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哲设计,文 / 曲哲 图 / 修修。
『 不是说有个会画画的画家,然后有个会写故事的作家,他们两个一加就会变成一本优秀的绘本。它需要两个人都有很深厚的积累和积淀,有一定的碰撞。』
—— 猿渡静子
满怀对绘本界的敬畏,我们踏上了第一本绘本的创作之路。时隔一年半,它终于面市了。(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网上书店(点击查看详情)及微信小店(点击查看详情)均有销售,欢迎选购!)
奇幻之旅现在开始。
奇幻的“震振震”之旅
创作之初,修修和我就在以下两个原则上形成了默契。
首先,不喧染恐怖和悲伤。地震灾害固然是惨痛的,但没有必要吓唬孩子。让小孩子在放松的游戏状态下接受正确的关于地震和抗震的知识,通过了解而免于恐惧,是本书的初衷。恐惧不是自由,免于恐惧才是。
其次,做中国的原创绘本。在本书之前,我最推荐的关于地震科普的绘本是引进自日本的《鼹鼠博士的地震探险》。无论从漫画形式,还是画面中的新干线、海沟和温泉,它都很日本。然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希望做的,是给全世界小朋友的中国原创绘本。
当你翻开它的第一页,看到下面的震后场景时,会感到害怕吗?无论城市还是乡镇,似乎都出了一些状况。画面中的建筑和场景,是否似曾相识?
除了以中国的建筑和场景作为创作素材之外,中国有别于其他许多国家的地震环境也值得介绍。
板块漂移理论都听说过吧?对于板块运动引发地震也不陌生吧?这些都没错。但是,我国大陆地区的破坏性地震主要是发生在板块内部而非板块边缘的板内地震。这在日本的绘本里可未必会提到哟。
在《震振震》里,用橄榄球队的争夺比拟板块之间的挤压,这样,板块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挤在一起的队友之间也存在不稳定的“断层”。
与《鼹鼠博士》等相关主题的绘本相比,《震振震》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它讲述的不止是地震本身,更多的是建筑抗震。毕竟,最根本最有效的防震减灾方法,是建造结实的房子。这是我们最希望植入小读者们的潜意识中的一粒种子。
下面这页可能是整本书里最有“灾难感”的一页了。即便如此,调皮的板牙猴,帮倒忙的小黑猫,也给灾难场景平添了几分诙谐。砌体墙,预制板,绝对不是日本或美国,妥妥的。
互动性强是《震振震》的另一个特点。为了让即使不认字、不识数的小读者也能了解共振,用四页的篇幅介绍了“共振箱”的制作和它的玩儿法。动手能力强的家长,特别是理工科的家长们,表现的机会到了!还在发愁怎么打发周末吗?找个纸盒子,在孩子充满无限崇拜的注视下亲手做个共振箱吧!玩儿一上午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下周还能继续玩儿。《震振震》里还有更多游戏等待你的发掘。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人类在建筑抗震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关于先进的抗震技术,孩子们不必也不可能知道其中的原理和细节,能够记住房子是可以抗震的,就足够的。
对于小学生,看到把隔震建筑解剖开的样子,即使并不完全理解其中的奥秘,隔震的基本原理想必也可以猜个大概吧。毕竟隔震的基本思想是如此简洁有力。
奇幻的“震振震”之旅,有待你亲自探索。它的问世,离不开许多人的参与和付出。下面进入致谢环节。
艺术与搞笑担当:修修
首先要感谢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吴修玲女士(修修)。作为活跃在艺术圈的新锐艺术家,修修的作品以其浓烈的个人风格赢得了国内外藏家的认可。更为难得的是,她还是搞笑的一把好手。
以“板块挤呀挤”为例,来感受一下修修作为《震振震》的艺术和搞笑担当的重要地位。
我画的示意草图是酱婶儿的。我把关于页面总体布局和主要内容的想法,以这样的形式告诉修修。剩下的,就靠她的悟性和走心程度了。事实证明,两者都爆表了。
修修完成的作品原稿是酱婶儿的。强烈的艺术风格有木有?奇幻的想象有木有?直接把呆萌日漫风甩开几条张自忠路有木有?!!!
Zoom zoom。我在示意草图上写的“围观的孩子”五个字,在修修笔下是这样的呈现。红螃蟹姐姐和黄蜜蜂弟弟的形象,做成头饰也是极好的。等等!右边那个红头发的小绿人儿是什么鬼?还穿着比基尼!
