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9所示,墙柱相交处的柱底应力最大,墙体能够看到明显的应力扩散;各柱柱根有应力集中现象。经过组合分析可知,在1.35恒载+0.98活载组合工况下柱轴力最大。在此工况作用下,与端柱相交部位的墙体应力为11.5 MPa左右,黄色区域的应力为6~8 MPa,红色区域的应力基本小于5 MPa,而C50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为23.1 MPa,墙体的抗压强度有很大富裕。
4.5超长结构温度效应分析
针对合肥华润北部超长混凝土结构进行了施工及施工装饰期全过程的模拟,同时考虑了混凝土结构的长期徐变收缩效应,对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温差效应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地下室楼盖后浇带设置合理,能有效的减小结构的温差收缩效应;当考虑桩的有限刚度、施工模拟、混凝土收缩徐变和后浇带等非荷载效应后,可有效地减低超长结构的温差收缩效应的影响;
地下室顶板楼板轴拉应力在0.8MPa以下,局部最大为1.5MPa。最大轴拉应力出现在地下室外墙与塔楼核心筒连接部位,以及北部靠近地下室外墙部位,对此部位针对温差收缩产生的轴拉应力附加钢筋,整体来说,温差收缩效应对地下室影响较小。
在施工过程中,地上结构楼板产生的最大轴拉力约为250KN/m,拉应力为2.0MPa,位于塔楼与裙楼的连接部位,楼板弯矩主要由重力荷载控制。因此,设计过程中,应采用两部分配筋之和,即抵抗温度收缩效应产生的轴拉力所需的抗拉钢筋与抵抗重力荷载产生的弯矩所需的抗弯钢筋之和。
在后浇带封闭之后,温度收缩荷载产生的剪力增大较多,说明后浇带的设置能有效地减少施工过程中剪力墙由温差收缩产生的剪力。
4.6塔楼动力弹塑性分析
1) 1号楼
对1号塔楼进行罕遇地震作用(7度50年超越概率为2%)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表明,X 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1/152;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1/132。满足性能水准1/100 的要求。
除核心筒底部小墙肢出现轻度的受压屈服,其余墙肢的混凝土纤维及钢筋纤维均在弹性状态;绝大部分墙肢钢筋拉应力处于弹性阶段,在中上部楼层墙转换柱位置钢筋出现受拉塑性,底部少量墙体钢筋拉应力出现屈服状态,楼层刚度变化部分(层高变化部位)墙钢筋出现受拉塑性;绝大部分剪力墙均不出现剪切损伤,只有在墙转换柱交界附近位置轻微剪切塑性状态,设计时应适当提高水平分布筋配筋率;
结构大部分连梁出现不同程度的塑性,部分跨高比较大的连梁进入弯曲屈服阶段。连梁形成了铰机制,符合屈服耗能的抗震工程学概念。
在中上部酒店大堂楼层以上两层,由于层高、柱截面以及柱内型钢取消,部分框架柱进入塑性状态,设计时应注意楼层刚度变化对框架柱受力的影响。
2) 2号楼
对1号塔楼进行罕遇地震作用(7度50年超越概率为2%)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表明,X 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1/144;Y方向最大层间位移角(最大值)为1/172。满足性能水准1/100 的要求。
混凝土压应变较小,没有出现受压屈服;绝大部分墙肢钢筋拉应力处于弹性阶段,结构上部楼层墙转换柱位置钢筋出现受拉塑性,底部少量墙体钢筋拉应力出现屈服状态;绝大部分剪力墙不出现剪切损伤,只有在墙转换柱交界位置出现剪切塑性状态,设计时应适当提高水平分布筋配筋率;
结构大部分连梁出现不同程度的塑性,连梁形成了耗能铰机制。
框架部分主要由于塔楼中高区核心筒西侧墙转换柱导致结构扭转效应的影响,相应层西侧框架出现一定的塑性,设计时应加强配筋。
合肥华润中心结构从方案到初步设计历时一年多,经过全国及合肥省超限审查委员会多次论证,在分缝问题、结构体系、温度效应和抗震性能目标等各方面不断改进与完善,最终完成,并于2012年3月通过了全国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工程现已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现场基坑已开挖,设计正继续深化优化。工程设计研究主要成果如下:
(1) 结构分缝合理,北部大底盘双塔由于塔楼位于两端部形成有效的约束,使整体结构具有良好抗扭性能,同时提高了北部裙房抗侧刚度;
(2) 双塔大底盘结构中塔楼比单塔抗侧刚度要大,同时吸收的地震作用也大,设计时单塔结构中的楼层地震剪力要根据双塔分析的结果做放大调整;
(3) 合理确定跨层柱计算长度,对保证跨层柱安全性十分重要。
(4) 地震剪力主要在裙房顶层由塔楼传递至裙房,数值约占同层塔楼范围内剪力的10~25%,与裙房对塔楼的约束刚度有关,设计时要加强水平力传递区域的设计;
(5) 两座塔楼墙转柱的局部有限元分析表明,柱往下延伸一层至墙体,同时在此层上下设置水平托梁,有利于荷载的扩散和柱的锚固,保证了节点的安全性、合理性。
动力弹塑性分析表明,塔楼墙转柱的墙体水平配筋应有所增加,相应层的框架吸收的地震力也有所增大,设计要时注意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