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iStructure(id:iStructure2017)
作者:沈蔚甫
0、引子
草间弥生为上海复星艺术中心量身定制的大展——“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上月初已正式开幕,这是她时隔五年后再次来沪办个展。她70年的艺术生涯涉及了广泛的领域及流派,被称作波点女王、怪婆婆和精神病患者。
▲“草间弥生:爱的一切终将永恒”展览海报
其极具代表性的《南瓜》系列作品,去年末在北京又拍出了490万的高价,并且按照目前市场估值,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怪婆婆的“南瓜价”还会继续攀升创造新高,让我们来随便感受一下吧(密集恐惧症患者慎看)。
▲怪婆婆的“南瓜农场”
草间弥生的作品从不刻意勾勒外形,而是通过前后景之间亮暗色彩的对比,对波点大小、节奏的合理把握,使主题更为清晰,也使得庞大的画面不产生混乱和繁杂之感,是一种秩序性和逻辑性的偏执追求。客观上来说,这种通过母题组织,建构完整画面的手法,也是一种二维的骨架化表达。
说回到骨架化的建筑,当我们去探究其起源时,会发现它几乎是伴随着建筑的产生而出现,其基本形态脱胎于建筑结构的可视化与夸张化处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建筑结构的表达(无论这种表达是主动还是被动)便是骨架化建筑的最初来源。
“你越是认真地寻根求源,它却越显得存在于遥远的过去”。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1、骨架化建筑的无意识起点
人类早期的建筑(或者称之为满足一定需求的构筑物),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生产技术、加工技术的匮乏,用各种自然材料组合的、满足使用功能或精神追求的空间场所,都只是简单的物理搭接、材料编织和叠置,往往呈现出的就是一种符合基本结构逻辑的原始骨架化建筑。众多的实例与考古发现也证明——暴露骨架的建筑形态在人类初始建筑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无意识的骨架化建筑案例
随着人类认知的普遍提高,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建筑形象(或称之为建筑空间秩序)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原始结构的表达方式。然而,骨架化创作手法在建筑实践中并没消失,而是作为一种群体无意识保留了下来,像树枝生长般长长停停的呈现出来。而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欧洲中世纪的哥特教堂及高技派的群演就是这片树林中生长最好的几株。
▲空间秩序的种子与树的关系
2、骨架化建筑的“高光时刻”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
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木构的形态呈现,这里所说的“木构”,强调了建筑的用材以及建构的生成方式。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木构建筑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做法,这种做法按照建筑的使用性质进行了严格的等级区分。其通过柱、梁、檩、椽、瓦等基本元素的分级搭建,将建筑的逻辑性与秩序性不断强化出来,同时满足尊卑有序的礼法象征。这样的骨架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理性美的体现,起围护作用的建筑砌体(或者非砌体覆盖物,如植物编织,泥土夯筑)从不掩盖这样的骨架,而是将其充分暴露出来,形成“墙倒屋不塌”的基本形象。
比如中国古代的佛光寺大殿,平面布局规整有序,木构圆柱粗壮有力,通过复杂的辅作层组织以及屋顶的分级建构;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同样以一种严谨秩序建造,在竖向进行叠置,完成更为复杂的骨架化表达。
▲佛光寺大殿的多级骨架秩序
▲独乐寺观音阁的多层骨架秩序
“我们可以在什么地方找到比老的木建筑更伟大的结构净化和理智的秩序呢?在别的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材料、结构和形式的统一呢?这里存储了世世代代的才智……”
——密斯·凡·德罗
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骨架化表达并非仅体现在大木作的结构之中,而是无限延伸至建筑起围护作用的门窗及内部装饰,限于篇幅,关于小木作的骨架化将另做讨论。
中世纪的哥特教堂
欧洲传统建筑多以石材砌筑的方式进行营造,中世纪的哥特教堂,建筑上的石材已能明确区分出结构及维护,实用及装饰等属性,但在建筑呈现上并不模糊这些构建的作用,而是刻意强化、暴露直至美化或泛化它们,展现出一种“筋骨嶙峋”之感。骨架化的属性便显现出来,成为哥特建筑的标配和一种主动的审美追求。
米兰大教堂作为哥特文化的晚期作品,其建筑风格已经远远不局限于哥特式,而带有了很多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特征,以及洛可可的风格,虽然算不上典型的哥特式建筑,却可以称之为是典型的骨架化建筑。
▲米兰大教堂模糊的建筑边界
教堂外部构图以线性骨架为主,从整体到局部,由中心向边界,面与体的概念逐渐消失,壁柱、神龛及镂空装饰将立面“骨骼化”,骨架从形体中呼之欲出,形成若隐若现的立面边界;教堂内部,也是骨架化主导的空间形态延续,束柱将建筑从地面引向屋顶空间,又在屋顶分散开来,形成肋拱及飞扶壁,蔓延至覆盖整个建筑。
▲哥特教堂内部装饰性骨架
从早期哥特建筑到晚期米兰大教堂的发展过程,可以认为是结构逻辑性与装饰秩序性在建筑上不断统一,最终形成骨架化表达的历史轨迹。
高技派的骨架化群演
