产操作系统全部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控制着码头上所有的自动化设备。上港集团自主研发的全自动化码头智能生产管理控制系统(TOS系统)和振华重工自主研发的智能控制系统(ECS系统),两者组成了这个全新码头的“大脑”与“神经”。“中国芯”的创新、研制与应用,让国内这类全自动化码头的工程真正走在世界前沿。

  陆地之上,须臾相接,全都倚靠坚持创新的科研人员与严谨不怠的大国工匠;同样,人们对于海洋的探索也从未停止。

  2012年6月,我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同样打破了世界下潜深度纪录。

  “蛟龙号”十年研制过程中,总设计师、中船重工七〇二所研究员徐芑南院士带领团队破解了载人潜水器整体抗压、坐底方法、下潜上浮流程、应急技术等一个个关键难点,不断刷新中国人在大洋上的深潜新纪录。

  “蛟龙号实现了我国载人深潜技术领域从跟跑向领跑的重大跨越,推动了我国深海技术、装备产业和应用体系的跨越发展,为维护我国在国际深海大洋的权益及安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徐芑南说。

  明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全面建成并提供全球服务,它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作为国之重器,北斗走的是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广大科研人员刻苦攻关,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关键技术上始终占有主动权。“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中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包括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已突破6万件,位于全球首位,形成了新体制和新标准,引领了全球位置服务产业新发展。”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北斗重大专项专家邓中亮介绍。

  70年来,从缺资金建不起、没技术造不出,到如今接连建成“超级工程”,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用双手、用智慧、用毅力、用决心,创造出了一个个几乎从“零”开始的奇迹。中国以制度优势为保障、经济实力与科技水平作支撑、自主创新和工匠精神为牵引,托举起众多世界顶尖的“超级工程”,让百姓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这些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的超级工程,彰显的是中国精度、中国长度、中国高度和中国速度,令国人骄傲,让世界惊艳。

  这背后,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全体中国人民为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结晶。

转自:钢结构-公众号

相关阅读:

北京新机场航站楼现代钢结构设计

港珠澳大桥破纪录,数十所高校做出重要贡献!

沪通长江大桥超震撼视频,又一座让人惊掉下巴的超级大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钢构人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搜索工程类文章,就用钢构人网站。 https://www.ganggouren.com/2019/10/4c9d413fa2/

钢结构地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ganggoure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7176215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5674572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