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来源:视知(ID:shizhimedia)
作者:董冬
1970年
10平米的东京乌托邦
生活在地狭人稠的国家,日本人似乎天生有忍受狭小空间的能力。比如说哆啦A梦睡在壁橱里,并不是因为哆啦A梦是只猫,而是因为睡在壁橱里对日本人来说是件很寻常的事。
▲睡壁橱的二次元版
▲睡壁橱的三次元版
上世纪70年代,一位叫黑川纪章的建筑师横空出世,上承厉勤节俭下启现代生活,将鸽子笼式的生活方式推向了顶峰。
▲就是这位兄台
他设计出了一种小而全的“胶囊房屋”,每间面积10平米。
▲舱室内部,差不多是这个样子
1970年,在东京都中央区银座,140个这样的“10平米小盒子”被密集堆叠起来。
1972年,工程竣工,小盒子们构成了一座“搭积木”式的大厦,叫做魔方大厦(划掉)……叫做中银胶囊塔(中银カプセルタワービル)。
▲1972年,初建成的中银胶囊塔
按照建筑师的规划,这些房间螺旋而上,每一个房间都是同样的面积、同样的配置,每一户居民都是平等的。
他甚至计划每隔几年,就把大楼拆散重新拼装,这样每一户居民都能看到不同的风景、享受不同的光照和空气流动。
总之,在他的设想中,这将是一个社会主义的、绝对平等的建筑乌托邦。
为了解决城市问题
建筑师们都科幻了
然而这个乌托邦的诞生,却是日本经济走向泡沫的预兆。
197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大量人口涌入大都市,交通、居住等基础设施,毫不意外地跟不上形势。
▲日本摄影师荒木经惟拍下的70年代列车车厢
同样毫不意外的是,进入70年代,日本的地价开始飞涨,并带来了随后的房价飙升。
这个景象,中国人民肯定不会陌生:
于是一群建筑师站出来,试图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排忧解难。他们把城市和建筑看做有生命的东西,有生长、变化和衰亡,应该顺应这种变化,用新技术来解决人们的居住和生活问题。这一派叫做新陈代谢派(Metabolism)。
黑川纪章就是其中之一。
他们提出各种脑洞大开的构想,比如说“塔状都市”“海上都市”“新宿电车再开发计划”等等。总之,都是想方设法解决城市“住不起、住不下”的问题。
比如该派建筑大师菊竹清训提出的“塔状都市”,设想在城市中建造巨塔,塔里面有各种完善的功能,能够满足人们衣食住行购物运动上学等等各种功能,一座巨塔,就是一座城市。
建筑师丹下健三提出《东京计划1960》,准备把城市盖到海上去,听海浪把三居室轻轻地摇。
相比之下,黑川纪章的胶囊大厦还是比较保守的。只不过因为都是一个方块加一个圆窗户,被人吐槽像洗衣机。
▲确实像
中银胶囊大厦刚刚竣工的时候,东京银座附近的房价是80万日元/㎡左右,根据当时的汇率相当于人民币约3.48万/㎡,之后一路飙升。泡沫经济时代,银座的房屋均价高达约10万人民币/㎡。其中的最高纪录接近每平米100万。
嗯,这里说的是美元。
泡沫之后的胶囊塔
是什么样子
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日本房地产泡沫在上世纪90年代破灭,东京房价跌幅超过70%。现在银座附近的房价,大约合人民币6万/㎡左右,比泡沫时期少了差不多一半。
而开发这座胶囊大厦的公司,早在大厦建成之后第二年就破产了。
今天的中银胶囊塔,沦落为一座破败的公寓,因为年久失修,设备老化,热水系统早已瘫痪,早年建造时使用的石棉从墙体泄露,也造成了空气污染。
不过,由于占据了市中心的黄金地段,依然有人居住。它的每个房间月租6万日元,相当于4千元人民币。
▲住在胶囊公寓里的P先生,普通公司员工。自己买了张210厘米的床,比房间宽了7厘米,塞不进去,只好退货重新买。
你也可以花470万日元,也就是31万元人民币,购买其中一间10平米的小屋,地处东京银座,永久产权。
这座公寓的业主们几次想要把它拆毁重建,但都没有成功。它依然是建筑界一座先锋作品,被来自全世界的建筑迷所朝拜。
总而言之,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今天中银胶囊塔依然生死未决地立在东京中心,曾经的风光和落魄的现实,让它成为日本地产泡沫时代的见证与纪念碑。
如果你路过这座传奇的公寓,你还会看到门口贴的一张纸:
——物业
参考资料:
-
《中国における大都市問題と日本の経験》,张兵
-
《高度経済成長》,ウィキペディア《「生きている」建築、再評価 菊竹・黒川ら参加「メタボリズム」半世紀》,朝日新闻《在东京用Airbnb,我睡进了日本现代建筑史里》,klook旅行
-
《中銀カプセルタワーお宅拝見》,西村まさゆき
-
KLOOK客路旅行
来源:视知(ID:shizhimedia),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咨询和建议,请加下方小编个人微信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