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2018年7月6日唐山市丰润区人民政府发布紧急通知,称当前丰润区大气污染严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高不下,近期将出现连续污染过程。区政府决定自7月6日20时开始,在确保安全生产和应急抢险的前提下,执行应急减排措施。此次应急减排措施具体解除时间将另行通知。
具体减排措施如下:
一、工业企业减排
1、钢铁行业。天柱钢铁、新宝泰钢铁烧结机、竖炉、石灰窑限产50%。
2、电力企业。大唐热电要确保颗粒物达标排放,其余污染物再减至超低排放限值60%以下。
3、铸造、锻造企业停产。
4、建材行业。水泥、砖瓦窑、玻璃棉、岩棉、耐火材料、石膏板、矿渣微粉生产企业、独立石灰窑全部停产。
5、涉VOCs行业。涉VOCs工序停产。
二、移动源污染减排措施
全区钢铁、电力、水泥、化工等重点用车企业不允许运输车辆进出厂区。
三、扬尘污染减排措施
1、各类施工工地要在严格落实扬尘治理“六个百分百”要求的前提下开展施工,混凝土搅拌站和砂浆搅拌站要在严格落实扬尘治理要求的前提下作业。
区建筑扬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力量开展不间断巡查,对不能达到“六个百分百”和扬尘治理要求的施工工地、混凝土搅拌站和砂浆搅拌站,一律停工停产。
2、对城区道路、国省干道进行全覆盖清扫、吸尘和冲洗。所有企业的料堆和料场必须严密苫盖并洒水抑尘。
3、区交运局、交警九队、区环保分局要加强对货运车辆超载、飘洒扬尘、尾气超标的检查监管,特别是要开展夜间执法检查,保持高压执法态势。
通知原文如下:
河北唐山丰润区水泥生产企业名单
很多网友对此事炸开了锅
这样的政策远远不止唐山市丰润区一个地区,另一个北方大省也有类似政策。
为全面贯彻落实《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8年行动计划》(晋政办发【2018】52)号文件精神,提升夏季空气质量,减少水泥熟料生产排放物对大气的影响,促进节能减排,根据山西省水泥熟料企业联合诉求和行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省经济信委、环保厅针对山西省水泥熟料企业夏季错峰生产时间进行了规定:
2018年7月5日-7月24日,共20天,停产地区:太原市、大同市、阳泉市、长治市;
2017年7月15日-8月3日,共20天,停产地区:晋城市、朔州市、晋中市、运城市;
2018年7月25日-8月13日,共20天,停产地区:忻州市、吕梁市、临汾市。
随着停产、限产潮的来袭,一波一波的涨价潮也应声而起。
大家是否还记得,2017年下半年34家混凝土企业联合发告知书通知从2017年9月15日开始涨价。
从2018年5月30日开始到6月7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第一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就全部进驻到位。其中,人员出动高达1.8万人次,堪称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督查。
环保督查的背后,是不可避免的“上效下行”问题。地方政府盲目“一刀切”,大多数建材企业无辜躺枪,那么,这些企业都遭遇了哪些问题执法?建材企业的基层群众的利益又如何保障?
01 中小建材企业遇到哪些“坑”
盲目“一刀切”,一律被关停被搬迁。
我们看到强拆来了,威胁来了,砸车,抓人来了!“多头执法、制约有限”等问题,才使更有力度的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应运而生。“环保部作为,乱作为”终于还是老百姓买了单!
随机抽查的357家企业,188家企业正常运转,169家异常。而正常运转的企业中,又有的宣布出售。
169家异常企业名单中,122家企业选择关闭,18家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29家企业搬迁。
在环保风暴下,中小企业是越来越不好过了,纸箱厂关停、喷漆厂关停、塑料制品厂关停,原材料疯狂,板材加工,五金配件、不锈钢玻璃等配套厂关停,涨价要疯狂,有些企业连订单都不敢接了,停止成产还代表有生存希望,但不遵守规则生产,就会永远不准生产!
强拆成常态,企业和员工何去何从?
二十年前,没有一个规范给他们,怎样保护环境。今天,一声令下,只有停产!但之前又有谁去引导规范环保?标准细节?有谁帮助过执行吗?企业需要生存总会配合。试问环保整改设备与文件就会是天价成本吗?做工厂的设备成本总体都略知,难道环保设备成本就会贵吗?
厂房被拆,老板娘坐在地上失声痛哭
至于基层员工,他们怕失业、他们需要拿工资养家糊口,家中田地征了,想种田没地,就算有地也不够二分,何以养家糊口?他们需要就业,将来何去何从?
02 躺枪中伤的受害者,能否维权?
答案是:必然可以!
个别地方简单粗暴地对相关企业停工停业停产,其中有不少建材企业被误伤。这种情况下,企业是可以申请行政赔偿的,包括时长以及金额额度等赔偿范围。这次,我们不必继续吃哑巴亏了!
03 明确禁止环保“一刀切”
各大媒体积极响应声援!
“一律关停”“先停再说”等对付中央环保督察的做法将被严禁!
近期,第一轮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情况“回头看”陆续启动,生态环境部制定了《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防止一些地方在督察进驻期间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集中停工停业停产行为。
中央环保督察开展以来,动真碰硬,成效显著。但是,个别地方平时不作为、临时乱作为,一到督察时就简单粗暴地对相关企业停工停业停产。
这种简单粗暴“一刀切”的做法,不仅会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也会影响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比如在建材业,如果中游的石材企业突然被关停,就可能殃及上游的刀具企业稳定接单,下游的建筑业采购也会遭遇价格异动。
“一刀切”看似一视同仁,实则有碍市场公平竞争。对无证无照的污染企业应该坚决整改,确需关停的要依法关停。但在个别地方,一些已经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转型升级、环保达标的企业也被一并限电停产,无疑会影响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
对此环保部一发文,各大官方媒体纷纷响应。
△环保部
△人民日报
△北青报
△新浪新闻中心
△生态环境部
04 关于环保“一刀切”的思考
①环保督查,不是为了覆灭产业,而是为了振兴未来。数十年的工业建设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现在已经到了转型期,非治理不可,但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②引导整顿与执行。企业需要一个好的生态环境,同样也需要不断发展,为自己打造未来,坚持发展与环保并重的理念。
③受害者勇于维权,善于维权,拓宽有效的维权渠道。
④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能说一套做一套。
环境保护本是一件好事,但不可操之过急,甚至盲目搞全地区、全行业停产“一刀切”。
这样的问题,你怎么看? 欢迎在页底留言。
来源:水泥人网、水泥内参等网络平台,“转自:”公众号编辑汇总,转载请注明。
咨询和建议,请加下方小编个人微信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