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来源:JIE 构生活
J
先以自己为例,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场景。
-
今天,我看到一个视频A,“讲得太有道理了, 赶紧收藏”;
-
过两天,我在朋友圈读到一篇文章B,“牛逼, 收藏+转发”;
-
再过两天,我又在公众号读到一篇热点事件C的评论,“卧槽,太犀利了,收藏+关注”;
-
再后来,偶然遇到发迹了的朋友D,与其聊天,“尼玛,以前都白活了呀”;
-
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假期,抓紧时间读完两本书,心中感慨,“厉害,讲得太好了”;
有什么问题吗?
当然没有问题! 每天都过得很精彩,很刺激,鸡血满满呀。
但夜深人静的时候,总隐隐感觉哪里不对劲儿,心中的不安越来越浓烈。
直到有一天,给女儿读猴子下山的故事,恍然发现,自己和猴子没啥区别呀,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虽然激情四射,但最后确实啥也没捞到呀。
看着微信收藏夹、浏览器收藏夹,长长的收藏列表,我感觉很沮丧,这么多“道理、牛逼、卧槽”,究竟和自己有啥关系呢?
G
最后,我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自己以为的学习,或者说零碎化学习,其实更大程度上,只是娱乐而已。
我只是在不停地消遣时光,阅读和所谓的学习都是欣赏性的,我的收获只有片刻的愉悦,以及偶尔的爆爽,这就是娱乐嘛。
那娱乐不重要吗?
当然重要了!
工作这么苦逼,业主一边催图,一边调整建筑方案,成本部还严格要求控制成本,感觉自己就像钢管混凝土,三轴受压;不娱乐,我们如何释放自己的压力,保持自己的延性?
面对高压工作,我们一直都是通过控制娱工比(娱乐时间/高强工作时间),来保证延性的。放弃娱乐,那是万万不能的呀!
不刷微信、不刷抖音、不聊八卦,不玩游戏,何以抗压?何以解忧?何以回血?
……
结构工程师需要娱乐,全世界人民都可以理解和原谅。
只是,我们不能欺骗自己呀!
我们明明是在娱乐,却打着学习的幌子。
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娱乐很重要,只是,学习同样很重要。
娱乐,是我们的天性;但学习,就有点反人性。
对已经离开象牙塔的职场人士,没有考试的压力、没有作业的束缚,我们好像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学习了。我一直勤奋地刷刷刷,却一直都没有刷出个所以然。
S
这一切的根源,可能就在于,我们从不(敢)把自己的学习成果量化。
如果真的去量化的话,我刷了一年的手机屏,其学习成果近乎为零,这是多么残酷的一件事。
所以,我们才说,学习是反人性的。
痛定思痛,我选择将成果量化。如果能把学习成果以一个产品的形式呈现出来,比如,把它浓缩为一门小课,讲给不懂的人听,如果别人听懂了,那我就不可能糊涂。
遗憾的是,对你我这样的路人甲,给人讲课的机会不多,成本又很高,那怎么办呢?
写文章!一篇主题鲜明、有思想、有内容的文章,本身就是一个产品。一篇具有吸引力、有较高转发率的文章,就是一个好产品。
将文章作为一个产品,具有成本低,门槛低,收益高,反馈快等诸多优点。
-
把一个问题写明白,首先得自己明白,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
-
其次得让看的人明白,我们不得不注意表达的逻辑性和条理性;
-
再次,还得让人看得舒服,意犹未尽,我们不得不反复打磨,精雕细琢;
-
最后,成果好不好,根据阅读量和转发数,一眼尽知。
而整个过程,我们付出了什么?仅仅是以前用来“刷手机学习”的时间而已。
这是一门好生意呀!
