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的中国建筑只是一个转型的开始而不是完成,这是一个预测中国建筑未来发展趋势的问题,但我们可以参考日本或台湾的现状,虽然前者领先我们并不止十年。中国最近十五年的建设高潮解决的是:从无到有的问题(商品房、写字楼、机场、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音乐厅等等量的建设),未来十年(必定更久)要解决的是:从有到好的问题。简单来说是这样一种转型:粗放的大规模建设→精确的小规模的建造,
这样一种转型将给建筑行业带来一系列变化。
1.建设量的减小
放眼望去,楼盘够我们十几亿中国人住了,CBD也都立起来了,每个城市该有的公共建筑,像图书馆、剧院、美术馆、展览中心、音乐厅等等也都建起来了,未来我们要建什么呢?我们还有什么可建呢?
2.设计、建造水准的提高
当项目越来越少时,中国建筑从业者面临的将是全球同行的竞争,狼多肉少的时候,总是会有狼饿死的。拼关系的时代会随着项目的减少,每个项目关注度的增加,制度在实践中的完善,国际同行的参与,消费者愿意为设计买单等原因而渐行渐远。
3.建筑从业者分工越来越细
在建筑工序上,从业人员越来越被细分化专业化。建筑公司类型也在不断的细分化,将会有更多公司专注于自己某一领域,做机场设计的专做机场,专业做住宅的、做博物馆的、做医院的、做酒店的、做会所的等等,专注某一领域可以做的更精更深入。
4.旧建筑改造的比例增大
粗放的建设,功能的转变等必定会带来很多问题,相比较于过去的拆了重建,旧建筑改造更节约资源、更能保留过去的记忆,将是未来的趋势。798的成功不是个例,旧建筑的价值会被逐渐意识到。
5.小型、明星事务所如雨后春笋
国有大型设计院的垄断正在被打破,有创意有品质的小型事务所能在市场化的设计环境中分一杯羹,尤其在大型项目日益减少小型项目越来越多,甚至是农村小住宅一类项目出现的环境下,设计院的关系优势、结构技术优势、设备技术优势等会越来越弱化,而明星建筑师事务所的创意却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
不管未来建筑发展趋势如何,作为从业者都要努力深造自己,努力学习高精尖的东西,是人才不管走到哪里都不会埋没!中国建筑业缺乏的是有新思想、有新方向、新思维的建筑、结构大师,而不是循规蹈矩、按模板盖楼的机器!
6.信息化的充分运用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到来,建筑行业也会信息化,数据化。譬如买房子时,我希望可以看到房子的内部构造、通风情况、采光情况、周围环境等,所有这些都有数据形成可视化三维模型,再也不用听销售员BB了(估计房地产不想这么干)。再譬如逛商场时可以浏览三维地图,当然最好是移动端可以浏览,想去哪里点哪里,当然如果是买日用品什么的对我这种更希望是网购,然后无人机送货上门。BIM技术就是如此,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
有观点称:建筑行业只是从之前的“过热”发展到现在的“正常”。
“过热”时大量的从业人员拥挤到目前“相对萎缩”的“正常”状态,从供应和需求来说是否是导致建筑行业显得萧条的一个原因;同时,因为建设周期一般在一年左右,长的可以是几年。当前建筑的“温度”究竟是消退后的“余热”还是“正常”状态下的“常温”?
然后又有一个观点称:建筑行业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目前的状况是一个行业正常的发展过程。
对于“刚需”这个词,是建立在足够的劳动人口上的,而目前中国人口老龄化非常明显。以我目前所在的三四线城市为例,一篇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发表的调查文章,理论上我所在的城市在2020年时65岁以上人口会达到30%以上。那么在这样的城市,建筑行业究竟还有没有机会恢复过去的辉煌?如果不能待在体制内,在非一、二线城市能有多大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抱负?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业者深思的问题!
CCDI高成结构
CCDI高成结构:隶属于悉地国际集团
服务邮箱:sz.gcstru@ccdi.com.cn
服务热线:0755-32967876
“CCDI高成结构”公众号