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520永远是一个爱意满满的日子,而今年的520更甚,因为2017年5月20日,载着我们满满爱意的同济将迎来110周年的生日~

一二九大楼

第一次知道同济的生日是520的那一刻,你是否和我一样惊叹,这么文艺的名字偏偏又配上这么浪漫的生日。事实上,同济的校庆日并不是一开始就是5月20日的,这里有一个从同济诞生之时就开始的故事。

1910年的同济校园一角
1900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张家浜新马路旁开办了有20张床位的医院,取名“同济医院”。
这是”同济“二字第一次出现,“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

第一任校长 埃里希·宝隆
1907年,宝隆又在德国文化部的请求下建立了一所医科学校,取名“德文医学堂”,并于当年10月1日举行了开学典礼。但因为宝隆特别钟情于“同济”二字,所以在1908 年将“同济”加在了校名上,改为“同济德文医学堂”。
以上是同济的最早的历史,从这段历史看貌似10月1日才是我济最初的校庆日呢。

宝隆医院外景
1917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断交,从而结束了同济由德国人办学的历史,改由同济医工学堂国民政府的教育部管理。
同年,上海法租界以防止德国人利用”同济“(此时已称作”同济医工学堂“)进行机械制造武器为由,当众宣布解散学校,并限令师生当日离校。为此,社会各界联名致电教育部,请设法对同济学生作善后安排。教育部马上派人商议,把学校迁到吴淞镇,继续开学上课。
1921年5月18日,吴淞校舍竣工落成,同济师生陆续迁入吴淞镇。
1924年05月20日,教育部正式批准同济医科为大学。

吴淞校舍之大礼堂和工科教室
从以上记录来看,5月20日是医科被教育部批准为大学的日子,至此同济医、工两科都被批准为大学,但当时并没有将这个日子定位校庆日。而5月18日是吴淞校舍落成的日子,在民国十四年(1925年)及民国十五年(1926年),学校都举办了纪念活动。民国十四年更有“因此每年此日,举行纪念式”的记载,我们从中可以推断出学校最早的校庆日应该是5月18日。其实,如果我们来回顾以下20世纪20年代前后的同济历史,就不难理解当时学校将校舍落成日作为纪念日的原因。从1917年同济被法租界当局解散并驱逐,7年的流离失所、寄人篱下,直到1924年吴淞新校舍落成,当时的同济人对新的家园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珍惜,因此定校舍落成日作为纪念,即纪念学校发展之艰辛,也激励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新校舍和良好学习环境。

日本轰炸后的吴淞同济大学
而到了20世纪30年代,同济大学的校庆日却一律都改成了5月20日。笔者找遍30年代初的校史资料,终于在一本名为《国立同济大学校务会议议案》(自1930年10月14日起至1933年12月31日止)的档案李,找到了校庆日改动之谜的谜底。这是1931年1月19日的校务会议记录:
更改本校成立纪念日案
查本校成立纪念日原系五月十八日现因是日适为陈英士先生殉国纪念日政府规定举行纪念仪式并下半旗致哀,故本校纪念日拟避二日为5月20日。

陈英士
陈英士又名陈其美,作为辛亥革命的元老,一直是孙中山先生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他1906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于1911年在上海创立了同盟会中部总会。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担任沪军都督,是临时政府最有力的支持者。1913年,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全国反对,陈英士出任讨袁总司令,1916年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上海,年仅38岁。孙中山高度赞扬陈英士的革命精神,称赞他是“革命首功之臣”。
学校将校庆纪念日避二日,体现了对烈士纪念和尊敬,体现了一个国立大学应有的气度和情怀。而延期两日,正好和1924年5月20日,工科、医科都被批准为大学的日子相对应,甚为合适。因此从1931年开始,5月20日才正式成为同济大学的校庆日。

陈英士与国父孙中山
今日起,同济大学研究生会将陆续推出以同济历史为主线的校庆系列专题,带大家一起回忆同济的百年历史,然后再怀着满满的爱意迎接即将到来的520,祝福我济110岁生日快乐!
-THE END-
来源:文字来源 | 同济网;图片来源 | 同济大学图片库,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