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形态钢结构设计培训班

首页 建筑结构-公众号 建筑结构丨陈以一、李国强、丁洁民、童乐为追忆沈祖炎院士:杏坛执守一甲子,初心未改钢结构

建筑结构丨陈以一、李国强、丁洁民、童乐为追忆沈祖炎院士:杏坛执守一甲子,初心未改钢结构

他是我国钢结构领域的开拓者之一,62载初心不改、执著坚守,为我国钢结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作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

他是当之无愧的大学名师,一辈子倾心乐守讲台,热情躬耕教改第一线,以高尚的师德和渊博的学识,诠释着为师者应有的内涵与意义;

作为结构工程领域的领军人物,他悉心指导培养一批批青年才俊,培育起一支响当当的学术梯队……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土木工程学院沈祖炎教授。

2017年10月11日晚,这位深受爱戴的钢结构大家因病辞世。听闻噩耗,同济师生纷纷在朋友圈刷屏,寄托哀思:“大师精诚一生土木桃李漫天,学界泰斗一世钢构大家风范。”“永远铭记您的教诲,感激您的师恩!”“先生留下的精神财富、建造智慧和高教质保体系,将光泽后代。” ……

回望先生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和卓越功绩,同济人从心底油然而生无限的崇敬与怀念之情!以下内容为陈以一、李国强、丁洁民、童乐为回忆沈院士对自己影响深远的往事,以此追思!

记沈先生对我指导的几个片段

陈以一

  1982年秋季学期,沈先生给我们班授课“钢结构”,第一堂课就是下马威:对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进行基础测验,同学们一下子就觉得这个老师厉害(这一招我现在完全拷贝)。当时钢结构课程教完材料性能后就讲连接,连接后第一次期中测验,又把大部分同学打得一败涂地。结构的题目只要内力分析错了,后面结果自然不对,好些同学5道题目有2道内力分析出错,再加其他毛病,卷面只剩40或20分。有同学认为步骤对就可以了,这样扣分未免过于严厉,先生回答:力算错了,结构就坏了,还能给分?这样先生完全树立了 “严厉”的形象。但出意外的有另一件事:看球赛。那学期上课正值世界杯,记得是半决赛,转播时间与钢结构课冲突。因我是班长,同学一致推我与沈先生谈判换课——那时逃课人还少,今日的班长们可能就不用费这个心了。我准备了好些理由,却不料沈先生一口答应,高兴得男生们大喊“理解万岁”。工民建男生占绝大多数,赢得男生就是赢得民心。后来做了沈老师的研究生,才知道先生也是足球迷。不过那天先生是否也去看球赛转播就无从考证了。教务处现在严肃处理教师擅自调课,但对30多年前的这一“事故”,相信追诉期已过,况且沈先生后来还主管过全校的教学和科研。严厉和宽松体贴可以如此和谐,就是高校了。

  那时毕业是统分。开始一心想出去做工程师,能够亲手把书本的东西变现。但沈先生让秦效启老师动员我留校,谈了几次,我就留校当助教了,一生轨迹就此和读书时设想得不一样。留校前2年,还是跟沈先生的课,笔记重新做了两遍。第2个年头让试讲一次,因没有经验,临场讲得太快,提前10多分钟把准备的两节课内容讲完了。又不好提前下课,心里一阵慌,只好站在讲台上乱扯。下课后沈先生笑着问,昨天备了多久时间课?又说,连我(指先生自己)每次上课前一晚上都用在备课上,你应该化更多时间。这个“老师被学生挂在黑板前”的教训够我记一辈子,之后讲课的前一晚,总是战战兢兢,不敢忘了沈先生那带笑的责备。

  后来开始跟沈先生读在职研究生,从硕士生到硕博连读,不过中途被学校推荐公派出国。从留校开始有6年时间吧,在沈先生直接指导下学习做科研,奠定了以后从事研究工作的基础。这点基础,在我留学中起了大作用。在进入博士论文研究前,按一般要求有课程学习,结果两位教授和我面谈后,说这些课程不用去听了。同济结构工程的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学习真是管用,也包括了沈先生给学生们进行的严格训练。

  回国以后,还是在沈先生的指导下工作。95年到97年间,有好些重要的实验项目,先生都是亲力亲为。如国内第一个张弦梁屋架的试验,80m跨度的足尺试件,放在当时江南船厂的平台上进行。因避让白天生产用电的干扰,试验只能晚上做。从成形到施荷,过程持续一晚上。其时先生已经60岁,是现场年纪最大的一位,居然和我们一起熬夜!有一项最早在国内实施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试验,为了实现高轴压下的往复受弯,装置搞得有点复杂。刚开始试验时的数据状况和事先预估有较大差距,弄得心里毛毛的。沈先生当时还担任着学校领导工作,就抽出中午和下班后时间泡在实验室,具体分析问题,提出改进方式。这样一种事必躬亲的风格给了学生辈们深刻的影响,也确立了重大试验,教师必须一线指导的基本模式。至少在我现在担任主任的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一直遵守这个规矩。

