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微信公众号“计成”
一
昨天,建筑师刘工把上图发给我,问我怎么看?我瞅着这图,终身责任承诺书补偿金收取单,第一反应,好啊,终身负责还有补偿金拿。这公司,有良心。
可当我看到后面的金额,我发现这家公司不仅有良心,良心可谓大大的。
除了项目负责人的补偿金比较“高”,500块。其余的,不忍直视。建筑100,结构200,给排水75,电气75,暖通的补偿金就更辣眼睛了,50块!
50块,能做什么?我家楼下水果店的榴莲,都得100块1个,还是小的。
几年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建筑师曾群向媒体直言,我在这个设计院一年才拿十几万二十几万,你凭什么让我用一生的生命来担保你这个建筑的问题?
人家曾群好歹是同济院的副总裁,说出去的话,都毫无波澜。所以,你要问我什么看法,一介凡夫俗子,我只能说:
如果说设计费不高,虽不能接受,但还可理解。为什么?市场的供需关系摆在那。即使新的收费标准将设计费提高1倍,设计费恐怕还是上不来,你收10块1平方,就有人敢收5块。
市场无法控制,但是,权责利的划分就是制度层面的问题了。一个健康的行业环境靠的是什么?靠人的自觉性?扯,如果自觉有用,那法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同济院的曾群,不就是在呼吁制度的公平吗?有关部门听进去了?显然没有。有关部门像空气,成了无关部门。
严格地说,建筑作为一种产品形式,设计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挣大钱的甲方不对自己的产品负最大的责任,尽让那些讨生活的设计师来背锅。而那些设计师从这栋建筑上挣的钱,比起那些甲方,九牛一毛。
更何况,甲方房子卖得好,也没见他们分点给设计院。今年世界500强排名又前进了几位,也没见哪个甲方在企业报告里说,这是设计院的功劳。
钱,甲方挣了;名,甲方捞了。这终身责任怎么就直接甩给了设计?这就是一种强盗逻辑。
有人可能坐不住了,你画的图纸,你不负责谁负责?要负责可以,即便是终身负责也不是不行。我就一个问题:
做不到的话,凭什么让别人替你们的产品终身负责?说白了,对甲乙双方而言,这只是一次业务合作,仅此而已,怎么就“私定终身” 了?
甲方终身负责后,催图赶图的现象会有所缓解,设计行业中劳资对立的局势会逐渐缓和,地产商之间的竞争也由规模速度的竞争开始变成产品质量的竞争,以往街道上出现的“XX地产商偷工减料还我血汗钱”的维权现象也因此逐年减少。社会和谐,皆大欢喜。
不要说当下的种种都是国情引起的。国家可没让地产商们拼命催图偷工减料,皆是嗜血的资本在作祟。他们赚的钱,大头都装到自己的口袋里了。
退一步讲,让设计终身负责也可以,我这里提供另一种思路。
如今大家都在讲版权意识。听歌,付费;看视频,付费;用正版软件,也得收年费。毋庸置疑,这是未来的趋势。
设计图纸,作为设计院的核心成果,更是设计师们的在大量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之上呕心沥血完成的,有绝对的知识产权。图纸上还盖有法律认可的红章,不是盗版。
你每提前缴纳一次年费,我就对设计负责一年。你不付费,不好意思,出了问题责任你自己承担。当然,你一次性缴纳三年费用,我可以考虑给你一个折扣价。一次缴纳十年,折扣力度更大。
理想归理想。没有公平的制度,现实永远依赖着最原始的丛林法则,弱肉强食。
就像上图那样,责任层层甩锅,甲方把责任甩给设计院,设计院把责任甩给各专业负责人。然而,真出问题了,那些顶着高级工程师头衔的负责人会主动承担责任吗?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