在下一页,当板块错动引发地震时,红螃蟹和黄蜜蜂都惊呆了,小绿人也吓得躲到了秋千上。艾玛,黄蜜蜂触角上挂着的原来是小绿人的秋千呀!这想象力我是服气的。
时而有朋友问我绘本是不是我自己画的。Nooooooo,不可能!把秋千挂在蜜蜂触角上这种事儿,咱能干么?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震振震》中随处闪现着修修的古灵精怪,让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体验。合作之初,过修修的名为《轮回》的系列作品之后一度有点儿担心那种画风会不会吓到孩子,现来完全没有必要担心——她的灵性,或许比我们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心性。
想要进一步走进她的艺术世界,请在Instagram上关注xiuxiutooslow,在那儿可以看到她的大部分作品(too slow?没错,她的微信公号叫“修特慢”)。为什么是Instagram?因为修修是走国际路线的年轻艺术家,江湖人称“吴有才”。
绘本付梓那天,修修在机器轰鸣的印刷厂车间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反复校核印刷品的颜色,废了一版又一版调了一遍又一遍再所不惜,力争最大限度地还原原作的色彩。她在专业上的较真儿和工作上的一丝不苟,令人敬佩。
深夜十点,修修在印刷厂认真校核最后一版的颜色
可读性的进击
当我们自以为找到了有效的合作方式让科学性和艺术性融合时,可读性发起了猛攻。
幸亏七仙女内测团(七位仙女已经成了七位妈妈)及时指出,不然可读性的短板恐怕会成为《震振震》的一大遗憾。
『 内容很丰富,形式很吸引人,但是对于像我这样的妈妈,翻开一页会有点儿懵,不知道给孩子从哪儿讲起。 』
—— 七仙女内测团团员
一语惊醒梦中人。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忽略可读性?其实也容易理解。我因为对内容了如指掌,即使拿着不加任何文字的原作,也能毫无障碍地给儿子讲得绘声绘色。同样,修修虽然对抗震工程并不了解,但经过一年多的浸染,也陷入书的内容之中,难以跳出来以陌生的心态反观了。
不怕有问题,就怕不知道有问题。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在每一页增设“亲子共读”模块,以导读的形式告诉家长翻开一页之后该从哪儿入手。
从构思科学内容和页面布局开始,这些东西其实就一直在脑子里,只不过时间长了习以为然,默认以为大家都应该自动知道。现在只不过把它写出来而已。
于是,从示意草图,到原创画作,再到可观可读的绘本页面,《震振震》离绘本越来越近了。
说到这儿要感谢一下李天虹女士。我从来没有这么称呼过她,太别扭了。她是我本科和硕士的同学,读研期间在同一间办公室的相邻工位上共同经历了2007年的疯狂牛市和随之而来的股灾(我从此金盆洗手退出股坛 [掩面哭])。
李天虹女士于清华校庆日在土木系“基地”前留影
作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资深编辑,李天虹从出版角度对《震振震》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在绘本创作之初,正是在李天虹的帮助下,综合考虑了书的开本、印张和成本,确定了画作的尺寸和数量。这为绘本的进一步创作和设计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在绘本中为与地震和抗震相关的名词添加英文,也是李天虹的建议。这些英文单词可能在以日常会话为主的教科书中很少碰到,但也很常用哟!
页边之外
《震振震》的创作缘起于我在小苹果树学堂给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准备的一堂抗震课。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要不是小苹果树学堂出了这道难题,我也不会想出“板块挤呀挤”、共振箱和地震桌这三个小游戏。在绘本的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学堂创始人、艺术家杜婕女士提出了不少热情的建议,比如索性让学堂的孩子们来画绘本,那画风一定也是非常好玩儿的。
杜婕女士在宋庄工作室的暖阳中静心创作
还要特别感谢金雷先生。正是他,最先提出把我在小苹果树学堂给小朋友们讲的抗震课做成绘本的想法。前几天跟他说起此事,他说“那全是你的功劳”。然而,没有当初他的提议,怎会有随后我们的努力。把最该感谢的人放在最后,一来突显其重要性;二来用他的照片镇场子也是极好的。请看。
金雷先生在北极享受午夜的阳光
好像是从去年开始网上流传一句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金雷先生一定不属于前者(有图有真相),但请相信我,他一定属于后者。他上过珠峰,去过南极,闯过北极;也曾送我几本他写的书,包括《北极熊的眼睛》、《邮品上的地球三极》。铁汉柔情跃然屏上有没有?别看他在上面的照片里一脸的霸道和拒人千里之外,现实生活中其实非常谦逊而洒脱。
此外,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地震局的资助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后 记
最后,将《震振震》的后记抄录如下。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它,并从中受益。
『
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脑回路却往往大相径庭。为了向小朋友们呈现一本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抗震科普绘本,修修和我经过一年多的磨合,最终形成了我先画出示意草图,她再做艺术创作的合作模式。示意草图确定科学内容,保证大到城市场景,小到一条裂缝,都是科学合理的;艺术创作则用有趣的人物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科学内容生动地表现出来。于是有了大家手中的这本绘本。从地震,到共振,再到抗震,我们希望科学性和艺术性在这本书中不是相互妥协,而是相得益彰。衷心感谢东方巴别塔和台海出版社为本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
格调面世
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
立即购买限量双签版
更多精彩等待童心的发现
(现在预订,5月14日开始陆续发货)
选择在“唯里乡居”出售限量双签版别有意味。唯里乡居是我在清华土木的两位系友伉俪一手为梦筑造的亲子空间,因时常举办富有人文气息的沙龙而蜚声圈内。6月2日我们将在唯里乡居这个诗意空间举办小读者见面会。为这样的人文理想家园添砖加瓦实属逸趣。
清华一脉,带给你品质人文生活。
关注“唯里乡居Welive”公众号
了解小读者见面会最新动态
▶5/12-13·杭州:新版《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 宣贯培训
▶5/20-29·德国: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生产与建造技术研习考察
▶7/26-29·呼伦贝尔:中国高耸结构第24届学术交流会
点击“此处”可查看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微信过往文章,也可通过关键词搜索你喜欢的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喜欢就置顶哦! 合作/投稿/转载请加QQ:80327128或455323924 点击下方“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购买“震振震——房子为什么摇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