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1.大直径桩端阻力的尺寸效应。主要原因是桩成孔卸载造成的孔底土回弹,造成端阻力的降低,类似于深基坑的回弹。大直径桩静载试验曲线均呈缓变型,反映出其端阻力以压剪变形为主导的渐进破坏。G.G.Meyerhof(1998)指出,砂土中大直径桩的极限端阻随桩径增大而呈双曲线减小。
2.大直径桩侧阻尺寸效应系数,桩成孔后产生应力释放,孔壁出现松弛变形,导致侧阻力有所降低,侧阻力随桩径增呈双曲线型减小 。
2.桩尖接触岩面后,很容易沿倾斜的岩面滑移,造成桩身倾斜,导致桩身断裂或倾斜率过大。
3.桩长难以把握,配桩困难。
4.桩尖落在基岩上,周围土体嵌固力小,桩身稳定性差。
2.增强机理:后注浆对桩侧及桩端土的加固作用,表现为:固化效应 –
3.增强特点:端阻的增幅高于侧阻,粗粒土的增幅高于细粒土。桩端、桩侧复式注浆高于桩端、桩侧单一注浆。这是由于端阻受沉渣影响敏感,经后注浆后沉渣得到加固且桩端有扩底效应,桩端沉渣和土的加固效应强于桩侧泥皮的加固效应;粗粒土是渗透注浆,细粒土是劈裂注浆,前者的加固效应强于后者。
4.注浆后变形特点:非注浆的Q-s
5.设计以注意的事项:1)注浆管的连接应采用套管连接; 2)当注浆管代替钢筋时,最好在桩顶处预埋附加钢筋,避免由于施工保护不当导致注浆管在桩顶处折断 ;3)注浆管的固定应采用绑扎固定。
另:对岩溶发育地区高层建筑桩基勘察、设计要求和施工的思考见附件。
分析原因如下:
桩打入时,土不易被立即挤实(特别是软土中),在强大的挤压力作用下,使贴近桩身的土体中产生了很大的空隙水压力,土的结构也造成了破坏,抗剪强度降低(触变)。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后,孔隙水压力逐渐消散,土逐渐固结密实,同时土的结构强度也逐渐恢复,抗剪强度逐渐提高。因而摩擦力及桩端阻力也不断增加。
强度提高最快发生在1~3
桩的承载力随时间的增长的现象在软土中比较明显。但在硬塑土中的变化规律有待进一步研究。
不是所有的桩的承载力都随时间增加,一些桩的承载力随时间降低。
原因是中间部位的桩间土要承受四周桩传来的荷载。换一种解释方法是,中间有限的桩间土不能同时给周围的桩提供所要求的承载力,而靠近外侧的桩除依靠基础内侧的土提供承载力外,还能利用靠近基础外侧的土提供承载力,而靠近基础外侧的土受内部桩的影响小,能比内部的土提供更多的承载力,因此外侧的桩能承受较内部桩更多的荷载,也就是桩反力呈马鞍型分布的原因。
另基坑开挖对桩间土的卸载造成桩间土的回弹,导致靠近基坑边缘处桩刚度大,中部桩刚度小,更加加剧了基础反力呈马鞍型分布。
1.根据建筑物体型、结构、荷载和地质条件,选择桩基、复合桩基、刚性桩复合地基,合理布局,调整桩土支承刚度,使之与荷载相匹配。
2.为减小各区位应力场的相互重叠堆核心区有效刚度的削弱,桩土支承体布局宜做到竖向错位或水平向拉开距离。
3.考虑桩土的相互作用效应,支承刚度的调整宜采用强化指数进行控制。核心区强化指数宜为1.05~1.30
4.对于主裙连体建筑,应按增强主体,弱化裙房的原则进行设计。
5.桩基的桩选型和桩端持力层的确定,应有利于应用后注浆技术,应确保单桩承载力有较大的调整空间。基桩宜集中布置于柱墙下,以降低承台内力,最大限度发挥承台底地基土分担荷载的作用,减小柱下桩基与核心筒桩基的相互作用。
6.宜在概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上部结构-
1.
核心筒和外框柱的基桩宜按集团式布置于核心筒和柱下,以减小承台内力和减小各部分相邻影响。
以桩筏总承载力特征值与总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值平衡为前提,强化核心区,弱化外框区。核心区强化指数,对于核心区与外框区桩端平面竖向错位或外框区柱下桩数不超过5
框剪,框支剪力墙,筒中筒结构形式,参框筒结构确定。
2.
剪力墙结构整体性好,墙下荷载分布较均匀,对于电梯井和楼梯间等荷载集度高处宜强化布桩。基桩宜布置于墙下,对于墙体交叉、转角处应予以布桩,当单桩承载力较小,按满堂布桩时,应强化内部,弱化外围。
3.
对变刚调皮设计的承台,应按计算结果确定截面和配筋,其最小板厚和梁高,对于柱下梁板式承台,梁的高跨比和平板式承台板的厚跨比,宜取1/8
筏式承台的选型,对于框筒结构,核心筒和柱下集团式布桩时,核心筒宜采用平板,外框区宜采用梁板式,对于剪力墙结构,宜采用平板。承台配筋可按局部弯矩计算确定。
4.
对于框筒结构宜进行共同作用计算分析,据此确定沉降分布、桩土反力分布和承台内力。当不进行共同作用分析时,应按规范计算沉降,据此检验差异沉降等指标
2.刺入变形。产生刺入变形的解释入下:
3.土体中摩擦桩基础的沉降实际上由
1.桩土共同作用的加载过程中,桩土是先后发挥作用的,是一个非线性的过程。桩总是先起支撑作用,桩的承载力达到100%
2.桩顶荷载小于单桩极限荷载时,每级增加的荷载主要由桩承受,桩承担90~95%
3.桩上荷载达到单桩屈服荷载后,承台底的地基土承受的荷载才明显的增加,桩的分担比显著减小,沉降速度也有所增加。
4.桩土共同作用的极限承载力>
来源:网络,原始出处不详,版权归原作者。若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转自:”公众号,致力于推广钢结构行业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大量工程实例,介绍钢结构知识和行业资讯,搭建一个钢结构行业交流的平台。
了解更多信息,欢迎关注“转自:”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