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形态钢结构设计培训班

首页 钢结构-公众号 【钢结构·资讯】2018第六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盛大开幕

【钢结构·资讯】2018第六届清华同衡学术周盛大开幕

↑ “钢结构”关注我们

2018第六届清华同衡学术周于5月21日盛大开幕。本届学术周以“空间·空间·空间”为主题,继首日的巅峰讲坛和自由论坛之后,还有持续5天的14场专题分论坛,围绕多个细分议题,邀请城乡规划及相关行业专家学者展开深入探讨。

5月25日下午,“结构设计创新”分论坛盛大开幕。由清华同衡建筑分院节材研究与结构优化中心和钢结构设计研究所共同承办,中国建设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钢结构》杂志社、《建筑结构》杂志社媒体支持。论坛在清华同衡副总工程师王昌兴先生的主持下拉开序幕,来自清华的多位专家围绕“结构设计创新”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

主题报告

01

从力学机理思考

大跨度结构设计问题

刘彦生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总工程师

刘彦生先生从结构设计创新谈起,指出结构设计本身就是以固体力学为基础上的技术创新过程,即是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做到结构最有效、成本最优。结构创新的动力在于需求,基础在于材料,核心在于体系,手段在于理论,实现在于施工,验证在于试验。

大跨度结构的控制作用的一般是重力荷载和风荷载,在刚度、强度和质量三个重要参数里,刚度会影响结构的变形和内力分配,刚度设计是结构设计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就需要提高结构的刚度效率。大跨度结构应首选刚度效率高的体系,即受拉优于受压、受压优于受弯。

设计当中追求的是可靠度的一致,根据不同构件破坏对结构整体造成的影响,确定不同构件的重要性,重要性不同的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

02

《高强钢结构设计规程》

编制及其研究进展

施 刚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

施刚先生对《高强钢结构设计规程》编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介绍。高强钢承载力高、初始缺陷影响小,可以降低钢材用量,低碳环保,这是高强钢研究和工程应用的出发点。在国内外许多项目中已实际采用了高强钢,效益显著。

《高强钢结构设计规程》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编、34家单位参编的建设部标准。施刚先生从06年开始进行高强钢研究,从材料做起,做到截面、连接节点和体系,通过一整套的研究,为规程的编制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规范已完成了1.0版本。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对材料的强度、螺栓及焊缝、构架截面特性等给出明确的规定,并进行了大量高强钢柱子、框架的抗震性能试验,为规范的编制提供可靠的依据。

03

轨道交通周边

高层建筑减振方法研究

潘 鹏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

潘鹏先生系统介绍了地铁周边建筑隔振的方法,共有振源隔振、传播途径隔振和建筑物隔振三种,并用两个实际案例详细阐述了两种新型的传播途径隔振和建筑物隔振方案。

传播途径隔振:建筑位于地铁边,通过在施工肥槽内设置轴向刚度大、剪切刚度小的减振器进行隔振。通过基本参数校核、有限元分析确定隔振方案,然后通过现场模型试验、完成后的工程验收确定隔振方案的有效性。最后实测结果表明,隔振效果显著,隔振后结构振动满足规范要求。

建筑物隔振:建筑位于地铁上,竖向振动显著,竖向振动隔振常用方法为弹簧隔振支座隔震,但该支座造价较高,橡胶支座便宜,但不能隔断竖向振动,潘鹏教授研发了一种厚肉型橡胶支座,采用该支座后,造价大幅降低,实测的建筑竖向振动大幅较小,隔振后结构的振动满足规范要求。

04

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

陆新征

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

陆新征先生详细介绍了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的研究及应用情况。经过10年的工作,陆新征先生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模、计算、可视化及应用城市化弹塑性分析方法,针对城市里面不同的建筑物,通过构建精细化建筑模型和非线性多自由度层模型,输入合适的地震动进行地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可以获得建筑的地震响应和震害演化过程。将动态建筑地震响应和城市高真实感3D模型相结合,还可以得到较高真实感的震害预测可视化结果。与国际主流的易损性城市灾害预测方法相比,城市弹塑性分析结果是基于结构的动力响应,而不是基于统计数据,因而适用性更广、准确度更高。

缅甸地震时对地震现场56栋建筑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与实际震害基本一致,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对清华大学和唐山进行了震害预测,评估了二者震害后可能的损失情况。并进一步结合无人机航拍技术实现快速建模,半天时间就完成整个新北川建筑的模型。

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可用于震前防灾规划和震后应急响应。九寨沟地震时在震后两小时获得真实地震动,震后5小时就给出了地震评估报告,与实际震害结果基本一致。该系统还可模拟震后火灾蔓延和烟气分布的过程。

05

地下空间优化与无梁楼盖研究创新

王昌兴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 副总工程师

付学宝

清华同衡节材研究与结构优化中心结构工程师

王昌兴和付学宝先生对地下空间优化与无梁楼盖研究创新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首先,对地下空间不同楼盖体系的经济性和层高进行对比,明确了无梁楼盖体系在经济性和层高上的优越性,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其次,针对无梁楼盖事故进行深入分析,指出了无梁楼盖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比了无梁楼盖和有梁结构体系在承载力和延性上的差异,剖析了无梁楼盖事故多发的原因。

最后,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大斜托板无梁楼盖结构体系,在充分利用无梁楼盖高性价比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无梁楼盖的受力性能,提高无梁楼盖的安全度,保证结构的安全,避免无梁楼盖事故的发生。并对单跨和多跨大斜托板无梁楼盖体系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无梁楼盖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设计建议,解答了工程界对无梁楼盖能否用、怎样用的疑惑,可有效推动无梁楼盖在工程中的应用。

(来源:清华同衡规划播报)

点击下方“”查看更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钢构人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搜索工程类文章,就用钢构人网站。 https://www.ganggouren.com/2018/05/b1f309e0db/

钢结构地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ganggoure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7176215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5674572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