X
如果想学某个知识点,就以那个知识点为核心,写一篇文章。要想写得好,就要凝聚自己的思考,且要超越普通人对这个问题的认知。否则,对读者没有价值呀。
选定主题后,就可以围绕主题,搜集核心资料(文章)5~10篇,来源可以是网页、微信公号、论文、书籍等。起初,不必精读,浏览即可,目标是做到对问题的边界有个初步认识。
以自己为例,目前,我大概一周能写一篇文章,当我确定主题之后,在一周时间内,就只围绕这一个主题准备资料。我可能会用零碎时间,在公号中搜索相关主题的文章,不断阅读,筛选有价值的信息。这可能更接近于我所理解的“零碎化学习”。
第二步,加工搜集到的文章。将每篇文章的核心观点记下来,找到各个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结合自己本身的认知,确定待写文章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要形成自己的洞见,切忌照抄和拼凑。仔细审视待写文章各个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对比思考,反复打磨。
这是最痛苦和纠结的过程,这说明自己迈出了舒适区,思想和认知的重塑,往往意味着进步。回想以前的刷刷刷,实在太舒服了,要是能进步,才没天理呢。
第三步,按照确定的文章框架,和自己的新发现,开始写文章。既然要完成一件产品,我们不得不多次修正自己的逻辑,尽量排除各种可能的BUG。在对产品的雕琢阶段,除了要做到逻辑清晰,简洁明了,还要做到心系读者,这是用户思维。
写一篇自嗨的文章容易,写一篇让很多人都喜欢的文章,难。我们工程师,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擅长对既有事物评头论足,而自己却拿不出一件像样的产品。
最后,将凝聚自己一周时间的学习思考成果,推向公众,静待公众反馈。学习,其实最怕没有反馈,不知不觉,就会磨灭掉自己学习的动力。如果每周的学习成果都能得到反馈,这简直太棒了,我们就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持续地推出产品,且有很大动力把产品越做越好。
无论如何,在一周时间内,尽己所能地,搞明白一个陌生的概念,解决了一个想解决的问题,并以文章的形式呈现。这就是看得见、可量化的进步。
说到写文章,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坑,大家不得不提防。我们写文章,如果不能增进自己对未知问题的理解,不能革己,不能指导自己改进现状,其实就是一种消耗式写作,没什么意义。
我推荐一种写作框架,可以帮助大家避开这个误区。即,见-感-思-行写作法,正如本文的框架,J-G-S-X.
见感思行是一套思维框架,是一个从客观→主观→思考→行动的过程,是将你看到的信息进行内化思考,变成自己的知识,并且指导自己去行动。
见:如实记录你看到的现象、内容、观点
感:记录情绪/思想上的变化
思:思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之间有了冲突,才能启发你的深入思考,得出独到的见解。
行:如何行动,指导现实生活/工作。不一定要制订出行动步骤,落脚点在形成一个新观念,按照新观念去生活/工作,其实也就够了。
采用见感思行的框架来写作,文章可长可短。比如,发表一个朋友圈。
比如,罗胖的60s语音。
-
见:王烁的课程《30天认知训练营》里,有一篇是专门讲怎么写作的。其中引述了平克的话,所谓写作,就是要“把网状的思想,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
-
感:听到这句话,我心中一震,对啊,我们脑子里的想法,是千头万绪的。每一个念头的背后都有无数的条件,是一张网,但是要把它写出来,就必须把它固化成纸上的一条线。所以,写作的难度就相当于用一条线来画出一部电影。
-
思: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了写作的基本原则。追求什么文采和技巧,用生僻、含义不清的词,只要从读者的角度看,是增大理解成本的写作方式,都是糟糕的写作。
-
行:好的写作只有一种:就是简洁、直白,能够准确传达作者所想。这跟所有好产品的本质相通——重要的不是表现它的创造者,而是尊重它的使用者。
比如公号“JIE 构生活”的这篇文章《经济下行,潮水退去,结构工程师精神付出水面…》。
那这种框架适合写技术总结吗?
当然可以。
《不可轻视的结构高宽比》,《说说结构设计中的“相对性”》等都是按这种框架写的。
最近,身边很多人在谈”系统建设”,其实,业余时间的学习,本身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这个系统的核心有两点,一个是主题式阅读(学习),一个是主题式写作(输出)。有输入,有输出,有目标,有成果,这才叫学习呀。
说到打造系统,这事儿必然不简单。就拿上面的主题写作为例,搜集资料我使用印象笔记,琢磨文章框架使用幕布;写文章使用Markdown 编辑器 Typora;同时,为了多平台同步,随时随地可以读、可以写,我用坚果云。公众写作平台,我选择了微信公号。而自媒体文章的写法,我也整理了很多笔记。
为自己打造一个成长系统,真的很重要。今天,我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希望能为有心人带来启发。也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共同探索。
扫码关注 JIE 构生活!
来源:JIE 构生活,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咨询和建议,请加下方小编个人微信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