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形态钢结构设计培训班

首页 经验分享 不善变的结构工程师,如何面对这个善变的世界?

不善变的结构工程师,如何面对这个善变的世界?


前段时间,甲骨文裁员传得沸沸扬扬,扶案凝思,不胜唏嘘。对那些在舒服环境中呆了十多年的大龄XXX,突然要去面临新的市场、新的竞争,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有些残酷。

可是,再往前一点,大家还在声讨996呢。是不是有点戏剧性?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拿到的下一颗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996已经很糟糕了,但对那些被裁的员工来说,可能还不是。在被裁的时候,如果公司能大大方方给一笔赔偿金,给足缓冲时间寻找新工作,这不算最糟糕的。你见过某些设计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把你恶心得离职,然后一分钱都不用赔的吗?

无论是被裁还是主动离职,如果能顺利找到下一份比较满意的工作,这都不是最糟糕的。最怕的是,大家在一家公司奉献了所有青春,人至中年被裁,守着过时的技能,被这个社会彻底抛弃。

糟糕其实没有底线。往上走,举步维艰,往下滑,却异常顺溜。我们不必大呼小叫。但要趁早正视这个问题。

这个社会永远喜欢年轻的、漂亮的、干得多拿的少、或者是拥有资源,能持续贡献额外价值的人。任何时候都如此。

作为结构工程师,大伙还可以自我安慰,“结构概念和原理上百年都不曾有大变化,只要勤奋,到老都有饭吃,你看,很多结构大佬,八九十岁还活跃在结构圈。”这在其他行业实属罕见。

前段时间,读《穷查理宝典》,芒格说,“我很庆幸找到这样一个职业,其技能水平不会随身体的衰老而衰退。”

2019年5月4日,美国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召开股东大会,87岁的巴菲特和94岁的芒格在台上侃侃而谈,六个小时回答了55个问题。说实话,我深感震撼。不为他们身体的硬朗,而是因为他们生命的穿透力。

那些真正受人尊敬的老人,绝非因为其年龄,而是因为他们年龄背后的智慧、技能和修为。

那究竟有什么东西,可以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叠加累积,甚至可以指数增长;同时,又不受身体机能衰退的影响,越酿越纯,历久弥新?如果这样一件事,对身体健康有益,同时又能带来财富的增长,那就更好不过了。不是吗?

三十岁之前,我们喜欢新鲜的东西,总是求,信奉“唯一不变的东西就是变化”。但三十岁(或四十岁)之后,我们不过更年轻的一代,反倒要开始思考不变

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聚焦在可以穿越时间、穿越变化、穿越周期的事物上,这才是打败未来的法宝。

达利欧曾提到过一个全天候基金的概念,大意是,通过降低投资品种的相关性,使得投资组合无论处于哪种经济周期,都能保持稳定的合理收益。这种基金就具有很好的穿透力。

说回结构设计行业,哪些事物更有穿透力呢?

相比多做一两个常规项目,拿到注册证书,应该说更有穿透力。

相比学习某个结构软件,结合工程实践理解结构概念,后者更有穿透力。

相比在某个特定公司积累经验,打造全行业的个人品牌,后者更有穿透力。

相比机械重复的工作,需要深度思考和统筹的工作更有穿透力。

……

每个人都会老去。但不是每个老去的年轻人,都可以获得自己期望的待遇,甚至赢得期望的尊重。一个相对富有的老年人,可能晚年生活还不错,但未必拥有可以在社会中持续发声的机会。

回到尚算年轻的现在,我们就要开始思考,我们年老的时候,还可以为年轻人贡献什么,为这个社会贡献什么,为后代贡献什么?无论如何,不应该只是我们那点可怜的体力吧?

如果我们现在做的事情、积累的经验,在几十年后依然有(甚至越来越有)意义,依然有(甚至越来越有)价值,那自然不用担心;如果不是,就该警惕啦。

大部分结构工程师,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善变”,那不妨把“不变”这件事,琢磨透。

其实,我今年写的一些文章,也是在向这个方向靠拢。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JIE构生活”,读完深有共鸣,遂转载之,与君共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钢构人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搜索工程类文章,就用钢构人网站。 https://www.ganggouren.com/2019/05/86a9745043/

钢结构地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ganggoure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7176215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5674572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