  1995年到2015年的20年间,我还更直接地向先生学习了教育改革、教学管理的智慧和经验。97年学校建立土木工程学院,我担任了教学副院长的工作。当时面临实施宽口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如何把若干个各成系统的窄口径专业课程体系予以合理整合成为一大挑战。沈先生时任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主任,在先生直接指导下,学院组织各系用了近一年时间,形成了打通基础课程、设置课群方向的基本方案。其后,沈先生亲自抓试点班,把数学、力学、材料等教师集中起来进行探索。印象特深的一件事,是提出了对新生就要建立工程意识的观点,由之在全国首设了“土木工程概论”课程。为了这门课能真正上好,要请哪些名师授课,沈先生都亲自遴选,短时间内就使之成为一个经典品牌。后来,建设部的具体分管领导告诉我说,他们对大土木的课程体系原来心里并没底,直到看到了同济的方案,知道问题可以解决了。由于沈先生和教指委其他前辈的努力,最早由同济方案提出的许多基本构想很快就为高校同行接受。

沈老师引领我进入

钢结构科学研究的殿

李国强

  我最早知晓沈祖炎老师,还是在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1984年的一天,学校钢木教研室开会,当时在读研究生的我也列席,教研室主任魏明钟教授拿出一本书说:这本书很好,刚刚出版,建议大家读一读。我拿过来一看,是1983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钢结构构件稳定理论》,沈老师是作者之一。当时有关钢结构理论的书很少,我如饥似渴地通读了几遍这本书,可以说我的钢结构稳定理论知识主要就是从该书获取的,至今受益。当时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考上沈老师的博士生,跟随沈老师学习。

  1985年11月我如愿进入同济大学,成为沈先生的博士生。沈老师让我做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的研究课题,当时作为学生我不太明白该课题意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理解先生的高瞻远瞩,以及对我学术生涯的深远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开始采用钢结构建造高层建筑,然而我国当时对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研究几乎是空白,没有我们自己的科研成果,以满足我国高层钢结构建设的需求。因此,沈先生给我确定的博士研究课题,可以说是国家之急需,我国的高层钢结构建筑从1980年代的10余幢,到1990年代的几十幢,再到2000年以后几百幢,正是沈先生为我确定的研究方向,在我之后学术生涯的10年、20年、乃至30年、40年都大有用武之地。

  我国属地震区,抗震是我国工程结构防灾设计需考虑的首要问题。沈先生为我确定的钢结构抗震研究方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属前沿研究课题,在国际上也属学术研究热点。国际上于1994年在罗马尼亚召开了第一届钢结构抗震国际学术会议,以后每三年召开一届,成为国际结构工程领域重要的系列专题国际学术会议之一。目前国内外钢结构抗震研究仍方兴未艾,在2015年7月上海举行的第八届钢结构抗震国际学术会议上,有近400人参会,发表了206篇学术论文。我至今也一直将钢结构抗震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方向。

  沈先生除了为我指明了可一生坚持的研究方向外,还培养了我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沈先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为我确定的博士研究课题“高层钢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问题”,就是高层钢结构抗震设计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沈先生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从中找出具有创新性的问题,提出具有严密理论依据的解决方案,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按照沈先生的要求,我阅读了几百篇国内外有关文献,写了几万字的文献综述,做了两个模型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来验证学位论文的理论模型。1988年12月我博士毕业留校工作,也成为了硕士、博士生指导老师,现在我指导研究生的方法也正是沈老师传授给我的。

  沈先生在培养学生的同时,还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在1980年代,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高层钢结构建筑建设的需要,沈老师主持了上海市《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编制,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高层建筑钢结构的设计标准,沈先生推荐还是博士生的我参加了该标准的编制,通过参加该标准的编制工作,大大扩展了我的工程视野和钢结构建筑的整体观念。之后1990年代,沈老师又推荐我参加国家行业标准《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的编制,为我提供了一个向国内顶尖钢结构专家学习与交流平台。另外,早在1990年沈先生支持和资助我参加在英国举办的一次国际会议,这是我第一次出国参加学术会议,也正是这次会议让我结识了一些钢结构领域的国际专家,为我以后的学术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舞台。

