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古今中国
讲究月之圆兆人之团圆
月亮承载了我们的思乡之情
也寄托了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实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们
都对月亮有着不可名状的崇拜
于是在许多地方
都诞生了以月亮为灵感的建筑
1
台湾月亮桥
月亮桥本名锦带桥
位于台湾台北的大湖公园
石拱桥弯弯的圆拱
像月亮一般圆润美丽
月亮桥的形体
也是中国传统拱桥的样式
水中倒映的澄澈
更赋予拱桥月色般的宁静
2
迪拜月亮塔
Crescent crescent moon Tower Dubai
「新月」
象征伊斯兰教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光
这个文化与信仰的概念
即将被落实在迪拜
Za’abeel公园的新地标
将是一个超大的新月造型建筑物
这一轮从天上摘下来的新月
为迪拜的地标建筑物开启新的里程碑
从3D规画图的比例来看
月亮塔的占地和高度都十分惊人
优雅之月 3
两半月亮文化中心
Two Moon
这座建筑很有趣
方案灵感来源于一部名为《偷月情》的电影
在咖啡店和画廊环绕之中的私人文化中心
自由宽松的空间中涌动着如电影般的暧昧欲望
方形体量如同经历了一次球体的撞击
留下了两个大小不一的凹陷
凹陷的空间有如明月
从不同的角度看去或盈或亏
呼应着建筑设计的主题
右侧的凹陷空间内伸出了一个小小的阳台
似乎在诱惑着路人上前一窥
而在左侧的对应位置上
长长的条窗划破表面
内部空间若隐若现
同时,这些圆形开口也带来了通透感
让在高墙环绕下的顶层花园不至过于压抑
看似随意排布的小圆孔
实则是两位住户各自的星座序列
这座方形建筑
在月亮和星星的点缀之下浪漫异常
4
月牙形住宅
House K
藤本壮介设计的这座House K
是一座月牙形状的狭长住宅
位于日本大阪东北部密集的城市结构中
建筑师希望室内与花园还有外景能融合在一起
于是产生「屋顶=花园」的构想
最后诞生了一个月牙形锐山体
这个建筑就像一座缓缓升起的山
山坡下是生活空间
山坡上是花园
介于半自然和半人工的山地景观般
在坡上开窗洞为室内引光通风
坡上放置的树木宛如浮在屋顶
这样似乎只能在日本漫画中呈现的场景
却真的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5
太原南中环桥
南中环桥是连接太原南部
汾河两岸的一条重要通道
主桥桥型设计构思源于
太原市八景之一的「蒙山晓月」
在夜景中从侧面看该桥
仿佛一弯新月从波光粼粼的水面升起
配上汾河开阔的水面
更表现出「明月罩龙城」的美景
体现出「汾河晓月」的旷远悠长
从桥的两端看,又如一只大雁
其技术难度与同类型桥梁相比
堪称世界一流
被建筑业内的人士称之为
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雁
6
月形住宅
这个月形住宅
由日本坂茂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住宅平面呈现半月状的C形
高抬于场地之上
起居室围绕一个玻璃包裹的楼梯排布
楼梯从首层一直延伸到结构的底部
一个深深的弧形的横截面形成地面形式
墙壁和天花板都由滑动玻璃门定义
突出了北侧的景色
框定的视野聚焦远处的富士山
同时又阻挡住了不必要的邻里风景
住宅的深度由起居室体现出来
通过壁炉和烟囱支撑着悬挑起了屋顶
7
湖州喜来登温泉度假酒店
湖州喜来登酒店又称月亮酒店
是中国首家水上白金级七星级酒店
由马岩松 MAD设计
坐落于浙江湖州南太湖之滨
被称为「太湖明珠」
设计从中国古典建筑中汲取灵感
融入湖州水墨文化气息
力求以现代的手法表现水文化
拱桥是中国古典建筑一个重要的元素
这便是酒店外观拱月形的由来
建成后的酒店倒影在太湖中
泛起圈圈涟漪
就像是一轮明月倒映在湖水中
8
杭州大剧院
Hangzhou Grand Theater
杭州大剧院由加拿大著名剧院设计师
卡洛斯·奥特设计
银色金属屋面由进口钛板铺设
象征着明珠
大斜面双曲玻璃幕墙
象征一弯明月
大剧院前6000平方米的广场浅水域
象征杭州西湖
总建筑师卡洛斯·奥特这样形容:
杭州大剧院整个建筑在总体上朝向西子湖, 以不卑不亢的姿态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尊重和爱戴; 新月型的主体建筑面对宝山, 谦虚地仰望着山上的宝塔, 而从宝塔往下看大剧院时, 犹如富有诗意般的一弯月亮, 同时也是一樽城市的雕塑。
9
阿塞拜疆月亮酒店
韩国Heerim Architects
为阿塞拜疆里海湾设计了
阿塞拜疆月亮酒店
设计师从《星球大战》获得灵感
一个是满月造型
叫满月酒店(Hotel Full Moon)
如同一个充满了流线美感的圆盘
在侧上方还有一个嵌进去的同样圆滑的洞
是一个35层高的豪华酒店
与满月酒店连接的平台绵延起伏
衬托着酒店如同海面上升起的一轮明月
另一个是新月酒店(Hotel Crescent)
呈月牙形状,拱形设计
新月酒店共设计32层
中秋起源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中国第二大节日
民俗专家介绍说,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盛行于宋朝,是中国第二大节日。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中秋节的命名来源于中国的农历,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又因八月十五这一天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于是中秋又有“月节”“月夕”“八月半”“八月会”“追月节”等与月有关的名称。此夜,人们仰望圆月,渴望与家人团圆,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中秋节”这个词在古代很早就出现了,但是那时候中秋节还没有成为正式的节日。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宋朝时,中秋节逐渐盛行。到了明清时期已经成为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个团圆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身在异地的游子们都纷纷回家与家人团圆,共庆中秋佳节。在唐代,中秋节期间主要是赏月、玩月。北宋时期,则以祭拜月亮为主。南宋时期,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后来许多地方又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以一首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作为结尾,愿中秋和乐平安。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来源:设计旮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