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形态钢结构设计培训班

首页 建筑结构-公众号 重要消息丨协会标准《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规程》编制正式启动

重要消息丨协会标准《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规程》编制正式启动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2016]038号文的要求,工程建设协会标准《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弹塑性分析技术规程》列入制定计划,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编单位,该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归口管理。

2018年8月27日,《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弹塑性分析技术规程》编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标志着规程的编制正式启动。《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杂志社对此次会议进行全程报道,并对主编及编委代表进行了专访。

会议内容

会议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朱爱萍秘书长主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标准规范处姜波处长助理到会并讲话。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杨志勇研究员、陈才华高级工程师两位主编及编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

参会专家合影

姜波处长助理代表主编单位对到会的同志表示欢迎,并勉励大家积极做好标准的编制工作。朱爱萍秘书长代表主管部门宣布编制组成员名单,介绍了规程编制的主要过程及关键节点,并强调了规程编制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保质保量的完成编制工作。

会议现场

编制组第一次工作会议由朱爱萍副研究员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吕大刚教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罗开海研究员、杨志勇研究员、陈才华高级工程师,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东亚博士分别做了“欧洲规范整体介绍及本规程编制借鉴”、“中美抗震规范对比研究”、“非线性分析技术与软件进展”、“非线性分析技术在复杂工程中的应用”、“超限工程弹塑性分析实践”等专题报告。杨志勇主编介绍了规程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编制大纲、技术路线、进度计划安排及主要工作方式等内容。编制组成员就规程编制大纲、人员分工、工作安排展开了讨论。根据会议讨论结果,确定了规程的章节编排、人员初步分工及编制进度计划。初步计划2019年3月形成规程初稿,2020年1月形成第二稿,2020年5月发布征求意见稿,2020年9月召开规程审查会,2021年1月完成报批稿。

编制组成员名单

后续编制组将严格按照编制进度计划和任务分工开展工作,关于规程包含范围、部分章节设置等内容,编制组将在后期工作和讨论会中进一步明确。

主编及编委代表专访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杂志社作为独家媒体,对主编及编委代表进行了专访,以下是采访的主要内容。

杨志勇 主编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非常荣幸,这个启动会我们作为独家媒体来采访。杨博士,请问作为这本规程的主编,您是如何定义这本规程在行业中的定位和意义呢?

杨志勇:这本《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弹塑性分析技术规程》现在受到了行业内比较大的关注和重视,今天是启动会。这本规程的意义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方面,现在复杂超限工程越来越多,而且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的安全也受到大家比较大的关注,非线性分析作为一种精细化分析的手段,可以很好地起到保证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安全的作用。第二方面,结合这种超限工程,非线性分析的应用将会更多地往普通结构工程中延伸,可以更好地促进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专业的技术进步。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您能不能介绍一下这本规程主要编委的情况?

杨志勇我们邀请了国内著名高校的一些知名教授,还邀请了国内工程与设计行业的一些知名专家,这些编委都是国内在非线性分析方向上做得很优秀的高校老师和专家。编委的阵容很强大,给我们的压力也比较大,因为确实都是行业非常顶尖的一批学者;同时也让我们有信心,因为这些编委代表着这个行业比较高的水平。我们自己也挺期待的,希望两年以后这本规程能够真真正正帮助大家做好非线性分析,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陈才华 主编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您是弹塑性分析经验非常丰富的专家,您觉得在目前的工程设计之中,对于普通工程师而言弹塑性分析的难点在哪?

陈才华:我个人觉得,与弹性分析不同,弹塑性分析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同的软件、相同软件不同的人计算出的结果可能会有较大差距,这是现在面临的最大困难。我们希望通过规程的编制,对材料本构、单元处理、模型建立、求解方法等方面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弹塑性分析形成一定的约束和标准化,使计算结果比较一致或大致接近。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我们预想一下,这本规程面世执行之后,对设计行业的要求会提高吗?还是像您刚才说的,只是把现在运用的技术或者原理标准化?

陈才华:这本规程的主要目的是使非线性分析更加规范化,并不是直接去提高对设计的计算分析要求。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现在一些小规模的设计院可能不具备独立进行非线性分析的能力,并且对量大面广的普通建筑的设计,也是不进行非线性分析的,将来这本规程面世后,标准化的指导可以把非线性分析的门槛降低,会有更多的设计人员、在更多的设计项目中应用非线性分析,有助于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和整个行业的设计水平。

吕大刚 编委代表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您对欧洲规范的研究非常深入,对此次参编弹塑性规程,您认为有哪些可以借鉴的?

吕大刚:在启动会上,我把欧洲规范的钢结构、混凝土、组合结构还有抗震这四个方面涉及非线性分析的内容做了简要介绍。总体来说我提了以下几个建议。一是欧洲规范比较注重塑性分析,这是一个最保底的分析方式,也是我国规范需要考虑的。二是欧洲规范非常关注钢结构的缺陷,尤其是几何缺陷考虑得比较详细,我国规范这块考虑的不是很多。三是欧洲规范对二阶效应有比较详细的规定,这也是将来我们编这本规程需要注意的地方。四是欧洲的抗震规范对静力非线性和动力非线性分析都有详细的规定,可操作性很强,并且非常强调整体性的分析,这也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目前国内的弹塑性分析技术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吕大刚:从非线性分析应用需求的角度来讲,我们国家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因为咱们现在有大量的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采用非线性分析技术,所以我认为最近十年在非线性分析的应用方面,我国在国际上应该是领跑。在分析软件方面,与国外非常丰富的非线性分析软件相比,我们国家真正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上公认的非线性分析软件还较少,还是需要提升的。另外,如何使用非线性分析的计算结果进行结构的性能评价,与国际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性能评价的相关工作中,虽然高校、企业院所做了大量的实验,积累了大量资料,但是在资料的整合和科学的评价标准等方面还需要提升。

罗开海 编委代表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通过您的介绍,我们知道中美规范还是有一些相同之处的,您觉得我们主要可以借鉴的有哪些?