  我从1985年成为先生的学生到现在已经整整三十年,回顾自己的发展经历,我十分感激先生沈老师将我领进钢结构科学研究的殿堂,在我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给予我指点和帮助,为我的人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舞台,作为学生我唯有勤奋钻研,不断探寻钢结构研究领域的宝藏,为钢结构学科的发展和我国钢结构工程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以报答师恩。

(作者李国强系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教授)

师恩如山

记沈先生对我影响至深的几件事

丁洁民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2015年正值沈先生从教60周年。回首跟随沈先生求学的6年硕博生涯,许多往事仍历历在目。他的严谨治学、热情待人和对于专业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我,他的孜孜不倦的教导一直指引着我在工作与研究中不断前行,形成一种善于琢磨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从而让我得以客观自如地应对目前工作中的多种事务。这里我就以印象深刻的两三件小事作为载体,回忆那段在沈先生门下求学的难忘时光,也借此机会勉励自己。

  培养人才,“严”字当头,这是沈先生作为导师对每一位学生的责任意识,严格并严谨的用正确的东西引导着我们。同时,先生也总是能够很敏锐的洞察到学生在学术态度上的一些小“波澜”。犹记得博一的时候,我还有些年少轻狂,对自己硕士阶段的科研成果颇感满意,滋生出了一丝的自满情绪。先生将这些看在眼里,并没有直接的指正我,而是以一种独特的,看似有些宽松的方式提点我。他开始推荐我去参加一些结构专业的国际性会议,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中,我渐渐的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同时,我也开始意识到自己以往的专业研究范围非常有限,研究方法也趋于单一,与国际前沿的先进技术与研究成果还存在着差距。直到现在,我都一直非常感激沈先生的这份良苦用心,让我能够更为直接的去理解学者该有的一份谦虚,他所教予我的这份学术态度至今都在提醒着我不可自满,越宽广,越谦虚。

  沈先生平易近人,完全没有导师架子,是我们生活上的良师益友。他经常会在空闲时间找我们聊天,从生活到专业学习畅所欲言,对学生更是有着细致入微的关怀。有几次,他约我午饭时间在食堂碰面指导论文,有时讨论提早结束也会一起在食堂吃顿饭。当我端着一小碗面条坐到他对面时,他说一个大小伙子怎么就吃这么少,要我多注意保重身体,多注意补充营养和坚持锻炼,不可忽视健康的体魄对于一个工程师的重要性。我记得沈先生在谈起自己的研究生经历的时候,曾说:“正是由于两位导师(王达时先生和李国豪先生)孜孜不倦的教导和关怀备至的呵护才有了今天的成就。”作为他的学生,我们现在所感受到的,何尝不是如此呢?如今我能在多重事务中保持着紧凑的工作节奏,与健康的身体状态是分不开的。正是听从了老师的话,我在工作之余一直注重个人养生,坚持锻炼,即使时间再紧张都会敦促自己不要松懈。我更加希望将他对于我们的这些期许和要求,还有那份人文关怀一直传承下去,希望我的学生,还有更多的建筑业工作者能够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态度,通过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去兼顾生活中的更多方面。

  在我读研期间,沈先生还曾担任同济大学副校长一职,主抓学校多个方面的工作,业务异常繁忙。即使身兼数职,他也会定期跟我们讨论学术问题。我们经常会在沈先生的副校长办公室外等他,一等有时就是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那时,作为一名学生,我们还偶尔会抱怨一下,觉得宝贵的学习时间会在这种等待中滑去,但是当我后来也走上行政岗位时,我开始理解当时沈先生的处事方式,还会在头绪繁杂时静下心来回想当时的点点滴滴。作为学生,我聚焦点都在学术上,所关注的是在抓住主要矛盾同时得到处理和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其实,在学术之外,沈先生同样言传身教的授予我们毅力、恒心、责任感和协调力,让我从这份难能可贵的品格中不断汲取发展的动力,感谢我的导师!

  如今回忆起这些往事,仍不免感慨万千。沈先生所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和专业素养,让身为学生的我们终生受益,并时时刻刻地激励我们,在专业上不断进取的同时要低调,不骄妄,在待人处事上要从容谦和,与人为善。万物皆以人为尺度,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人做事,要有跨尺度或多维度的思考。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我将会继续秉承对结构专业的热情与不懈追求的精神,以专业的态度探索思考,通过严谨的计算、验证为每一座建筑保驾护航,当作是对沈先生事业的一点继承和发扬吧。

回眸,感恩,敬佩,怀念

童乐为

  2017年10月11日21时06分中山医院,我们敬爱的导师沈祖炎先生与我们永别了!从医院回到家里,夜深人静,我却无法入睡,与先生的往事一幕又一幕地浮现。感言几何?感恩无限,敬佩多多,怀念永远!

