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形态钢结构设计培训班

首页 豆丁施工-公众号 地下室顶板出现裂缝后,如何处理又快又符合规范?

地下室顶板出现裂缝后,如何处理又快又符合规范?

豆丁施工编辑整理

一、工程概况

施工内容:1、裂缝灌注结构胶,碳纤维辅助粘贴。2、C-D/8-9轴、E-F/8-9轴地下室顶板加固工程。

二、编制依据

GB50367-2013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550-2010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三、施工方案

1、裂缝修补施工

对大于0.2的裂缝采用灌注结构胶进行处理,对小于0.2mm的裂缝进行结构胶封闭处理,裂缝封闭宽度为40mm厚度不小于4mm 。

施工前,我单位将用裂缝检测仪将裂缝宽度查出,根据不同裂缝宽度进行不同的加固施工。

1.主要材料:

工程师自动压力灌浆器、AB-1灌浆树脂、原子灰,其它材料

(1)、工程师自动压力灌浆器

工程师自动压力灌浆器是一种袖珍式可对混凝土微细裂缝进行自动灌浆注入的新型工具。

图1 工程师TM自动压力灌浆器构造

1.底座 2.前盖 3.连接头 4.软管 5.筒体 6.拉杆7.弹簧8.后盖 9.拉环

(2)AB-1灌浆树脂

AB-1型树脂为灌浆专用胶:对于微细裂缝(>0.2mm)灌浆处理。AB-1型树脂初凝时间30min(20℃),终凝时间24h(20℃)。

AB树脂性能

2)施工步骤

确定注入口:一般按20~50cm距离设置设一个注入口,注入口位置尽量设置在裂缝较宽、开口较通畅的部位,贴上胶带,预留;

封闭裂缝:采用原子灰封闭裂缝,沿裂缝表面涂刮3~5cm宽封闭裂缝(贯穿裂缝上下同时封闭),留出注入口;

安设底座:揭去预留注入口上的胶带,用封缝胶将底座粘于注入口上;

安设灌浆器:将配好的灌浆树脂注入软管中,把装有树脂的灌浆器旋紧于底座上;

灌浆:松开灌浆器弹簧,确认注入状态,如树脂不足可补充再继续注入;

注入完闭:待注入速度降低确认不再进胶后,可拆除灌浆器,用堵头将底座堵死;

3)压力灌浆质量检验方法:

从注浆口注浆,从相邻出浆口出浆后,堵住出浆嘴,继续灌浆至浆液不再进入

4.质量保证:

现场使用的材料符合技术性能指标(附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已经处理的裂缝部位的灌浆树脂抗拉强度大于混凝土本体强度,经一冬夏将不再产生变形开裂,保证混凝土的整体性、耐久性和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2、碳纤维粘贴施工

1)施工材料:

碳纤维布:300g/m2碳纤维布-高强1级

碳纤维胶:碳纤维胶-A级胶

2)碳纤维布粘贴施工流程:

碳纤维待裂缝灌注或封闭施工结束后再粘贴。

粘贴方法:

对有裂缝的板采用单层垂直裂缝方向粘贴方法,板底碳纤维布宽度为100mm@200mm,长度为板跨长。

对有裂缝的梁粱底粘贴同梁宽碳纤维布2层,长度为裂缝每边各1500mm长,U型箍宽度为100mm间距为200mm。

3)施工工艺

1)表面处理

a. 利用錾子和铁锤对混凝土表面原有砂浆层进行剔除。

b. 并用角磨机对表层进行清除劣化混凝土处理,露出混凝土结构层,并用环氧树脂砂浆将表面修复平整。

c. 被粘贴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打磨平整,除去表层浮浆、油污等杂质,直至完全露出混凝土结构新面,梁体的转角粘贴处要进行导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圆弧半径不小于20mm。

构件转角处粘贴示意图

1-构件结构层 2-碳纤维布

d. 混凝土表面必须平整、坚实、无杂质,表面干燥。

2)涂刷底层树脂

a. 应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底层树脂。

b. 应用滚筒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于混凝土表面。应在底层树脂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3)找平处理

a. 按设计要求对出现混凝土碳化,以及梁体缺楞掉角的部位进行处理。

b. 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规定配制找平材料。

c. 应对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依据设计要求用找平材料填补平整,且不应有棱角。

d. 转角处应用找平材料修复并利用角磨机将其打磨成光滑的圆弧,半径应不小于20mm。

e. 在找平材料表面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4)粘贴碳纤维片材

a. 按照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

b. 调胶:按粘结面积计算好用量,准确称取甲、乙组分,按甲:乙=3:1的混合比例为准,在一清洁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

c. 用硬毛刷将配好的粘合剂均匀的涂刷到粘结面,胶量必须充足、饱满。

d. 将剪好的碳纤维布贴于混凝土粘贴面,用专用的滚筒顺纤维方向多次滚压,促使碳纤维布平直延展,粘合剂充分渗透。滚压时不得损伤碳纤维布。

e. 在碳纤维布表面涂刷部分粘合剂,继续往复刮涂碾压,赶出气泡,并使粘合剂均匀覆盖碳布。

f. 净置1~2小时至指干,重复碾压消除因纤维浮起和错动可能引起的气泡、粘接不实等。

g. 多层粘贴重复上述步骤,应在纤维表面浸渍树脂指触干燥后立即进行下一层的粘贴。

h. 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匀涂抹浸渍树脂。

多层粘贴示意图:

3、试验要求(碳纤维布)

1)试验条件

试验环境应保持在:温度23±10℃,相对温度60%-70%。

2)试验步骤

试样放入拉力试验机的夹具中并对中,以1500-2000N/min的速度进行加载,直至破坏。

3)结果

混凝土破坏,施工质量为合格,其他破坏在满足正拉粘结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MPa,且单个试样正拉粘结强度最小值不小于2.25M/Pa的要求,施工质量为合格。

4、施工时注意事项

1)碳纤维粘贴胶的一次搅拌量应满足本次施工的使用量,不可超出,如超过使用时间则应将粘贴胶废弃,不允许再次使用。通常在室温条件下粘贴胶的有效时间为1小时。

2) 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纤维片材沿碳纤维丝的垂直方向的弯折。

3)施工中注意将树脂及胶体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并保证不要与其它不明液体的接触,防止发生化学反应致使树脂或胶体的失效。

5、检验及验收:

1) 在施工之前,应确认碳纤维片材和配套树脂类粘结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产品质量出场检验报告,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 施工时严格按照质量验收规定进行各工序隐蔽工程的检验与验收,如施工质量不合格,必须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或返工。

3) 碳纤维片材实际粘贴面积不应小于设计面积,位置偏差不得大于10mm。

4) 碳纤维片材与砼之间粘结质量,可用小锤轻轻敲击或手压碳纤维片材表面的方法检查,总有效面积不应低于95%。当空鼓面积不大于10000mm2时,可采用针管注胶的方法进行修补,当空鼓面积大于10000mm2时,将空鼓部位切除,重新搭接贴上等量的碳纤维片材,搭接长度不小于100mm。

6、质量保证措施

1)粘贴碳纤维加固时,必须将装修面层清理干净,露出结构本身,碳纤维片材的粘贴要严密,以保证其与结构同步工作。

2) 施工工程变更一律以设计单位的书面通知为准。

3) 严格按照工序质量程序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7、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内的配电箱严禁任何非专业电工人员动用,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2)碳纤维片材为导电材料,施工碳纤维片材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3)碳纤维片材配套树脂的原料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4)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风良好。

5)在室内进行梁、板打磨时,操作人员必须作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如:扎紧衣领、袖领,带上口罩等。

6)高空作业应时刻留意脚下以及工作环境的安全性。脚手板要求铺与架子管绑扎牢固,严禁出现探头板、悬空板。

四、质量保证措施

1)、人员的安排:在项目经理部的领导下,委派施工班组长负责对整个裂缝修补项目工程的测量工作。

2)、仪器的准备:因本工程是围绕原结构进行裂缝修补施工,工程轴线的控制应以原结构为依据,按图示尺寸计算,无需控制平面轴线的仪器。5米卷尺一把。

3)、施工时保持混凝土表层干燥,在达到要求后,方可施工。施工前应该按设计图纸放线定位。

4)、采用碳纤维检测仪进行碳纤维布片材粘贴的施工质量检测

五、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参加施工人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

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防滑胶鞋,严禁酒后上班。对现场的操作人员进行消防保卫知识教育,对施工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安全防火知识的教育,从思想上使每个职工重视安全防火工作,增强安全防火意识。

3、施工中电设施的安装、维修,均由正式电工负责,严禁私自乱接。

4、坚持安全消防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清除,防止工伤、火灾事故。

5、模板安装过程中所使用周转材料堆放必须按施工指定地点堆放整齐。

6、在周转材料使用后,未用完的材料应平放在楼层中,严禁放在楼层边或竖直斜靠在架体上。

7、施工过程非机电人员严禁随意玩弄机电设备。

8、施工中对破损和无漏电开关的电器严禁使用。

9、严禁金属物接在线上拖过和扎在临时用电线上,施工现场严禁抽烟和随地大小便。

10、尽量避免在同一空间立体交叉作业,以免掉物伤人。

11、所有扣件均必须扣牢、拧紧,防止扣件打滑、脱落。

12、因作业必须时及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方可恢复。


、推广豆丁施工-公众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钢构人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搜索工程类文章,就用钢构人网站。 https://www.ganggouren.com/2018/11/bb01705bc9/

钢结构地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ganggoure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7176215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5674572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