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2017年是装配式建筑全面发展的一年,从整体规划到标准规范体系,从产业配套能力到建筑队伍建设,都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方面,钢铁产业产能过剩;另一方面,众多钢结构应用领域的开发还未进行或者广泛开展,尤其是一些民生领域。”
“随着装配式建筑各类配套文件和政策的到位,以及科技成果的推广,建筑钢结构应用的条件已经成熟。”
…………
5月20日,2018年全国建筑钢结构行业大会在上海举行,来自钢结构企业、钢企以及相关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的600多名与会代表就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绿色健康发展”的主题展开了讨论。
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条件已具备
“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建筑业的发展正迈向新的时代,推广装配式建筑发展、培育钢结构建筑将成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突破口,积极推进绿色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是我们钢结构行业的首要任务和历史使命。”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会长郝继平在致辞时表示。
装配式建筑主要分为现代木竹结构建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钢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是典型的绿色建筑,材料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具有良好的抗震延性,可持续发展、循环再利用的理念体现在建筑设计、施工、建造、拆除及异地重建的全过程。
过去几十年,建筑行业粗放型的发展在带动巨大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一是高能耗问题。据相关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既有建筑中99%为高能耗建筑;当年新建的近20亿平方米房屋中95%以上仍是高能耗建筑。二是高污染、高浪费问题。由于传统建筑行业耗能惊人,而耗能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息息相关,同时,建筑行业无论是原材料的生产、运输都伴随着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三是质量不可控问题。传统建筑行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质量依赖于各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过多的人力易造成建筑质量的不可控。
“面对当前的困局,我国建筑行业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进行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绿色发展之路,走工业化发展之路,关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化理念,推广绿色建筑,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即走工业化的发展道路,这是我国建筑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郝继平认为,2017年以来,在国家经济产业政策的引领下,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优势已经逐步显现:
一是政策的大力支持。2017年,住建部重点提出了全面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四大措施,包括出台《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完善装配式建筑标准规范、推动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发展等。同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出台了针对绿色建筑或是住宅产业化的专门性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与钢结构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相关企业迅速发展。在各种利好政策的大力推动下,一大批实力强劲的钢结构龙头企业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与装配式建筑相配套的其他企业百家争鸣,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企业也大量涌现。
三是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科研成果迅速转化。各大土建类高校组成以博导为首的科研梯队,在承担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规程编制的同时,结合国家重点工程开展课题研究,获得一大批科研成果,并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途径。与此同时,各大科研单位也加强了对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科研力量,促进了装配式钢结构技术进步。
四是市场的认可度越来越高。一座座代表当今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钢结构建筑在各个城市迅速涌现,如上海深坑酒店、北京的中国尊、上海中心大厦等,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钢结构建筑的魅力。同时,政府、房地产商还有越来越多的普通大众,逐渐认识到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推广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事业中。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潜力巨大
“结合数据,我们发现钢结构建筑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工业厂房、单层和多层厂房、仓储库房、大型公共设施等领域,但钢结构在居住类建筑中的应用比例依然偏低。”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副秘书长、建筑钢结构分会会长党保卫认为。
根据公布的行业年报,2017年钢结构产值为5100亿元,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例为2.38%。在建筑钢结构用钢量方面,钢结构用钢量占总钢产量的7.4%,较2016年增长近10%。“这显示,钢结构用钢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党保卫表示。
据悉,仅在2017年,全国有数十项关于装配式建筑的产业政策落地,相当一部分政策和文件对装配式建筑占比做了刚性约束。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力争10年左右的时间,使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
“装配式建筑中,约75%是钢结构建筑,如果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30%,那么钢结构产值占22.5%,这相对于2017年的2.38%是一个巨大的提升。同时,这对钢材需求也是一个利好。”一位钢结构企业代表分析。
钢结构在居住类建筑中的应用比例依然偏低,但是也意味着这会是一片“蓝海”。据悉,钢结构行业的《钢结构住宅技术标准》已经拟定完毕正处于报批阶段,而新标准通过,对钢结构住宅的发展会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这句话延伸开来,首先要像设计汽车那样设计房子,才会像造汽车那样造房子;最后才是像买汽车那样买房子。我们应该站在需求端,站在客户端来干这件事情。”杭萧钢构总工程师方鸿强表示。他认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一个建筑的完整有机体,包含与钢结构配套的绿色围护板材、门窗、新型装饰材料、整体厨卫产品,水、暖、电、气等的有机集成,是对楼宇自动控制、雨水收集、太阳能、地热源、智能化技术的综合运用。
方鸿强介绍,未来10年,考虑到钢结构住宅的购买者都是“90后”“00后”,杭萧钢构将通过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将智能化内容嫁接在住宅设计里面,形成完整的体系。“做到了上述设计,钢结构住宅的潜力将不可限量。”方鸿强认为。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契合我国当前的国情,符合我国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目标;能够促进我国建筑业回归产业化、真正走上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可以说是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不二选择与最佳代言。”郝继平强调。
面对装配式钢结构的巨大增长机遇,钢铁企业应该怎么做?“钢铁产业离不开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带动,要坚持与上下游产业合作与融合。钢铁行业应该支持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共同推动钢结构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副主任姜尚清表示。
钢结构创新性应用满足民生需求
“大家都知道咱们国家钢材的产能过剩。我作为钢结构的从业人员,感到中国的钢结构应用是非常不够的,因为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无论是在建筑领域还是桥梁领域都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就在思考把钢结构产品更多地用到我们改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总经理戴立先表示。
第一就是目前住建部大力推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可以把装配式钢结构,作为钢结构大力应用的主要方向。
第二就是应该面向社会民生领域大力推广。“比如说从2016年开始,出现了很多共享单车。但是在很多城市里面,骑行并不是那么顺畅。我们2016年在厦门建了一条空中自行车通道,反响很好。2017年,我们又在成都做了一批这样的尝试,目前还在江阴和其他城市做一些慢行系统和空中自行车道的尝试。这个慢行系统用钢结构打造也是非常好的方式。还有陆家嘴的连廊,也是用钢结构打造的很好的产品。”戴立先说。
第三类产品就是解决机动车停车难问题。戴立先认为,可以用钢结构制作机械式停车库。
“我们目前面临钢材产能过剩,但是老百姓不断增长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我觉得钢结构还是大有可为的。”戴立先认为。
来源:中国冶金报,冶金传媒公众号,记者:刘加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咨询和建议,请加下方小编个人微信
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