罗开海:世界各国的抗震设计规范均是根据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承受能力、科学技术水平、工程实践习惯等因素而制定的防灾减灾技术对策,目的均是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减少或避免人员伤亡。从这个意义上讲,中美规范是相通的。但是,在具体的技术对策上,由于经济能力、技术水平和工程习惯的差异,还是存在诸多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抗震设防思想、设防水准、地震作用取值等方面的差异明显。总体上来讲,美国规范近期的一些发展动向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比如基于一致倒塌风险的抗震设计理念、基于动力非线性分析的抗震设计方法等等。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中美规范在弹塑性分析领域将来是趋同的发展么?两者的差异会越来越小么?

罗开海:对于地震作用来说,弹塑性分析方法作为一种地震作用效应分析的技术手段,其本身是没有国界的,因此,中美规范有关弹塑性分析方法发展动向,长远来看,趋于相同是必然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承认,由于两国的经济能力、技术水平、工程习惯等因素的差异,在具体的技术规定或落实对策上,必然会存在着一些差异,但这些差异大多是落实手段和表达形式等次要方面的,一般不会是本质上的。

安东亚 编委代表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您非线性分析做的比较多,您认为这次规程的编制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安东亚:非线性分析我们做了很多年,现在大家对非线性分析这种手段越来越重视,对这本规程也比较期待。但这么多年应用下来,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这项技术本身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包括在计算分析层面上存在具体操作的问题,在计算结果的合理使用上会有不同的做法,不同工程师在把握的尺度上也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希望通过这本规程的编制,能够把一些目前相对比较成熟的技术做法、行业认可度比较高的观点和认知上升到这本规程中,尽可能使这本规程能够更好地指导、分享这项技术,更好地发展并服务于工程项目。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这本规程出版以后,对实际工程的设计有哪些影响?

安东亚:在这本规程编制之前,非线性分析技术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年,在工程上也有很多应用,但是大家没有非常地统一,存在很多差异性。这次规程的编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形成规范化,能更好地推动这个技术的完善,进而更好地指导设计,让非线性分析成为一种更好的辅助设计的手段,最终使我们的设计更安全、更合理、更科学,我觉得这也是这本规程编制的一个目的。

陆新征 编委代表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现行的抗震规范是通过小震弹性设计,再加构造要求,以期实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这本弹塑性分析技术规程对实现三水准的抗震目标是怎么考虑的?

陆新征:首先这本规程是要服从于国家级的强制标准,此外很多在国家标准里面没有规定,或者现在还没有完全成熟不便于在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内容,可以在这本规程中去体现。所以抗规规定的这个性能水准,是要完全遵守的。那如何达到这个性能水准,特别是在设计阶段,结构在中震或者罕遇地震下进入非线性以后,如何衡量结构的性能,确保它达到抗震的要求,现在抗规没有给出很绝对的说法,这也是这本规程能够发挥作用的地方。所以我的理解,这本规程应该是对实现抗规中震和罕遇地震下的抗震目标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上的支持。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这本弹塑性分析规程与抗倒塌规范之间有哪些相同和差异之处?在设计中二者如何更好地协调和配合使用?

陆新征我觉得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各有各的侧重点。抗倒塌是结构的一个重要性能目标,抗倒塌不外乎有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对倒塌本身的定义,第二个是如何评价一个结构抗倒塌的能力,第三个是如何通过设计或者构造实现抗倒塌的目标。从这三个层级来说,非线性分析是其中的一个手段。比如要评价结构的抗倒塌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化算法去评价,也可以通过非线性分析去评价。同样,要保证结构具有抗倒塌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很有效的工程措施或者构造措施来达到,也可以通过弹塑性计算来检验它的抗倒塌能力。所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弹塑性分析规程能够在非线性分析方法上给出一些真正切实有效的措施,那么将来在修编抗倒塌规范的时候就有很多工作可以去参考。

▶9/6-7·景德镇:第三届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研讨暨工程观摩会

▶9/14·上海:从设计到建造——2018“筑木·筑竹”论坛会

▶9/16-18·大连:第五届建筑科学与工程创新论坛

9/16-21·日本:第四批日本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与运营管理考察团

▶9/16-21·日本:第三期日本装配式建造技术与内装工业化研习考察团

▶10/18-19·重庆:土木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国际研讨会

▶10/20-22·重庆:第16届国际风工程与结构工程高级培训班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荷载规范解密(第一季)开课啦!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研修班火热报名中!

2018年企业学习年卡抢购

点击此处可查看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微信过往文章,也可通过关键词搜索你喜欢的内容。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

减震技术

网上书店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喜欢就置顶哦!

合作/投稿/转载请加QQ:80327128或455323924

点击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报名参加第三届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技术研讨暨工程观摩会”。

欢迎关注中国建设科技集团微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钢构人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搜索工程类文章,就用钢构人网站。 https://www.ganggouren.com/2018/09/5048e1608d/

钢结构地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ganggoure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7176215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5674572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