上世纪后期出现的“高技派”创作倾向,是一次集中的骨架化建筑表达群演。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劳埃德大厦,芝柏文化中心等等项目的相继建成,将骨架化建筑带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为骨架化建筑的创作方式、表达手法、关注层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革新。
▲劳埃德大厦的骨架化立面
▲劳埃德大厦及其骨架化的细部
▲皮亚诺与芝柏文化中心模型
▲芝柏文化中心充满地域性的骨架剪影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以创造一个灵活多变的空间为出发点,将建筑的结构、辅助空间以及管线设备大胆暴露于建筑的外立面,从而获得了内部空间的完全释放,打破了原有文化建筑典雅、安静以及使人肃然起敬的刻板风格,这种做法直接继承了20世纪初期未来派对建筑的构想。
“升降机不再像楼梯,如井中独居的蠕虫一样藏而不露……电梯一定要像玻璃和钢铁似的长蛇攀爬在整个立面之上成群起落。”
—-安东尼奥·圣伊利亚《未来派宣言》
▲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
3、多重语境下的“骨架化”表达
建筑作为一门实用的艺术学科,和众多创作门类息息相关,建筑中骨架化的表达并非只是偶然的昙花一现,相反,由于建筑创作相对于其他艺术领域的滞后性,骨架化早已在多种艺术形式中不断尝试,其中尤以绘画领域最为集中。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大师乌切罗,在其《圣罗马诺之战》系列油画中,描绘了佛罗伦萨市与邻邦进行的一场区域性战争。作者对同一主题进行了多次创作,以下三幅作品时间自上而下递进,画面逐渐走向细节及构成的表达,最终的画面以竖向的长矛及马匹的装饰为重点,画面骨架自身的秩序性及构成美感超越了宏观主题,成为艺术流派中独立的存在形式。
▲《圣罗马诺之战》
大工业时代来临前,落后与先进的世界观共存,魔幻与科学共生,现实追求与乌托邦理想碰撞,蒸汽朋克艺术出现。其内部关系及逻辑结构作为表达主体被无限放大,局部机械构件的准确性被“骨骼式”的整体连接起来,更好的诠释了工业化及虚构假设的矛盾冲突。
▲蒸汽朋克作品
回到引子中对当代艺术大师草间弥生的讨论,其无限的网格、弥漫的圆点、无边的空间、密集排列的标志性元素……都是在不断强化表达主题的宏观轮廓,忽略细枝末节,呈现出更为纯粹的画面。
▲草间弥生作品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吴冠中也以另一种方式表达了对“筋骨”的青睐,其多次拍出天价的绘画作品,都是“强化骨骼,模糊血肉的”的表达手法。
▲吴冠中作品
扩展到更为广泛的雕塑及装置艺术领域,俞挺设计的“告白圣地”青龙坞结缘堂。依托机器人的先进数字化技术和算法,完成了4米高3.8米宽的碳纤维骨架编织。
▲青龙坞结缘堂
4、走向更加自由的骨架化表达
骨架化建筑的表达从时间线索来看,其关注点又可分为如下几个递进层级:
1、首先是原始骨架化的表达,是空间秩序上的被动的选择,是建筑发展初期技术缺乏与结构主导所决定的,如西安半坡遗址,英国巨石阵;
2、 其次是将结构骨架与建筑主体的分离,明确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而产生的结构暴露,是基于人类对结构理论的认知而产生的,是一种主动追求逻辑性与秩序性的审美体现,如中国传统木构建筑,西方中世纪哥特教堂;
3、更进一步是将构成建筑的内容进行分解来表达设计思路,具体表现为如何处理建筑上通常被隐蔽要素的问题,以及区分服务与被服务空间的问题。如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劳埃德大厦;
4、最终是一种关注个性化需求的骨架化表达,也是当代建筑创作中骨架化表达的最根本出发点,如卡拉特拉瓦的仿生骨架化建筑,隈研吾的材料编织倾向。以此为起点,建筑必将走向更为广泛的空间诉求,更为模糊的创作边界,其自身的艺术属性会越发凸显。
▲赫斯维克“容器”的蜂窝状骨架
▲赫斯维克“容器”的“无用”空间
英国鬼才建筑师托马斯赫斯维克为纽约设计的“容器”,便是跨越了建筑、景观、雕塑及装置艺术的范例。通过骨架化的楼梯搭建,虚化了边界而又限定出空间,设计师要为城市打造一处可以充分享受美景的“容器”,它不应该只是可以看到的东西,而是每个人都可以使用,触摸及参与,骨架化的建构让其逻辑性得以自证。
参考资料
[1] 彼得·埃森曼,图解:书写的原景·图解日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伯纳德·鲁道夫斯基.高军(译)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简明非正统建筑导论[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3] 丹•克鲁克香克.弗莱彻建筑史[M].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5月;
[4] 刘叙杰.中国古代建筑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
[5] 肯尼斯•弗兰姆普敦.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4;
[6] 卢永毅.建筑理论的多维视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7] 小林克弘.陈志华,王小盾(译)建筑构成手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12月;
[8] 满姗. 平坦性空间秩序的构成解析–匀质、并置与漫游的三种形态[D].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4;
[9] 方晓风,哥特建筑的力量——平民性与整体性[J].装饰,2009(01);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