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地脚螺栓的测量控制
根据《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柱子定位轴线的允许偏差为1mm,地脚镙栓的埋设正确与否是钢结构吊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地脚镙栓的安装就位、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与混凝土凝固后偏差的测量。
1)安装地脚镙栓前,在地脚镙栓的钢板上刻画”十”字中心线;
2)钢筋绑扎完成后,在钢筋上准确投测地脚镙栓理论”十”字中心线;
3)地脚镙栓附近利用高程控制网引测高程点;
4)用钢筋上的中心线安装地脚镙栓;
5)地脚镙栓中心线方向上架设2台经纬仪,准确指挥地脚镙栓的安装就位;利用水平仪指挥调整地脚镙栓的高度;
6)重复上述2条的过程,直至地脚镙栓的平面位置及高程都达到规范要求为止。
钢柱测量校正
1、经纬仪校正法
测量校正时,用两台经纬仪分别架设在钢柱纵横轴附近,但偏离的角度不应大于15度。离柱的距离约为1.5倍柱长。校正时先瞄准柱子下部的控制线,经纬仪照准部固定后,再仰视柱顶部控制线;如果重合,则表示这个柱子在这个方向上就是竖直的,如果不重合,应进行调整,直到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都符合要求为止。首根钢柱就位时除了要校正垂直度外,还要对柱底的标高进行调整,通过调整柱底的螺母对首根柱的高程进行调整,保证钢梁的准确就位。
用缆风绳校正钢柱时,在松开缆风绳时,柱子能保持“0”位移状态,才能算校正完毕。如果缆风绳的力量很大,柱子就有很大的安装内力,松开缆风绳。柱子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这样也会使结构产生较大的变化,此时不能算校正完毕。
2、空间后方交会技术
由于施工现场条件的限制,在作业层施工作业时,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现场控制点无法通视,已知点上无法架设仪器,视线较长时间遮挡,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空间后方交会技术,把全站仪架设在通视良好的位置,利用“后方交会法”交会出仪器中心坐标,然后利用坐标数据进行放样。
钢梁安装测控
当钢柱校测完毕后,下一道工序吊装钢梁。在安装主梁前,根据焊接收缩量预留焊接变形值,预留的变形值应作书面记录。如果柱子安装时垂直度达到了,那就在安装和校正钢梁时,再把柱子撑开,留出接头焊接收缩量,这时柱子产生的内力,在焊接完成和收缩后也就自动消失。
梁和钢柱之间用高强螺栓连接,由于柱与柱之间的主梁截面大、刚度也大,在安装柱和柱之间的主梁时,将会影响钢柱的垂直度,因此需要进一步对柱子进行跟踪校正;对主梁联系的隔跨甚至隔两跨以上的柱子也要一起监测,只有采取这样的措施,柱子的安装质量才有保证。
当高强螺栓紧固完成后,对这一片区的钢柱再次进行整体观测,并做好记录,根据记录的偏差值大小及偏差方向,决定对焊前偏差是否还需要进行局部尺寸调整以及确定焊接顺序、焊接方向、焊接收缩的倾斜预留量,然后交付焊接班组进行施焊。
高强螺栓终拧之后,下一道工序焊接,焊接时焊接缝将会收缩。因此在焊接完成以后必须再一次对该片区的钢柱、钢梁再次复测,并做好记录,校测后所记录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作为下一层钢柱吊装校正及焊接的预控数据。
-THE END-
来源:钢构联盟,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