  1986年元月,还在上海交大工程机械专业金属结构方向读研究生的我,正在等待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导师周国梁教授告诉我邀请了他的同班同学、我国钢结构专家、同济大学副校长沈祖炎教授担任我的论文答辩会主席,并告诫我沈先生很厉害很严谨,务必好好准备。我一下子紧张起来,担心答辩时被沈先生严苛的问题所难倒。在答辩会议上,我有缘第一次见到了和蔼可亲的沈先生,他提出的问题虽然尖锐有难度,但能启发我思考和回答。谢谢沈先生,您让我顺利地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了硕士学位!

  交大硕士毕业后,导师周国梁教授对我说未来我国土木建筑钢结构肯定大有发展前景,向沈先生推荐你去同济钢结构任教吧!但是这有点难,不容易进,一般只留本校的研究生,这还得看你的运气喽。我很幸运,经沈先生大力推荐,我如愿进入了同济结构工程系钢结构教研室任教。谢谢您,沈先生,您让我踏进了职业发展的第一步,实现了令人向往的高校教职生涯的愿望。

  1989年,我向沈先生提出报考他的博士生。沈先生不但支持我报考,而且同意我按政策规定提出申请免去入学考试中的专业课钢结构的考试。这一免考待遇,让我很享受。至今为止,考研的学生都知道,同济钢结构的考试很难,每每都让考生考得落花流水。最后,我荣幸地成为沈先生的博士生,并在沈先生的悉心指导下获得了博士学位。沈先生治学的严谨、学术的精湛、对学生论文的严格要求,让我印象深刻和受益匪浅,也深远地影响着我以后的学术发展之路。谢谢您,沈先生,您的指导和培养成就了我的今天。

  做博士论文期间,正好赶上导师手头上一项关于上海市建设项目的研究课题,也就成了我的博士学位论文课题。跟从沈先生做课题,我不仅增强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数值计算等方方面面的科研能力和项目组织能力,还学到了导师做人做事的优秀品质,更加喜出望外的是还分享了导师给予的一笔可观的项目津贴。沈先生,谢谢您不仅给予了学生学术上的精心指导,还给予了生活上的温馨关照,令我至今难以忘怀!

  2000~2001年,在沈先生的引荐下,我去了澳大利亚Monash大学做访问学者,拓展了教学和科研的国际视野,加强了国际交流与合作。谢谢您,沈先生,您给予了学生终身的关怀与培养!

  自1982年以来,沈先生培养了13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桃李满天下。目前建筑工程系的师资队伍中就有12位专业教师(9位教授,3位副教授)曾是沈先生培养的博士生,都已成为钢结构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沈先生高瞻远瞩,为这些教师一一定制了主要的研究方向,涵盖了钢结构方方面面的研究领域,造就了同济钢结构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师资队伍。“要读钢结构,考同济”已成为国内考研大军的首选。沈先生,敬佩您,谢谢您,您呕心沥血,为同济乃至中国钢结构培养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2005年,沈先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那时70岁的他,一直到今年2月份患病之前,仍旧孜孜不倦地站在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第一线,指导研究生,出书立作,主持国家教学改革项目,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攻克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中的设计难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作专题报告,参加教授会研讨学科发展……,一个也不落下,忙得不亦乐乎。沈先生繁忙工作之余,始终心系建筑工程系学科建设与改革,在我担任系主任期间,每当系里有学科上的重要事务我征求他意见时,都能收获其睿智务实的指教和前瞻性的建议。在沈先生患病的早期阶段,他还在病床上惦记着同济钢结构学科的继往开来。他总是那么的平易近人、善解人意,从不强迫他人接受他的观点,他的话语又总是那么的一针见血,让人茅塞顿开。沈先生,敬佩您,谢谢您,您为系里的学科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沈先生为人之品德、做事之勤恳、治学之严谨,为您的学生们树立了典范,我们会努力将您的风范代代传承下去!

沈先生,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我们将永远怀念您!

(作者童乐为系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教授,1989级同济大学博士生)

来源:同济土木人;编辑:陈宇;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编辑综合整理。

《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倾情代售全球首款“座”包

点击此处可查看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微信过往文章,也可通过关键词搜索你喜欢的内容。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喜欢就置顶哦!

合作/投稿/转载请加QQ:80327128或455323924

点击下方“转自:建筑结构-公众号”查看“第十六届高层建筑抗震技术交流会暨第八届高层建筑抗震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详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钢构人的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搜索工程类文章,就用钢构人网站。 https://www.ganggouren.com/2017/10/6d4bce8093/

钢结构地图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ganggouren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771762152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356745727@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