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色字“豆丁施工”关注我们哟!
来源:中建一局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深湾汇云中心项目地处深圳填海区域
毗邻深圳3条运营中的地铁主干线
依靠深圳最大直径147米
深达21米的环形基坑支撑
从海底淤泥层中拔地而起
是357米高的中国地铁上盖第一高楼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首发城市综合体
项目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中建一局作为中国房屋建筑的领跑者
用15项上天入地的智慧建造
挑战砾砂淤泥和毗邻3条运营中地铁等难题
擎起这座中国地铁上的最高楼
现在就随小萱一起上天入地
去探索其中的建造智慧
7项“上天”的智慧建造
1.超高层大吨位液压操作平台及爬模
施工技术
中建一局项目部使用超高层 液压平台自爬模体系 能够在40分钟内 把1500吨的塔吊平台 向上抬升3米 安全稳定可抗12级大风
2.超高层核心筒自爬升式水平结构防护
施工技术
项目超高层核心筒采用 自爬升式水平结构防护施工技术 特别设置了5层防护架体 能够防止高空坠物 同时作为水平楼板、梁模支设 绑扎钢筋及浇筑混凝土的操作平台 设置防坠自锁装置 有效杜绝导轨滑落情况出现
3.重型液压自爬升式卸料平台施工技术
项目采用重型液压自爬升式卸料平台施工
卸料平台尺寸4.0*5.5米
可满足大尺寸材料周转倒运
平台采用的材料刚度大
安全系数大可承载8吨物料
同时卸料平台设置12米长度导轨
可满足一般性材料运输
卸料平台外侧三面全封闭
内防护净高1.75米
这样可全面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4.超高层动臂塔吊施工技术
项目采用动臂塔吊施工技术
最大吊重为达47.3吨
塔吊共设三道钢梁
使用时两道为附着钢梁
另一道进行周转倒运
同时在塔吊上设置了全时间段视频监控
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
5.超高层钢结构安装技术
超高层项目从
设计采购到加工制作
总用钢量达3万吨
基于BIM物料跟踪系统
实现了BIM全生命周期钢结构施工
有效保证了各专业工序合理穿插
从而实现钢结构施工条理有序的展开
同时,正式施工前项目进行精细策划部署
借助于两台大型内爬塔
保证了整个钢结构体系按照外框4.5天一层
核心筒4天一层,腰桁架15天一层
伸臂桁架22天一层的施工速度逐步攀升
6.吊挂钢结构砂箱卸荷施工技术
吊挂结构采用
顺作法+砂箱卸荷法施工
在吊柱正下方设置
临时支撑体系将力传递到地下结构
再从下至上顺次施工到整体结构完成
最后利用支撑顶部的特制砂箱装置
进行临时支撑卸载
卸载荷载约7000吨
从全支撑体系转换为
吊挂受力体系
7.超高层散体废弃物运输承接式通道
施工技术
支座固定
报警装置和出料口实景图
垃圾通道位置选择在超高层筒内
垃圾箱设置在超高层地下室负一层
通道材料选择为型钢和PE管,使用生命周期长
通道整体设计为密闭的管道式垃圾通道
在解决竖向垃圾清运的同时
杜绝了垃圾对墙面的污染和扬尘
每间隔一定距离设计缓冲装置
削减重物的动能
杜绝安全隐患
在人员靠近垃圾卸料口时会触发警报
提醒人员远离卸料口
8项“入地”的智慧建造
8.深基坑分坑设计技术
项目部选择分坑设计技术
即东区环撑、西区角撑
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
分坑桩的设计弱化了围护结构的长边效应
这就有利围护结构的安全控制
东西分区开发
减少了项目的物料投入
也降低了劳动力
基坑总工期大大提前
9.利用南侧地铁已有地连墙
项目部利用南侧9号线车站已有的连墙
作为基坑的一部分围护
与车站结构形成整体受力
解决新建地连墙后易出现
夹芯土土压力不足的问题
基坑与地铁安全变形更小
保证了地铁的安全
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10.具有泄压功能的袖阀管土体加固技术
项目部用水泥在袖阀管中分三次注浆
这样提高了被加固土层段的稳定性
阻止并控制路基的不均匀沉降
同时控制了注浆压力
极大减小了隧道扰动及变形
11.超长空桩旋挖嵌岩桩基施工技术
项目采用超长空桩旋挖嵌岩桩基施工
即在原地面施工桩基
减少基坑的暴露时间
使得基坑安全性更高
12.环形支撑施工技术
项目部采用双环内支撑技术
使得整体刚度大
基坑的安全性更高
环撑技术则能够
保证东区超高层核心筒不受影响
有利项目工期
13.大直径环形支撑提前拆除技术
项目环形支撑总面积约2.3万平米
混凝土使用量达3.35万方
通过使用合理的支撑拆除工艺和吊装运输设备
有效保证了拆除效果及废料资源的再利用
14.3D扫描信息化监测技术
项目部在深基坑使用
常规基坑监测手段外
尝试使用放样机器人
使用莱卡P403D实景复制技术
对基坑支护结构的变化进行监测
更加精确
15.消能隔振技术
项目部采用可预紧钢弹簧
通过阻尼减震设计
将隔震系统的竖向固有频率
控制在3Hz~5Hz
将绝大部分地铁振动隔离
保护建筑安全稳定
、合作豆丁施工-公众号
“豆丁施工-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