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钢结构设计(id:steelercn)授权转载
5月4日上午8点10分,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萩芦镇洪南村的中富水泥制品有限公司一幢在建3层钢结构房屋发生坍塌,造成现场施工人员18人受困。至今日凌晨4点36分,现场搜救工作已结束。经过20多个小时全力救援,被困人员已全部找到,其中死亡5人,轻微伤2人,送医救治11人,伤者神志清醒,暂无生命危险。目前,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有序展开。
倒塌的建筑共三层,占地面积八百平米,现场到处是碎裂的混凝土楼板、扭曲的钢柱钢梁,三层房屋整体坍塌,叠合在一起,现场惨不忍睹。
当天,省市有关部门共调派应急救援人员500余人,救援车辆93辆。目前,事故相关责任人已被公安机关控制。经现场初步勘察,该事故是由于建筑底层受力钢柱失稳引起的整体坍塌。
最新视频内容
几位从倒塌建筑里逃生的工人说:厂里正在建三层楼高的厂房,是钢结构的,目前基本结构已经全建好,现在做的是内部砌墙的工作,工人们大约七点半就到厂房内,八点开始正式干活,工人大多数都是外乡人,没干一会,突然听到非常大的响动,然后是哗啦啦的撕扯声音,也不知道谁大喊快跑,自己就马上跟着跑出来。 据现场工人说建筑倒得非常快,自己前脚刚走,后脚就倒了,所以能跑出来的,基本都是在一楼做事的工人,二三楼的工人,可能都没跑出来。
现场,消防、公安、安监、卫计 等部门人员100余人分工负责, 全力施救被困人员。
注意:因发生事故,目前梧塘去秋芦的道路也交通管制了,要路过的只能绕道走高速路。
钢结构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和防范措施
稳定问题是钢结构最突出的问题,长期以来,许多工程技术人员对强度概念认识清晰,对钢结构稳定认识淡薄,并且存在强度重于稳定的错误思想。因此,在大量的钢结构失稳事故中付出了血的代价,得到了严重的教训。
钢结构的失稳破坏分两类,整体失稳和局部失稳。
整体失稳的主要原因:
1、设计错误
设计错误主要与设计人员的水平有关。如缺乏稳定概念;稳定验算公式错误;只验算基本构件的稳定,忽视整体结构的稳定验算;计算简图及支座约束与实际受力不符,设计安全储备过小等等。
2、制作缺陷
制作缺陷通常包括构件的初弯曲、初偏心、热轧冷加工以及焊接产生的残余变形等。这些缺陷将对钢结构的稳定承载力产生显著影响。
3、支撑不足
柱间支撑、隅撑、临时支撑、细杆往往被设计者所忽视,这也是造成整体失稳的原因之一。
钢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尚未完全形成整体结构之前,属几何可变体系,构件的稳定性很差。因此必须设置足够的临时支撑体系来维持安装过程中的整体稳定性。若临时支撑设置不合理或者数量不足,轻则会使部分构件丧失稳定,重则造成整个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倒塌或倾覆。
4、荷载变化、支承情况的不同。
在吊装中由于吊点位置的不同,桁架或网架的杆件受力可能变化,造成失稳。
5、使用不当
结构竣工投人使用后,使用不当或意外因素也是导致失稳事故的主因。例如,使用方随意改造使用功能;改变构件的受力状态;由积灰或增加悬吊设备引起的超载;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应力引起的附加变形;意外的冲击荷载等等。
局部失稳的主要原因:
1、设计错误
设计人员忽视甚至不进行构件的局部稳定验算,或者验收方法错误,致使组成构件的各类板件宽厚比和高厚比大于规范限值。
2、构造不当
通常在构件局部受集中力较大的部位,原则上应设置构造加劲肋。另外,为了保证构件在运转过程中不变形也须设置横隔、加劲肋等。但实际工程中,加劲肋数量不足、构造不当的现象比较普遍。
3、原始缺陷
原始缺陷包括钢材的负公差严重超规,制作过程中焊接等工艺产生的局部鼓曲和波浪形变形等。
4、吊点位置不合理
在吊装过程中,尤其是大型的钢结构构件,吊点位置的选定十分重要。吊点位置不同,构件受力的状态也不同。有时构件内部过大的压应力将会导致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局部失稳。因此,在钢结构设计中,针对重要构件应在图纸中说明起吊方法和吊点位置。
失稳事故的处理与防范
当钢结构发生整体失稳事故而倒塌后,整个结构已经报废,事故的处理已没有价值,只剩下责任的追究问题;但对于局部失稳事故可以采取加固或更换板件的做法。钢结构失稳事故应以防范为主,以下原则应该遵守。
1、设计人员应强化稳定设计理念,避免设计错误。
2、制作单位应力求减少缺陷
在常见的众多缺陷中,初弯曲、初偏心、残余应力对稳定承载力影响最大,因此,制作单位应通过合理的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将缺陷减低到最小程度。
3、施工单位应确保安装过程中的安全
施工单位只有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采用合理的吊装方案,精心布置临时支撑,才能防止钢结构安装过程中失稳,确保结构安全。
4、使用单位应正常使用钢结构建筑物
一方面,使用单位要注意对已建钢结构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另一方面,当需要进行工艺流程和使用功能改造时,必须与设计单位或有关专业人士协商,不得擅自增加负荷或改变构件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